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企業等非地產業,大跨步進軍地產,是基于他們認為"調控差不多了"的樂觀判斷,還是簡單地為了資金避險?連線《21世紀經濟報道》地產新聞總監李一戈先生。
主持人:李先生,正當房地產調控進入深水期的時候,包括蘇泊爾在內的多家家電企業卻殺了進來。您怎么看待這個現象?
李一戈:您說的這個問題使我想起前的長虹地產、海爾地產、蘇寧環球地產,有一批家電企業從事房地產開發,這實際上是個有趣的現象。我記得王石、任志強等地產大佬多次說過,房地產應該向家電企業學習。學它們的充分競爭,學習它們只有很微薄的利潤也堅持做好服務,學它們的工業化生產。但沒想到,現在老師也用實際行動向學生學習了。當然,不僅是家電企業,其他原先沒有涉足房地產的主營業務的企業,非房地產的也做起了房地產。比如,以做太陽能出名的皇明企業,也投入巨資直接做起了房地產開發。王石對皇明有這么個評價:皇明做房地產,是房地產的悲哀。不管是家電企業還是紡織企業或者太陽能企業,它們也轉做房地產,至少有一點我們是肯定的:房地產的利潤要遠高于家電業,即使是房地產遭遇了所謂史上最嚴厲的調控,這個行業對資本的吸引力還是要大,比其他行業要大得多,記得有專家說過,很多樓盤即使降價30%,它也還是有不少的利潤。從這個意義上說,房地產調控確實還有很大的空間。
主持人:您剛才也提到了,很多樓盤即使降價30%,它也還是有利潤。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調控力度挺大,但是,房價依然堅挺。
李一戈:一般普通民眾肯定是這么認為的,沒感覺房價在降。所以說,調控要繼續堅持下去。當然順便一提,房價要降低或者穩定房價并不是調控的唯一目標。對房地產的調控,是跟“十二五”規劃提出來的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密切相關,而經濟結構調整這個戰略是我們國家一個較長時期的任務,從這個角度說,房地產調控也應該是比較長期的任務。那么,讓我們回到上面的問題,假如房地產調控到了今年底以后仍將要繼續深入下去,那么對那些新進入房地產開發的外來企業,會有什么風險?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說。對于那些資金實力不夠的一些小的企業,現在這個時候進入房地產市場,確實是風險很大。
我們聽到了最近一段時間浙江一帶有些中小企業倒閉的消息,其中我們就看到,有一小部分就是從做實業撤出,投入到房地產開發,也就是說它可能前兩年覺得房地產利潤比較高,轉做房地產開發,沒想到去年遇上房地產調控,堅持到現在資金鏈終于斷了,倒閉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小企業做房地產,是要非常慎重的。我記得北京師大的鐘偉教授這個經濟學家,上一周我聽他的演講的時候他就預言今年底明年初一批中小房地產企業要轉行、要被并購甚至倒閉。
這是從調控兩年以后有一部分小企業堅持補助資金鏈會斷,從另一方面來說,對于那些資金實力比較強、現金流比較充沛的企業,確實有余力,這個時候去買地,正是地價比較低的時候,當然地價低只是一個方面,做家電的企業能不能做房地產,懂不懂做房地產還有一個人才儲備的問題,人才管理的問題,人才土地的地價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市場。 [NextPage]假如這一輪的調控持續比較長的時間,我們這些剛剛轉入做房地產的企業,它的資金鏈能不能堅持這么長時間這是一個問題。
這些企業做了就會發現,做好了一個項目比如浙江有些企業發現,他做一個項目可能相當于以前做10年的實業的積累的利潤,但是,如果現在進去,包括前一陣09年那個時候進去做一個房地產項目,如果遇上了去年以來的這輪調控,可能一個項目做砸了,他以前做10年實業的積累,所有的利潤可能全部貼進去了。這就導致一些企業倒閉或者被并購,這個風險還是應該說巨大的,所以轉行做房地產的這些企業應該非常慎重。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