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是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的最后期限。隨著政策進入“倒計時”,家電賣場、消費者,甚至是二手家電市場,都趕在政策離場之前成為最后一波小高潮的主角
2011年12月31日是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的最后期限。因此,家電賣場、消費者,甚至是二手家電市場,隨著該政策進入“倒計時”階段,都想在政策離場之前上演最后一波小高潮。
據有關材料顯示,家電賣場11月節能家電銷量環比上漲兩成。而以國美為例,進入12月份以來,到國美參加辦理以舊換新的顧客同比增長近兩倍。家電以舊換新末班車效應明顯。
紛趕“末班車”,家電消費市場掀高潮
根據商務部12月1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的精神,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將如期結束。這意味著,靠以舊換新政策購買家電能獲補貼的“好事”將于12月31日結束。自2009年出臺以來,以舊換新成為促進城市消費者購買家電的極大推動力,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1月30日,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共銷售五大類新家電8130萬臺,拉動直接消費3004億元,有效引導了城鎮居民消費能力的釋放。因此,它的落幕,被認為將對家電市場造成不小的影響。
從各家電賣場了解的數據顯示,自節能補貼試點工作推廣以來,蘇寧的節能家電每個月銷量都有大幅上漲,僅11月份,其節能家電銷量相較上月上漲20%左右,其中冰箱、洗衣機等大件節能家電銷售最好。而在國美,這一數據也同樣喜人,據了解,自家電以舊換新實施以來,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對家電銷售直接或間接的拉動增長已近40%。從銷售金額看,彩電品類由于單品價格高,銷售情況最好。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從2009年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啟動至今年10月份,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共銷售新家電7585萬臺,回收舊家電7799萬臺。蘇寧電器(002024)透露,截至今年10月底,蘇寧五大類家電的全國以舊換新的銷售量已超過1755萬臺,銷售金額653.72億元,約占國內家電以舊換新市場份額的25%。
賣場出招博銷量,二手家電市場借機升溫
根據國家商務部、財政部等部門公布的《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修訂稿)》規定,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以舊換新購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可獲新家電銷售價格的10%的補貼。每臺家電最高補貼限額分別為400元、300元、250元、350元和電腦400元。
各個家電大賣場紛紛使出“法寶”吸引消費者作最后的沖刺,也為年底的銷售做沖刺。蘇寧針對全國各地不同情況,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特意在廣州門市店推出“全品類以舊換新,最高補貼可達800元/臺”;而國美則為了避免12月下旬的搶購大潮,早已打出“以舊換新到點,3倍補貼惠民”,而涉及以舊換新的5類產品,更是全部貼上了“換新可享10%”的促銷標牌。
家電市場“以舊換新”的火爆,使得原本不起眼的二手家電也隨之成了“香餑餑”。來自各方面的數據顯示,全國各地的二手家電價格普遍上漲,供不應求。尤其是尺寸較小的電視和電腦。拿行家的話來說就是,“輕便容易拿回家,頂的錢還多。”
“以舊換新”謝幕,廢家電回收體系建設不可忽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二手家電市場的持續升溫帶來某些畸形效應不容忽視。來自各地的媒體報道都顯示出,二手家電的升溫使得許多不規范的現象頻頻發生,許多二手家電商坐地起價,隨便哄抬家電價格,甚至許多已達報廢標準的舊家電也被拿出來交易買賣。
行業人士認為,國家出臺“以舊換新”除了刺激銷售,還考慮到將消費者手中的二手家電統一回收、拆解、管理,杜絕那些過了使用年限或已不適合再次使用的家電流到二手市場,二手家電商的做法完全有悖國家政策的初衷。這意味著,我國初步建立的由生產企業、銷售商、正規拆解企業構成的廢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即將面臨考驗。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博洋博士在接受《天津日報》采訪時表示,“以舊換新”政策結束以后,國家新規要求現有處理企業將重新申請處理資質,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也必須交送給那些有資質的處理企業。預計到2015年,全國將建成100家左右具有一定規模、相關設施完備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我國發展回收處理產業借鑒國外經驗,主要踐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操作上采用基金運作的模式,即從上游的生產商(或進口商)那里征收資金作為基金,補貼下游的處理企業,以鼓勵處理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