本報記者 王政 靳博
3G通信業務兩年取得了巨大發展,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之間形成了競爭格局。但資費偏高、缺乏核心應用、客戶規模不足等問題制約著3G業務的未來
3G用戶突破4000萬,形成3張初步覆蓋全國城鎮的3G網絡,這是三大運營商在3G發牌兩周年之際交出的答卷。
但是,與先前工信部提出的2011年3G用戶達到1.5億戶的目標相比,兩年發展4000萬用戶的現狀說明:3G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資費偏高成為阻隔用戶的第一堵墻
走在街邊,不時能看到“3G引領生活”之類的廣告。雖然三大運營商使出渾身解數,但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3G離自己依舊遙遠。
在天津市南京路附近的一家移動營業廳,記者隨機采訪的幾位顧客大多表示對3G業務興趣不大。“原來的號碼都用了四五年了,辦3G業務就要換號,太麻煩了。”顧客賈宇橋對記者說。該營業廳的營業人員也坦言,3G業務自推出以來,辦理的情況并不是特別火爆,資費無疑是客戶考慮的最主要因素。
以天津移動“動感地帶”旗下的3G“網聊套餐”資費為例,46元的套餐包括短信700條,上網流量250M,本地市話主叫80分鐘(含可視電話),超出后市話忙時0.26元/分鐘。“250M流量看著不少,但也只能看看網頁,圖片都不敢多看,否則絕對會超出。現在到處都有無線網絡,我完全可以拿著一個有wifi功能的智能手機,免費上網看視頻、聊天。”賈宇橋說。
北京女孩小林辦了聯通的套餐業務,預存話費贈iphone4手機,一個月的話費在300元左右。她表示:“3G上網速度確實很快,但現在3G信號不好,有時在辦公室某個角落就沒有信號了。平時也只是上上微博,視頻不敢看太多。”
其實,3G手機完全可以支持在線觀看視頻等業務,但資費偏高無疑是一只攔路虎。以北京聯通現有資費計算,小林286元的月基本費包含1.1G的流量,超出套餐后的數據流量費為0.3元/M。如果用手機在線看一部400M左右的電影,1.1G的套餐內流量最多只夠看3部,超出后如果看一部電影平均花費高達近百元。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3G業務的收費仍需更貼近百姓。
第二堵墻是核心功能不突出
業內專家認為,3G用戶發展不能上規模的原因之一,是目前3G還沒有出現核心應用。許多人使用手機的基本需求只是發短信打電話,傳統的2G手機功能完全可以滿足這些需求。雖然微博的爆發性增長促使一部分用戶添置了3G智能手機,但是,3G運營商宣傳的諸如可視電話、手機電視、手機支付等應用,并未成為主流。
“視頻電話等業務雖然更適合商務人士和經常出差的顧客使用,但由于3G網絡目前在很多地區還沒有開通,客戶自然還是愿意選擇更穩定的2G網絡。”一家聯通營業廳的負責人對記者如是說。如何擴大客戶對于3G業務的認知和了解,推廣3G網絡覆蓋的地區以吸引更多的客戶,確實是運營商必須面對的問題。
主流應用的缺失,制約了3G用戶的發展。而用戶規模不足,又反過來制約了相關應用的發展。這不僅導致了三大運營商3年發展1.5億3G用戶的目標幾乎成為不可能實現的任務,也直接導致了3G運營商的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偏低。
有業內人士分析說,一些移動互聯功能的應用因為3G用戶發展規模不夠而無法產生規模經濟效益,因此三大運營商當務之急應該是降低3G門檻,盡量擴大3G用戶規模。
電信成為全球最大C網運營商,TD網絡日益成熟
與中國聯通的WCDMA、中國電信的CDMA2000兩種成熟3G制式相比,中國移動建設和經營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網絡的任務相對艱巨得多,這導致在我國2G時代中國移動 “一家獨大”的局面,在3G通信的發展進程中有所改變。其中,起步占優的中國電信天翼3G,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C網運營商。
中國移動雖然早在2008年奧運會前就啟動了TD試商用,但面對TD網絡系統設備不成熟、終端瓶頸以及應用開發滯后等難題,有專家表示,中國移動3G用戶發展速度不會太快。針對此,中國移動正摸索一條有中國特色的TD發展之路。如今,中國移動的3G系統更是達到了4G的硬件水平,今后不需要大規模的硬件投資,只需軟件升級,就可以平滑過渡到4G。
有分析認為,2011年將是中國3G爆發式增長的一年。今年,國內三大運營商主導的3G投資規模可達750億元—780億元。經過各方不懈努力,至今年底,國內3G用戶規模有望累計達到1億左右。
但是,對運營商而言,在持續投入3G網絡建設的同時,能否降低資費水平,尤其是手機上網費標準,加強多種3G應用的大規模商用,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客戶滿意度,才是拉動3G用戶數增長的關鍵。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