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背景下,3D彩電到底會走向何方,是不是會普及,消費者又應該如何看待3D產品呢?
對于消費者3D永遠不會普及:三星在其澳大利亞官方網站公布的有關“3D彩電”安全性的報告中,明確指出了觀看3D電視會引發的種種健康問題,甚至包括癲癇這樣的高度危險的疾病。而在去年3D電影《阿凡達》流行期間,國內外媒體就已經報到出,不少消費者因為觀看了兩個顯示的電影出現眼部不適、空間感錯位、精神恍惚,或者輕度恐懼癥等病癥。
一部《阿凡達》況且如此,如若真的每天看幾個小時的3D節目,帶著那個必須的分光眼鏡,人們的身體健康必定堪憂。尤其是對于幼年兒童的身心發展,健康發育等方面產生的危害,恐怕是難以估量。
因此,僅以消費安全為名,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3D電視不會普及,3D節目之多是消費者周末影院的一道大餐,而不可能成為每日三餐再加上下午茶和夜宵,一共五頓飯的“家常便飯”。
不能普及不影響彩電企業賺錢:對于實在不能成為普及產品的3D,彩電企業真的不知道其中的厲害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對于彩電企業,只要消費者偶爾用一下3D功能,他們就可以出產并銷售大量的3D電視。如果3D電視在成為高端產品、生活品味的象征,3D功能在絕大多數電視上面普及,那么即便消費者壓根不用3D功能,也會被迫購買3D電視。
例如,國內已經普及的高清電視機,有多少消費者真正在欣賞高清呢?不足一成。導致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消費者超前消費的意識、廠商的集體推廣,以及市場已經幾乎沒有“非高清”電視的事實。
或者可以這樣理解,每個彩電企業都去推動3D電視,本質上已經形成了對一種可能不安全、可能絕大多數消費者不會應用到、而且目前內容產業尚未成型的新產品的“行業壟斷”和“強制消費”的趨勢。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即便3D不能普及,3D電視也能賣出去,彩電廠商也能賺錢。更何況,真是的情況是,消費者也會偶爾、低頻度的使用一下3D功能。
被產業強勢推向普及的奢侈品:一種在應用意義上不會普及,但是在產品意義上卻會走進千家萬戶的產品,3D電視有代表了怎樣的消費規律呢?那就是被強勢產業推向普及的奢侈品——消費者為了健康安全不可能高頻度使用3D,3D只是一種窄眾的奢侈品;但是廠商強力推動、面向普及市場的布局,確實的消費者購買的電視必然在不遠的將來都成為3D電視。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