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芳
從2003年轟動一時的思科起訴華為,到去年的諾基亞起訴蘋果以及華為起訴摩托羅拉,知識產權糾紛越來越多地成為企業市場競爭的重要方式之一。這一次,開火的是愛立信,它的目標是中興通訊。
4月1日,愛立信正式宣布在英國、意大利和德國對中興通訊提起侵權訴訟,愛立信首席知識產權官卡希姆·阿法拉赫(Kasim Alfalahi)表示,中興通訊侵犯了愛立信涉及2G和3G(即GSM和WCDMA)的一部分專利。
不過,昨天,中興通訊IPR總監王海波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電話采訪時表示,中興對愛立信突然發起訴訟感到“意外”,但他也指出,中興目前擁有33000項專利申請,“按目前最壞的結果來看,也不會對中興產生太大負面問題。”他說,中興在3G和LTE上的整體準備有把握保證整體安全和平衡。
起訴背后
中興通訊GSM&UMTS產品線總經理張建國介紹,從中興接到的英國法院傳票來看,此次愛立信起訴的是中興的5款GSM手機。
不過記者了解到,愛立信除了向中興要求相關的侵權賠償之外,還計劃請求英國、意大利和德國法院制止中興的手機銷售,此外還計劃請求德國法庭制止中興通訊某些網絡基礎設施的銷售。
為何此次專利糾紛發生在愛立信和中興之間?阿法拉赫表示,愛立信試圖與中興通訊敲定一項專利許可協議至少已有4年。“我們想盡各種辦法,試圖與中興通訊簽署一項協議,”他表示,“但他們拒絕簽字,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請求法院維護我們的權利。”
不過中興給記者提供了不同的說法。王海波說,可能在大眾的眼中,4年的時間有點長,但專利授權涉及到很多商務問題以及不同國家對專利認定的觀點問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中興在專利談判中抱有充分誠意,高層也主動跟對方約談,但在專利交叉許可方面,愛立信提出的有些條件比較苛刻,這對中興的挑戰很大。”王海波說。
按照中興的說法,真正讓雙方從談判桌走到法院是最近幾天的風云突變。據介紹,3月28日,中興高層與愛立信高層就專利交叉授權進行了友好認定,雙方都認為協議可以簽署,只是個別“小分歧”,對方需要跟總部進一步確認溝通。
中興在會談后開始積極準備協議文本,結果3月30日,愛立信回函稱,雙方存在分歧不同意簽署協議,在中興準備繼續磋商的時候,愛立信于4月1日在英國、德國、意大利提出了起訴。
讓中興感到不解的是,愛立信起訴的產品是雙方之前許可協議范圍之內的產品,而不是雙方存在分歧的產品,而且中興認為,從準備訴訟到發起訴訟至少需要3個月的時間準備,愛立信在短短兩三天就拿出了幾十頁的起訴書,王海波認為,愛立信一方面在與中興會談,另一方面卻在發起訴訟。
“從這些事實看,究竟是誰在拒絕簽署協議?”王海波反問。他還進一步透露,在過去幾年中,愛立信一直沒有停止對中興進行市場干擾,因此,中興指責愛立信破壞了和談的誠信基礎,“盡管中興提出了抗議,但局面仍無改善。”
由于時差原因,愛立信方面未能聯系到總部對此事進行進一步核實和回應,雙方各執一詞,事實的真相尚難下定論。
“目前全球絕大多數銷售GSM或WCDMA標準產品的公司都經過了愛立信的授權。”愛立信有關人士介紹說,“迄今我們與業界廠商已經達成了超過90份專利授權協議,其中也包括其他中國主要廠商。”
從目前看來,中興并不在愛立信的授權范圍之內。中國通信企業雖然屬于后起之秀,但早期技術積累不夠豐厚,以及由此產生的知識產權糾紛,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拓展中必然面臨的風險之一。
專利糾紛背后
2003年,思科與華為之間沸沸揚揚的專利糾紛,思科雖然成功將華為擋在了美國市場之外,也讓華為“一戰成名”,得到全世界的關注。不過,不管是前不久華為對摩托羅拉的專利訴訟,還是愛立信對中興的專利訴訟,都是中國通信企業在逐步壯大的過程中,不得不經歷的“陣痛”。
終端是中興近年來成長較快的業務板塊,2010年,中興的終端出貨量達到9000萬部,在總收入中的占比約為25%。雖然愛立信的起訴以終端開始,不過中信建投通信分析師戴春榮認為,愛立信此舉并不是針對中興終端設備,更多是借終端打擊中興,防止其在歐洲過快擴張,使其通信設備銷售受到影響。
張建國認為,訴訟發生的背景是,中國通信企業在逐步壯大的過程中,使愛立信受到一定壓力,并給其行業地位帶來挑戰。
張建國舉例說,中興于2007年研發了一款SDR產品,2008年上市,這款產品能兼容2G、3G和4G,最終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新一代軟基站產品,全球出貨量超過70萬臺。“這款產品從上市到現在,與愛立信跟中興談判專利授權的時間同步。”他說。
至于為什么這次的專利起訴發生在歐洲,王海波認為,這是由于這幾個國家對權利人的保護比較重,同屬歐盟國家,因此也是多個企業愿意在這些國家發起訴訟的重要原因。
而張建國進一步指出,中興目前在歐洲的土耳其、羅馬尼亞、匈牙利、比利時、德國、奧地利等多個國家開始了系統設備的商用,還有10個國家正式進行產品交付,涉及到與愛立信的競爭方面,張建國介紹說,雖然中興通訊主要搬遷的是其他競爭對手,但是在德國、馬來西亞、中國也搬遷了愛立信的基站設備多達1萬多臺,“這讓愛立信受到一定壓力。”
根據中興財報,2010年,中興歐美地區收入同比增長50%,占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提升至21%,首次成為中興通訊海外收入比重最大區域。
但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是,長期以來,愛立信在GSM和WCDMA專利方面確實擁有明顯優勢。對此,中興并不否認。
中興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中興已經積累了33000項中國專利申請、6000多項國際專利申請,雖然中興在傳統GSM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專利儲備較弱,但王海波認為,當前的主流已經不是GSM,而是3G和LTE。
中興表示,截至2010年底,在LTE方面已經擁有235項基本專利申請,按照中興之前公布的數據,中興擁有LTE中7%的核心專利,已經成為4G市場的核心參與者之一。
王海波表示,愛立信目前在全球的產品銷售也不可避免地涉及中興專利,而且數量越來越大,“一方面,中興不回避對自己知識產權的保護,并會在充分考慮后,不排除采取適當行動的可能;另一方面,我們通過友好談判解決知識產權爭端的大門始終敞開,也樂于與包括愛立信在內的同行,以達成交叉許可協議的方式獲得共贏的局面。”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