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遠 北京報道
上不上4G?這是個問題。
從2011年開始,中移動明顯加強了對4G盡快上馬的呼吁。除了宣布7城市TD-LTE規模試驗啟動,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在兩會期間遞交的提案也是緊緊圍繞TD-LTE。他希望TD-LTE產業化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
而反觀中國聯通的態度則大不一樣。聯通集團董事長常小兵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談4G牌照為時尚早。“只有當3G普及率很高了,消費者對于帶寬有了更高要求的時候,才會有新的市場。”
一快一慢,移動和聯通對于4G截然相反的態度,反映的正是他們面臨的不同處境。有通信設備商人士向記者表示,一些運營商現在大力推4G的主要目的在于卡位,動力主要來自于相互之間的競爭壓力。
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現在3G還處于起步階段,聯通的WCDMA網絡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而移動的TD-SCDMA想在短時間內趕上難度很大。這也正是移動希望盡快推動4G,而聯通則更愿意深耕3G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對普通的消費者而言,單純的無線網絡提速意義并不大。還需要考慮資費價格、穩定性、應用豐富程度等諸多因素。在付亮看來,無論是3G還是4G,都要解決的問題是給消費者一個不得不用的理由。
上述設備商人士表示,現在全球的4G也剛展開一年多,至于中國4G的進程是否會因為移動的呼吁而加快,能加快多少?則尚需時日觀察。
焦慮的移動
進入2011年,中移動關于TD-LTE的部署有了更多實質的動作。近日,中移動明確表示:今年下半年就會率先推出TD-LTE上網卡供用戶體驗,并將于近期啟動TD-LTE試驗終端采購工作。
王建宙也在今年的兩會提案中呼吁了對4G的重視:“在新一代移動通信發展過程中,我國主導的TD-LTE技術要在同國外標準的競爭中占領制高點,盡早進行規劃布局,擴大和提升自主創新技術的國際影響力,實現全球應用推廣。”
事實上,我國3G的正式商用并不久,2009年1月7日,工信部向重組后的三大運營商發放了3G牌照,拉起了3G時代的大幕。為何在3G啟動兩年之后中移動就要開始力推4G呢?
付亮認為,這與移動所獲的TD-SCDMA牌照相關。作為我國自主的3G標準,TD在產業化的各個環節比其他成熟標準普遍遲了5年,“由于別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所以趕超起來很困難”。
在手握成熟WCDMA標準的中國聯通通過IPHONE等明星手機爭奪高端用戶之時,移動卻要不斷憑借一己之力說服手機廠商推出TD-SCDMA手機,顯得相當被動。
而作為下一代技術的TD-LTE,其面臨的競爭環境和產業鏈支持都比TD-SCDMA要好很多,“至少不會出現3G時代那么明顯的差距”。付亮說,這也是移動急于推動4G的原因,時間越快,差距和損失就越小。
為了盡快發展4G,王建宙在兩會的提案中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配合做好7城市規模試驗,二是在頻譜、政策等方面制定規劃,三是促進產業鏈合作,四是推進國際化進程。”
目前,我國已決定在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北京7個城市建設TD-LTE規模試驗網。具體說來是“6+1”方案,前6個城市是開展規模試驗,北京則是建設TD-LTE演示網。7城市總基站數將超過1000個。
按照移動的計劃,到2012年第二季度,7城市的TD-LTE網絡覆蓋達到試商用水平。另外,中國移動已經與9家國際運營商簽署TD-LTE合作協議,并推動全球建成或即將建成27個TD-LTE試驗網。歐洲兩家運營商AERO2和Hi3G已經和設備供應商簽訂了TD-LTE商用網建設合同。
以上種種舉措顯示出移動對TD-LTE的迫切希望。
聯通緊抓3G
與移動的緊迫感不同,聯通現在的態度是深耕3G,4G并不著急。
“現在還不是討論4G牌照的時候。”常小兵認為,對中國聯通來說,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下決心把3G發展上去,把3G的市場培育起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3G為聯通帶來的好處確實不少。技術成熟、終端豐富,這是WCDMA網絡為聯通帶來的巨大優勢。據聯通銷售部總經理于英濤介紹,國內3G手機的銷量已經占到整體手機銷量的30%,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支持WCDMA網絡的機型。
3G商用的兩年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使用“186”的聯通3G號碼,其中iPhone等明星機型的作用功不可沒。雖然三大運營商公布的新增3G用戶數量差距不大,但業內的共識是:聯通的3G手機用戶是最多的。
這樣的變化也為聯通在和渠道商的談判中爭取了更多的籌碼。日前,聯通宣布已經與蘇寧、國美、五星電器達成全面合作,這些賣場的所有門店都能向聯通開放。
而在3G放牌之前,這是聯通絕對沒有辦法做到的。據聯通內部人士介紹,以前聯通與國美等也有合作,但是只是單店的局部合作。“由于競爭對手的排他封鎖,聯通只能爭取到一些位置不好的門店。”
但隨著3G的發牌,WCDMA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的終端讓聯通收益頗豐,最終聯通通過逐家談判爭取到三大賣場的全面開放,同時還有浙江話機世界、深圳恒波等地方性的主要社會渠道。
于英濤表示,以蘇寧為例,全面合作之后聯通3G業務在蘇寧的銷售增長超過了14倍。另據于英濤透露,零售百貨巨頭沃爾瑪也主動找到聯通提出合作,目前雙方正在評估可行性。
另外,為了應對移動提出的下半年將推出TD-LTE上網卡供用戶體驗,聯通也開始抓緊了對已有3G網絡的升級。
于英濤透露,中國聯通將會在5月17號“電信日”前后推出下行峰值21M的上網卡,“第一批會在55個重點城市展開,網絡升級為HSPA+”。聯通方面表示,HSPA+的網絡速率完全可以適應未來3-5年數據業務的發展,并且,網絡通過軟件即可實現升級。
付亮表示,從WCDMA的演進路線來看,“聯通的選擇可以更靈活,所以它現在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深挖3G用戶的潛力”。
應用成熟是關鍵
有觀點認為:從國外運營商的經驗來看,3G商用已經超過5年后才適時推出FDD LTE商用網絡,中國從2009年頒發3G牌照到現在也才短短2年的時間,相比而言國內LTE來得有點突然。
但付亮也指出,雖然現在4G發展方向還未完全確定,但國際上發放的牌照也不少了。全球競爭格局之下,提前布局也是必要的。
目前看來,對TD-LTE呼聲最大的就是中國移動。但移動的呼吁到底能多大程度地加快中國4G的進程?前述設備商人士指出,“主要還是要看國家的因素,比如頻譜的分配,政策資源的扶持等。”
但是這只是產業化初期的因素,真正要讓技術和市場成熟起來就必須尊重用戶的需求,通過更多的終端和應用讓用戶離不開網絡。“技術只是工具。”上述人士指出,雖然從運營商的角度,通信技術已經邁入4G時代,但其實現在3G網絡的能力都沒有被充分發掘。
不可否認,三大運營商在應用方面都曾花費心思,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據易觀國際的一份報告顯示,現階段運營商應用商店下載量和投放量不成正比。國內移動應用開發者主要投放的應用商店中,運營商應用商店分列前三,但移動應用開發者難以通過運營商應用商店獲取更多的下載量。
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應用商店推廣應用能力有限,伴隨應用的不斷更迭,多數開發者的應用難以被用戶發現并下載。
付亮指出,單純的無線網絡提速對用戶沒有太大的意義。首先需要更多類似“微博”的應用吸引住用戶,增加用戶對網絡數據業務的需求,“給用戶一個使用3G或者4G的理由”。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