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多媒體在中國市場上的布局已經宣告完成。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微博)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TCL此前在呼和浩特的生產基地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液晶電視的生產,“新廠則從產業鏈前端開始,主體包括中游背光模組至下游整機一體化制造工廠,可以說公司在彩電方面的布局已經基本完成。”
“當華星光電在內蒙古、新疆等工業園建設完成以后,TCL彩電業務將有很大的機會沖擊日本企業,未來幾年的彩電銷售目標是1500萬臺。”李東生告訴記者。
內蒙古工業園落定始末
8月25日上午,以液晶模組整機一體化為核心的TCL內蒙古液晶產業園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鴻盛工業園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從新疆產業園項目正式簽約到內蒙古液晶產業園的開工奠基,TCL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其多媒體業務在中國的布局已經基本完成。
據記者了解,TCL內蒙古液晶產業園主要產品為18英寸至65英寸的液晶電視,年產液晶電視300萬臺。預計2012年9月建成,開始試產并產出產品。項目總投資12億元,其中股東新增投入為5.6億元。
雖然該產業園從意向到正式開工奠基僅用了四五個月的時間,但是其中并非一帆風順。
李東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兩會期間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波向其表達了希望TCL繼續在內蒙古加大投資力度的想法,“兩會之后我就趕到呼市,很快就做出了投資決定。”
“開始階段在公司內部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但是為了完善多媒體業務的全國布局,TCL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李東生對記者坦言,“這個產業基地要做成有競爭力、能夠給集團帶來可觀利潤的一塊業務,同時呼市對于非礦產類項目的投資也非常感興趣。”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家對新疆、內蒙古等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扶持力度很大,鼓勵企業對其進行工業投資,“京東方在內蒙古的投資將會換來煤炭開采權,TCL的投資或許也有類似的回報。”
“未來建成的新疆工業園會主要覆蓋中亞和俄羅斯等地區,新疆和內蒙古的兩個產業基地是TCL國際化的重要一步,以后將會起到橋頭堡的作用。”李東生告訴記者。
有業內人士表示擔憂,TCL在短時間之內將會形成巨大的產能,未來銷售環節能夠緩解產能壓力,對TCL將是考驗。
資料顯示,2010年TCL液晶電視國內的銷量為512萬臺,海外銷量為234萬臺,而今年上半年國內外的銷量分別為252.7萬臺和150.6萬臺。此前不久,TCL已經把LCD電視的銷售目標由850萬臺上調至960萬臺。
“明年還會在此基礎上有所增長,而內蒙古基地完全釋放產能將是2013年或2014年,到那時TCL電視的整體銷量會比現在有大幅度增長。”李東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我們投資建立華星光電8.5代線項目就是為了在全球液晶電視上繼續突破,2010年我們排在了世界第八位,現在確立的中期目標是年銷量達到1500萬臺左右,這和我們的產能是比較吻合的。”
TCL有能力消化華星產能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TCL之所以在短時間之內連續簽約新疆和內蒙古建立工業園,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消化華星光電8.5代線量產之后所形成的產能。
奧維咨詢產業中心(AVCdisplay)副總經理李秋緯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華星光電的股東組成由TCL、三星與深圳政府等出資建立,若以股權比例來分配產能,三星需承擔15%的產能,TCL需承擔55%的產能,另有30%將提供給其它TV整機廠。“以最大月產能12萬基板為基準,假設平均切割片數為15片,并考慮良品率達到80%,一年可達到1700萬片左右的產能,考慮TCL需承擔850萬片,以目前TCL整機出貨能力,則完全可以消化既有產能。另外,三星在全球市場具有相當的量,這樣的產能消化對三星而言,是十分容易的。”
盡管TCL消化未來華星光電的產能不成問題,但是業內還是對面板行業產能過剩以及華星光電的盈利能力表示擔憂。
李東生告訴記者,目前面板產業的確處在一個全行業虧損的狀態,這也有前期面板產業投入過大的原因,“但是行業也有自己的規律,一般一個上漲到下跌的周期是兩三年,但是如果企業在成本方面把控良好,盈利的時間要遠遠大于虧損的時間。現在的確處于面板產業的低點,希望當華星光電正式投產之后,全行業可以開始回暖,畢竟現在對彩電的需求還是在上升的。”
“現在再去想華星光電是否會虧損已經沒有意義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提高良品率、提升盈利能力。”李東生對記者表示,“無論如何,我們和京東方等企業在面板上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對行業做了積極的事情,過去我們沒有上游產業,這對企業影響很大。”
李東生持續增持
此前一段時間,李東生一度陷入減持TCL股票的風波之中,讓這位一直想提振TCL經營的董事長頗為苦惱。
6月25日,TCL集團發布公告稱,此前一天收到通知,李東生于2011年6月24日出售所持本公司流通股共計600萬股,每股均價為2.96元,所籌資金約1776.8萬元將用于清償其參與2010年TCL定向增發股份認購產生的1億元的借款,不足部分李東生將通過其他自籌資金來償還。
根據該公告,李東生原計劃減持4000萬股,但減持600萬股后,李東生就終止了減持計劃,并承諾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2個月內不減持本公司股份。
對此,李東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減持計劃之前受到市場諸多質疑,原本出于對中小股東負責而進行的自愿性公告,沒想到卻讓市場與股價高位套利相聯系。”
資料顯示,這次出售完成之后,李東生所持有的TCL股份占到了總股本的5.42%。
而近日,李東生又兩次增持TCL多媒體和TCL通訊兩家香港上市公司股票。據香港聯交所股權資料顯示,TCL多媒體、TCL通訊于8月9日獲這兩家公司主席李東生增持。其中李東生增持TCL多媒體47.8萬股,每股平均價為2.649港元,持倉量上升至3.06%;增持TCL通訊10萬股,每股平均價為5.763港元,持倉量上升至3.79%。
隨后,李東生于8月11日以每股2.642港元再次增持TCL多媒體至3.09%;8月23日增持TCL通訊至3.88%。
“增持的原因很簡單,我對公司的發展有信心,但是股價不理想,要支持一下股價。”李東生對記者解釋,“另外,我短期之內不會增持TCL集團的股票,這樣也可以平衡一下我所持有的三家公司的股權。”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