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國家明確民營資本可進入電信業的8個重點領域后,有關國家將發放虛擬網絡運營商牌照的呼聲四起。若果真實現,將是繼2008年電信業重組之后又一次電信重大變革,也是中國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電信業務之始。
我國正研究虛擬網絡運營商牌照
“虛擬運營商全稱應該叫虛擬網絡運營商,發放虛擬網絡運營商牌照一事,國家有關部門大概在今年7月份左右開始研究該問題,”一位知情人士如此透露,據悉,工信部一位高層領導正聯合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研究此事。
從全球來看,虛擬網絡運營商不是真正的基礎電信運營商,沒有網絡,也沒有全業務牌照,只是租賃基礎電信運營商做某一類基礎電信業務,即便如此,虛擬網絡運營商也打破了傳統基礎電信運營商對所有基礎電信業務的壟斷,因而被認為是一種重大改革。
比如國外的一些虛擬網絡運營商可以獲得電話號碼發行電話卡,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在我國,目前所有的電話號碼全部由三大運營商及其下屬公司經營。
坊間傳明年6月發放虛擬網絡運營商牌照,不過,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具體什么時候出臺政策,什么時候發虛擬網絡運營商牌照,目前為時尚早,沒有定論。”
2005年就曾有傳言
事實上,如果就此事溯源的話,在國內,2005年時國內曾傳出“虛擬運營商管制將放開”,然而之后幾年,電信運營商重組和3G牌照發放提上議事日程,國內虛擬運營商改革也就不了了之。
而最近的改革之始則緣于工信部6月27日下發的一個文件,這個名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的文件明確了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的8個重點領域,其中包括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信建設,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支持民間資本開展增值電信業務。
該文件一出,震驚業界,因為幾十年來從未有政策宣布民營資本可進入基礎電信業,這個年收入9000多億元的龐大市場迄今只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國有企業把持。
而今年7月的上半年全國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也指出,“電信業是一個全方位向民間資本開放的政策設計,包括了移動轉售業務、寬帶接入業務以及互聯網等目前通信行業發展的重點、熱點和增長最快的領域。目前,工信部正在制定試點方案,近期將出臺”。
實際上,民營資本進入基礎電信業的口子已打開,剩下的只是實際操作問題。
全球發放虛擬網絡運營商牌照成風
追溯此次中國電信業改革的動因,其實也是十余年前全球興起虛擬網絡運營商改革時的背景相同。當時,全球電信市場的運營權在每個國家都全部集中于少數幾個運營商,民營資本要求進入的呼聲很高,但以民營資本的實力,由他們去建設一張移動通信網是不可能的,因此,民營資本去租賃大型實體運營商的網絡去經營這種模式也就由然而生。
虛擬運營商最早是1999年在歐洲開始興起。不過,11年前香港發放首張虛擬運營商牌照一事,更為業界熟悉,一直為業界津津樂道。
當時,香港給6家公司發了移動虛擬運營商牌照,包括潤迅通信(香港)有限公司等。他們獲得由香港電訊管理局頒發移動電話號碼和移動網絡號,并發行自己品牌的電話卡。時任香港電訊管理局局長的王錫基說,這是進一步開放電訊市場、增加市場競爭的一項重要舉措,讓更多不擁有頻譜的中小型電信企業參與3G的運作,通過競爭為公眾提供更多的選擇。
其后,美國、日本、韓國等均將虛擬網絡運營商列為合法經營、打破壟斷的舉措。而較新發放虛擬運營商牌照的是以色列,以色列目前有4大移動電話運營商,2010年,其在六個民營企業申請者中批準了一家Telecom 365為虛擬網絡運營商。
而一個罕見的失敗案例是在巴基斯坦,2010年,因為巴基斯坦電信管理局將移動虛擬網絡運營牌照費從原定的5年1萬美元增至10年500萬美元,致使三家申請者陸續放棄在巴運營計劃。
即便如此,我國又有何必要設立虛擬網絡運營商制度呢?前述接近工信部高層的人士透露,這是因為按照中國加入WTO時的相關規定,2007年中國電信市場要全面開放,時間已過了5年,不兌現承諾是不可能的。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