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的天氣讓我們紛紛都躲進空調房內。但有的同事會抱怨,在空調里呆久了,不是頭暈就是感覺特別的干燥,更有同事專門買了個加濕器,天天的對著自己吹。那究竟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健康?會不會有健康隱患?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了空調房內健康用空調三要點,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1、長時間在家開啟空調,應適當增添穿脫方便的衣服,同時注意間歇站起活動活動,以增進末梢血液循環。出門時,利用有限的機會多在外走動走動,這樣不但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也讓自己的身體得到鍛煉。
2、室溫宜恒定在24℃左右,室內外溫差不可超過7℃,否則出門時氣溫驟降,將加重體溫調節中樞的負擔,同時盡量保持室內清潔,減少疾病污染源。
3、經常開窗換氣,以確保室內外空氣的對流,開機1—3小時后關機,然后打開窗戶將室內空氣排出,更換新鮮的空氣。[NextPage] 既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健康使用問題,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更好更健康的用空調?
初春干燥 空調房內濕度有講究
在初春,北京的天氣是異常的干燥。我們常常會待在舒適的空調房內,而這一待,就會一整天或是更長時間,如果室內溫度較熱,我們就會發現,這樣長時間的在室內如果不開啟加濕器就會很干,而開著加濕器就又怕濕氣過重,影響健康。
濕度過大時,人體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較大,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相對降低,細胞就會“偷懶”,人就會感到無精打采,萎靡不振。長時間在濕度較大的地方(如高山、海島)工作、生活,還容易患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濕痹癥。
濕度過小時,蒸發加快,干燥的空氣易奪走人體的水分,使人皮膚干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現口渴、干咳、聲啞、喉痛等癥狀,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氣侵入時,極易誘發咽炎、氣管炎、肺炎等病癥。
在醫學上空氣的濕度與呼吸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在一定的濕度下氧氣比較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一般人在45-55%的相對濕度下感覺最舒適。過熱而不通風的房間里的相對濕度一般比較低,這可能對皮膚不良和對粘膜有刺激作用。濕度過高影響人調節體溫的排汗功能,人會感到悶熱。[NextPage]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