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gv天堂gv无码男同在线观看,无码电影,欧美 丝袜 自拍 制服 另类

您好,歡迎來到家電中國![登錄] [免費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制冷劑再頒淘汰令 國內空調業苦無替代技術

發表時間:2010-05-10      點擊量:1284      來源:
氟利昂出局未久,含氫氯氟烴再被替代。如果沒有革新性技術出現,中國企業將面臨一場痛苦不堪、沒有盡頭的淘汰戰

  □ 本刊記者 張瑞丹 | 文

  中國的空調行業正面臨一道至今未解的難題。

  根據國務院最新公布的《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下稱《條例》),6月1日起,中國將逐步削減并最終淘汰作為制冷劑、發泡劑、滅火劑等多種用途的消耗臭氧層物質。其矛頭指向,正是目前被廣泛應用的含氫氯氟烴(HCFC)。

  三年前,氟利昂作為制冷劑的時代在中國宣告終場,含氫氯氟烴被視為比較先進的替代品。但《條例》的頒布,意味著含氫氯氟烴也很快要被宣告“死刑”。但令中國空調企業頭疼的是,一個完美的制冷劑替代技術尚未出現。

  實際上,受影響的不只是空調行業,也包括泡沫塑料等多個行業。中國保護臭氧層的“后氟利昂”之路,遠遠沒有普遍想像中的那么容易。

  終結氟利昂

  用“保護傘”來形容臭氧層再合適不過。距離地球表面20公里至50公里的高空,包圍著平均約3厘米的薄層,吸收太陽光中大部分紫外線,確保地球上的生物免遭傷害。此外,臭氧層仿佛一個巨大的蓋子,對地球起到保溫作用。

  但臭氧層這個“保護傘”,卻在上世紀出現了頹敗的跡象。

  1931年,美國杜邦公司合成出一種名為氟利昂的氯氟烴(CFC)類物質。這在上個世紀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人們不用再擔心從超市買回來的鮮肉在短短幾天內腐壞,夏天也可以繼續留在舒適涼爽的房間里。此后數十年,氟利昂被廣泛當做制冷劑、發泡劑和清洗劑等應用。

  但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氟利昂的傳奇走向終點。1974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弗蘭克•羅蘭和馬里奧•莫利納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指出氟利昂這類物質會對臭氧層造成破壞。兩人也因此在21年后榮獲諾貝爾化學獎。1982年,日本南極觀測隊發現南極上空臭氧層明顯變薄,形成了所謂的“南極臭氧洞”。

  這意味著臭氧層的保護作用日益式微,大量的短波紫外線可以伺機而入,破壞包括DNA在內的生物分子,增加人們罹患皮膚癌、白內障等多種疾病的幾率。不僅如此,農作物面臨減產,地球的溫室效應也將因此而更加明顯。

  之后,國際上保護臭氧層的呼聲更加高漲。1985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奧地利召開會議,通過了《關于保護臭氧層的維也納公約》(下稱《維也納公約》)。

  兩年后,《維也納公約》部分成員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簽署了《蒙特利爾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下稱《蒙特利爾議定書》),五種氟利昂及三種作為滅火器原料的哈龍被列為嚴格管制的“黑名單”。簽署條約的每個成員,也承諾凍結“上榜”物質的生產和消費,并依照時間表逐漸削減。

  1990年,《蒙特利爾議定書》第二次締約方會議在英國倫敦舉行,其他一些氯氟烴和四氯化碳等物質也被納入管制。

  “臭氧層空洞很難恢復,現在如果不淘汰,用量會越來越大,淘汰越來越困難,代價也會越來越大。”長期參與中國保護臭氧層履約行動的北京大學環境科學系副教授張劍波說。

  中國履約之路

  與國外相比,中國使用氟利昂的時間要晚得多。1988年,第一臺國產分體壁掛機在華寶空調器廠誕生。當時,空調、冰箱等制冷設備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還是一個十分稀罕的事物。

  保護臭氧層的呼聲依然被傳遞到中國。1989年,中國加入《維也納公約》。1991年,中國再次宣布加入《蒙特利爾議定書》倫敦修正案,并成立中國國家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1992年8月10日,該修正案在中國正式生效。

  “中國宣布加入的一個主要條件,就是要確定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張劍波對本刊記者回憶說,“發達國家之前已經普遍用氟利昂做冰箱、空調,而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生產冰箱、空調,那時候臭氧層空洞已經形成。所以,發達國家需要拿出錢來幫助發展中國家,替代原有的技術。”

