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高端的三門、多門、對開門冰箱的表現則更為出色,其中三門冰箱零售量、額分別增長81.5%、61.0%,多門冰箱零售量、額分別增長77.8%、64.8%,對開門冰箱零售量、額分別增長90.5%、66.4%,三者增幅要遠高于整體市場。
三門增長擠奪二門市場
中高端產品持續高增長帶來的結果即是產品升級步伐加快,引發冰箱產品結構變化。中怡康對561個市縣5129家門店的零售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三門、對開門冰箱比重的提升比較明顯,尤其是三門冰箱擠占高端雙門冰箱份額的趨勢愈發明顯。
2010年上半年三門、對開門冰箱比重分別達到了20.9%、6.0%,而2009年二者比重分別僅為16.3%、4.5%。在三門冰箱的擠壓下,雙門冰箱的份額相比2009年下降了5.6%,份額跌破70%下滑至69.1%,而在3年前雙門冰箱的市場份額還高達80%以上。不難看出,今年是國內冰箱產品快速升級的一年,其中,企業大力推廣和價格因素功不可沒。
首先是國內生產商的集體發力。2010年截至6月,容聲、新飛、美菱、美的、海信等品牌新上市的三門以上產品就超過了85款。在豐富中高端產品線同時,美的、美菱、海信等企業也紛紛加大宣傳力度,很好地引導了消費升級。
其次是性價比引導消費者轉型。2009年以前,三門冰箱的均價維持在4500元以上;2002年LG將對開門冰箱引入中國市場,當時對開門冰箱的均價高達16000元以上。2009年三門、對開門冰箱價格開始出現明顯松動,進入2010年后二者價格相對2009年降幅均達到了10%。今年“五一”成為冰箱價格戰最兇猛的一次黃金周。中怡康周度監測數據顯示,“五一”當周(4月26日—5月2日)新飛、美的等品牌的主銷三門產品價格跌破了2000元,而美的一款對開門冰箱——BCD555WKM的價格則降至3999元。
市場三大特點繼續上演
長期以來,國內冰箱市場格局具有三大特點:一是品牌集中度較高。近幾年冰箱市場活躍品牌為85個左右,但雜牌、小牌的日子明顯難過。以零售量計算,行業前10家品牌集中度高達80%以上,這意味著75個以上的品牌必須搶奪剩余不到20%的市場份額。
二是國內品牌陣營具有明顯優勢。海爾長期占據市場第一寶座,份額保持在23%以上,此外美菱、容聲、海信等也憑借不同策略取得市場的提升,而西門子是惟一有實力對抗海爾等品牌的外資品牌。另一引人矚目的力量是美的,在相繼收購了華凌、榮事達、小天鵝等企業后,其在冰洗領域的產能、技術等迅速提升,已然形成全新的“美的系”,與海爾形成了南北兩支白色家電旗艦。
三是此前中高端市場由國外品牌占據領先位置的格局,伴隨著國內品牌越來越多參與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對傳統市場格局形成了強烈沖擊,冰箱市場進入了新一輪洗牌期。[NextPage] 高端博弈掀起新一輪洗牌
國內品牌憑借在渠道和價格上的優勢開始攻城略地,外資品牌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優勢已消失殆盡。中怡康月度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07年前國外品牌在三門、對開門冰箱市場的零售量份額分別超過了61%、71%,最近3年逐年下降。2010上半年國外品牌在三門、對開門冰箱市場的零售量份額已分別降至30.2%、53.6%。
競爭力是此消彼長的,相應地國內品牌在三門、對開門冰箱的份額則是逐年上升。其中美的、新飛、美菱、容聲的增長最為突出。美的、新飛、美菱、容聲在三門冰箱市場的份額分別由2007年的0.20%、3.17%、4.99%、2.13%上升至2010年上半年的12.29%、7.95%、7.55%、7.40%,另外美的、美菱在對開門冰箱市場的份額由2007年的0%、1.67%上升至2010年上半年的9.04%、6.78%。
在經歷了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寒流”以及2009年下半年的“回暖”,2010年國內冰箱市場迎來了增長的春天。對于未來市場走勢,我們認為市場重點將轉回城市。首先,“以舊換新”對城市家電消費的拉動。中怡康的監測數據顯示,試點期間9省市的冰箱零售量同比增長了24.8%,而非試點省市同比增幅僅為18.9%。其次,考慮到2010年后“冰箱下鄉”效應將逐步減弱、產品向中高端升級,競爭也將轉回城市。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