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以說陷入一個怪圈,消費類電子產品企業靠代工創營收,但為外資品牌代工的同時,這些外資品牌在很快地搶占市場。”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了目前家電類制造企業面臨的尷尬現狀。
決定家電業盈虧的OEM
TCL多媒體(01070,HK)財報顯示,1~9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90.9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5%;歸屬上市公司純利虧損9.91億港元。巨虧的主要原因是集團集中清理舊款產品,公司在財報中表示,庫存在第三季度已經清理完畢,也就是說,由此帶來的跌損不會延續到第四季度。此外,OEM訂單的減少也是導致公司營收萎縮的一個原因。
數據顯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LCD電視機銷量為519萬臺,同比下降6%,其中海外出貨量下降33.6%。“LCD產品銷售的下降,主要是OEM策略的調整,以前我們有飛利浦的訂單,今年訂單確實減少了。”履新剛剛兩個月的TCL多媒體總裁趙忠堯對記者表示。據媒體報道,去年TCL的飛利浦OEM訂單有170萬臺,但今年前三季度多媒體OEM總訂單僅30多萬臺。
“我們以后會在國際市場積極尋求與各大知名品牌合作的機會。”趙忠堯介紹,目前公司已經與東芝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還與互聯網商亞馬遜建立合作關系,為產品打入北美市場拓展渠道。
與此同時,TCL的手機業務OEM的良好發展,為集團前三季度盈利立下汗馬功勞。TCL通訊(02618,HK)財報顯示,前三季度歸屬股東純利為2.02億港元,同比增長101%,其中海外市場銷售同比大增160%至910萬臺。TCL通訊公司總裁郭愛平表示,主要是得益于與沃達豐等客戶的合作。
實際上,OEM在諸多家電企業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康佳曾透露,上半年康佳75%的營收來自OEM。
外資搶占半壁江山
就在這些家電企業將OEM當作企業重要策略時,他們所代工的外資品牌搶占越來越多的國內市場。“十一”黃金周期間,索尼、東芝等外資彩電已連續兩次降價,部分產品甚至低于國產品牌價格,搶占了國產彩電的市場份額。
一位國產彩電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外資彩電企業之所以有底氣降價,“原因之一是他們加大了代工比例,降低了成本。”
據DisplaySearch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液晶電視的OEM供貨比例達到32%,冠捷科技、富士康集團和偉視達分別以27%、15%和10%的市場占有率,位列電視OEM廠家前三甲。其中,彩電品牌廠家飛利浦和東芝的OEM比例已越過50%,索尼也已接近50%。
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陸刃波對記者指出,為外資品牌OEM的毛利率不及自有品牌的一半。
TCL斥巨資建立華星光電8.5代生產線, [NextPage]似乎反映了集團的這一考量。“反觀彩電產業發展,在數次轉型中,能夠取得領先的夏普、LG,都在上端有生產能力,整個行業洗牌的話,這些品牌仍然能夠保持收益。”李東生表示。
郭愛平也認識到手機OEM導致的問題,“預計手機業務方面的OEM在未來會有所增長,但我們會控制在30%左右。我們因為收購阿爾卡特所獲得的核心技術,使我們打通了大部分手機企業在全球銷售中碰到的專利壁壘。”
家電專家劉步塵在接受采訪時表示,TCL的虧損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原因,“對互聯網電視的投入過大,但這塊業務并沒有給企業帶來預期的效果。”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