  可是,要想替代成本低廉、利用率高的氟利昂談何容易。倫敦修正案1992年在中國生效時,家用空調、冰箱等氟利昂“使用大戶”尚未普及。1997年,中國的氟利昂等氯氟烴類物質生產達到了頂峰,全國的消耗臭氧層物質消費量約為7萬噸,其中絕大部分由中國企業自己生產,足夠運行數千萬臺空調。

  1993年,國務院批準《中國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國家方案》。經過修訂后,最終確定中國的淘汰時間表。按照這個時間表,截至2010年1月1日,中國將完全停止消耗臭氧層潛能值(ODP值)最高、對臭氧層破壞能力最大的氯氟烴和哈龍的生產和消費。而淘汰的對象,主要集中在制冷、泡沫塑料、日用化工、消防器材等行業大戶。

  為了顯示大國形象,中國決定提前兩年半完成淘汰任務。2007年7月1日,江蘇省常熟三愛富氟化工有限公司的氯氟烴生產設備全部銷毀。至此,中國全面停止氯氟烴和哈龍的生產。

  替代品再被淘汰

  氟利昂退出市場時,人們也在尋找替代物質。當時全球都急著淘汰氟利昂,含氫氯氟烴受到了青睞。顧名思義,與氯氟烴(CFC)不同,含氫氯氟烴(HCFC)的分子式中多出了氫原子。

  含氫氯氟烴的ODP值低,意味著它對臭氧層的破壞力小于氯氟烴。例如,一種含氫氯氟烴,即HCFC-22的ODP值僅為一種曾被廣泛應用的氯氟烴,即CFC-11的1/20。

  在氟利昂達到生產頂峰之際,新的含氫氯氟烴替代技術在中國已經日趨成熟。1997年,中國HCFC-22的生產能力達到每年5.5萬噸,與氯氟烴的頂峰生產能力相差不大,基本可以滿足國內冰箱、空調的消費量。而哈龍滅火器則由新的干粉和二氧化碳滅火劑等來替代,并實現了自主生產。

  “這些技術的產生,一方面為保護臭氧層起到一定作用,另一方面滿足了人們對過渡性替代品的需求。”張劍波說。

  實際上,含氫氯氟烴對臭氧層依然有較強的破壞能力。只是因為人們一開始更關注氯氟烴和哈龍,在《蒙特利爾議定書》通過之時,淘汰含氫氯氟烴的聲音遠沒有現在這么急切。但隨著氯氟烴和哈龍的成功削減,含氫氯氟烴的問題無法回避。

  此外,含氫氯氟烴的溫室氣體效應強于氯氟烴,其全球變暖潛能值(GWP值)是氯氟烴的兩至三倍??芍^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1992年11月,《蒙特利爾議定書》第4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含氫氯氟烴被列入管制名單。各國將從1996年起凍結含氫氯氟烴的生產量,到2030年完全禁用。

  1997年,淘汰目標再次修改,發達國家全面禁用含氫氯氟烴的時間從2030年提前至2020年,發展中國家則需要在2040年之前全面禁用。

  全球新一輪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運動再次掀起。中國還以法律形式,對消耗臭氧層物質淘汰問題做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正案中專門列出了這樣的條款,“國家鼓勵、支持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的生產和使用,逐步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產量,直至停止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使用。”

  “這一原則性規定實際上為現行管理體系提供了明確的、原則性的國內立法支持。”張劍波表示。當然,各部門間職能的模糊不清和缺乏具體的法律依據,也給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淘汰造成了一定困難。

  雖然臭氧洞并非“中國制造”,但龐大的含氫氯氟烴生產量和消費量,也令中國從最初的“受害者”角色,轉變為“破壞者”之一。2007年9月,中國政府決定今后強制淘汰含氫氯氟烴。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消費得起空調或冰箱。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一躍成為全球含氫氯氟烴的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目前,中國生產的含氫氯氟烴已占全球總量的近七成,消費量則占全球四成左右。

  含氫氯氟烴對臭氧層的破壞力小于氯氟烴,但其產量遠甚于氯氟烴。僅僅是HCFC-22,中國每年的產量就已達到40萬噸,遠非當年的氟利昂可以望其項背,這也抵消了中國先期淘汰破壞臭氧層物質的部分成果。

  本刊記者獲悉,目前正在制訂中的含氫氯氟烴淘汰國家管理計劃,決定提前十年完成淘汰工作。也就是說,到2013年需將其產量凍結在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水平,到2015年淘汰產量的10%,2020年升至35%。到2030年,除保留2.5%維修用途的產量,其余全部淘汰。

  在尚未找到合適替代品、國內消費量激增的情況下,這顯然是一個宏大的目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臭氧行動項目負責人拉金德拉•山地(Rajendra Shende)表示,在全球保護臭氧層行動中,中國的作用極為關鍵,而淘汰含氫氯氟烴的任務也比淘汰氯氟烴困難得多。

  新替代品的新麻煩

  尋找含氫氯氟烴的合適替代品,對中國和全球都是巨大挑戰。同時符合安全、經濟、高效要求的替代品,至今尚未出現。

  1991年,美國聯信公司(現為霍尼韋爾公司)研制出一種對臭氧層沒有任何破壞作用的氫氟烴(HFC)混合制冷劑R410-A。氫氟烴的誕生曾經令人興奮。美國環境保護署于1996年授予該公司“大氣臭氧層保護獎”。

  不過,新麻煩很快又來了。研究者發現,氫氟烴對臭氧層非常友好,溫室效應卻十分強烈。歐盟在2006年規定,包括氫氟烴在內的氟氣體的生產、使用和進出口將受到嚴格控制。

  于是,人們將目光放在了另一種既不破壞臭氧層、溫室效應又比較低的替代品:以R600-A為代表的碳氫化合物。這種替代物已被用于冰箱制冷,但它并不一定適合數量龐大的家用空調行業。

  其原因在于,冰箱制冷量小,每臺冰箱平均只需用50克碳氫化合物,而每臺空調設備平均需要1公斤左右的碳氫化合物。特別是,普通分體式空調有一半安裝在室外,碳氫化合物在長期日照之下可能爆炸。

  張劍波還說,中國空調安裝維修人員的水平良莠不齊,“有的叼著煙維修,或者不該焊的焊了,這都是安全隱患,所以目前沒有空調企業敢用碳氫化合物,一旦爆炸,企業難以承擔。”

  據本刊記者了解,國內一些知名家電企業如格力電器等,已設計出碳氫化合物作為制冷劑的家用空調,但僅僅是實驗室產品。

  在“后氟利昂時代”,如果沒有革新性的技術出現,中國企業面臨的或許是一場痛苦不堪、看不到頭的淘汰戰。

  不管怎樣,淘汰含氫氯氟烴勢在必行。2008年7月,《蒙特利爾議定書》多邊基金執委會先期批準了中國的八個含氫氯氟烴淘汰準備項目,將提供共計41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

  中國初步計劃在家用空調、工商制冷、擠出式聚苯乙烯發泡塑料行業(XPS)等七個使用量最大的行業首先開展淘汰。而最先出局的可能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HCFC-22,這種物質大多用于家用空調制冷。

  但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王雷告訴本刊記者,目前家用電器行業尚未正式開展含氫氯氟烴的淘汰計劃,一切需等待國家管理計劃的出臺。

  張劍波則說,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正為含氫氯氟烴淘汰的問題而苦惱,倘若用R410-A來替代HCFC-22,今后產量肯定會越來越大,而中國一旦承諾溫室氣體減排,又要淘汰HCFC-22,最終還得由企業來承擔。

  苦惱的不只是家用電器行業。環境保護部和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在全國調查了XPS泡沫行業含氫氯氟烴使用情況,發現這個行業有一個額外的困難:部分XPS產品本來就達不到阻燃性能的要求,含氫氯氟烴替代品又可能使其阻燃性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目前,一些企業對含氫氯氟烴的淘汰并不積極。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會長廖正品則提醒說,《蒙特利爾議定書》是嚴肅的,含氫氯氟烴替代是每個企業都應履行的使命,持消極觀望態度不足取。

分享到:
0

相關閱讀

  原創  

統帥彩電劉耀平:再造開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沈陽老板電器:努力,讓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巫山县| 洛川县| 桃江县| 克什克腾旗| 库车县| 胶州市| 文水县| 金川县| 镇江市| 聂荣县| 延津县| 宾阳县| 噶尔县| 大渡口区| 建水县| 手游| 土默特右旗| 美姑县| 乌海市| 铜陵市| 水城县| 荆州市| 江陵县| 潍坊市| 麟游县| 泰宁县| 固阳县| 林州市| 沂南县| 肇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农安县| 陕西省| 河曲县| 广饶县| 珠海市| SHOW| 桑植县| 柳河县|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