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陷于停產危機的家電企業,正因為資金迷局牽出家電行業騙取國家財政補貼的潛規則。因為民間借貸危機而于去年十月停產的溫州老牌企業月兔集團,目前雖已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投產,但眼看又將踏入重組的僵局。
4月1日,《華夏時報》記者特地趕赴地處浙江省溫州市經濟開發區濱海園區A505區的月兔集團總部,調查其債務風波。
記者了解到,在溫州市推動下,月兔集團已經復工,但由于債權人意見不統一,債務糾紛仍是疑團迷霧。而在調查月兔債務謎案過程中,記者從經銷商處了解到其騙補國家財政補貼細節,并因此扯出來制造商串通供貨商、經銷商的行業騙補鏈條……
債權人意見不統一
在遭到六大銀行逼宮索債之后,目前,溫州市政府已經強力介入月兔集團重組,但債權人之間利益難以調和成為當前一大難題。
創建于1981年的“月兔”,1986年開始生產家用空調器,是國內最早生產空調器的廠家之一。但去年年底,由于受到民間借貸危機波及,月兔集團資金出現問題,此后,六大債權銀行便提出了追償,債務額度高達6個億。
為了挽救這個本土品牌,去年11月,溫州市“企業服務百日克難”行動辦公室舉行專題融資協調會,并形成會議紀要:與會6家銀行承諾不抽資、不壓貸,其中浦發、中信、深發、光大4家銀行為月兔各爭取新增貸款1000萬元。
去年12月5日,由債權人代表、股東代表、管理層代表、銀行代表等組成的重組班子進駐公司,臨時負責公司所有經營活動,并在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具體協調下,開始“債轉股”整合重組,把公司債權轉為公司股權。
近日,記者了解到,目前公司重組已經進入財務審計階段,90%的股東簽了協議同意進行債轉股,關聯企業也已開始進行股權變更工作。部分債權人先期拿出部分資金讓公司恢復生產、銷售,現在生產的訂單有新、舊兩部分訂單。
溫州銀行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月兔集團重組目前由溫州市經信委在牽頭,銀行業協會在6家涉及債權的銀行間進行協調工作,6家銀行分別為浦發、中信、深發、光大、中國人民、民生,其中浦發和中信兩家涉及債權都超億元以上。
浦發銀行一人士表示,其實6家銀行各自都有一套處置流程,現在由溫州市政府牽頭重組,銀行的目的很簡單,也很清楚,就是自己的貸款要完整收回。
但實際的重組過程并不順利,月兔集團總工程師呂新洪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重組遲遲未有進展,主要是利益之爭,目前意見不統一,誰出力(錢)多些,眼前收益從目前來看相對少了些。因為利益有些是遠期利益,有些是近期利益,也有近期付出和遠期付出的問題,一下子也難馬上能統一。
記者就此欲向溫州經信委副主任游聚森求證有關重組的最新狀態時,游聚森表示,當前沒有新的情況,債權人的思想還沒有統一,包括銀行。如果一經媒體曝光,那可能里面還有新的矛盾會出來。當記者問及涉及的民間借貸資金時,游聚森將電話掛掉。
一條騙補的產業鏈
在調查月兔資金迷局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家電下鄉、節能惠民、以舊換新……這些原本意在刺激家電消費的國家政策,卻被家電企業紛紛鉆起空子。利用虛開發票、虛報能耗騙取國家節能補貼已經成為全行業公開的秘密,形成一條騙補的產業鏈。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曾在2011年2月聯合發文,稱溫州月兔等少數空調企業在高效節能空調推廣過程中,存在操作不規范、推廣信息不符合率較高等騙補問題。
近日,月兔經銷商阿輝(化名)向記者透露當年相關操作細節稱,月兔集團在經營過程中,利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一方法,騙取了不少國家節能減排補貼。
據記者了解,國家節能補貼僅有兩項:能效二級國家補貼300元,能效一級補貼850元。
而據熟悉月兔的業內人士稱,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月兔空調都是以前積壓的庫存。既然庫存沒有消化完,月兔又要想拿到空調的節能補貼,這其中少不了經銷商開具的虛假發票。
另一方面,這條騙補的產業鏈還在向下延伸。阿輝告訴記者,他曾看到過月兔集團在2010年給一位供應商虛開一張增值稅發票。發票的明細標注為空調器2套,每套100只,共200只,涉及金額大約有20萬。
記者通過多方查詢,找到了該供應商阿旺(化名),并看到相關發票。
據其介紹,月兔集團在中標國家家電下鄉和減排節能項目后,每銷售一臺產品都會得到國家給予的財政補貼。在這種情況下,月兔集團與其對接的業務經理往往會找上門來,提出要虛開一部分增值稅發票送給他們。阿旺回憶稱,月兔方面表示,這都是一些用不完的發票。
阿旺對記者說:“當時他們業務員找上門,說是老板的意思,要給我們開票,我們當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這個彼此雙方心知肚明的事情,指的就是供應商與生產商聯合起來騙取國家節能補貼。據其介紹,他手里的這張發票是專門針對領取減排節能補貼而開出的發票。月兔通過虛開發票,冒領國家節能補貼。而供應商則通過這些無中生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去認證抵扣,從中獲利。
阿旺表示,就其所知,還有其他經銷商也收到過這樣的“意思”。他表示,除了節能補貼外,月兔在申請國家家電下鄉補助的過程中,也做過類似的騙補行為,只是“數額相對比較少而已”。
另外,記者了解到,家電行業紛紛提高產品在家電下鄉信息系統中價格的潮流,月兔同樣沒有錯過。
中標家電企業與下游的經銷商共同分享家電下鄉政策刺激下的巨大市場,同時二者的利潤比例存在競爭關系。中標的家電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利潤分配比例,往往會在不高于限價的前提下,盡量提高給下游經銷商的批發價。而這一切都是以提高中標產品在家電下鄉信息系統中的價格為前提的。
針對三四級市場的月兔,據青島日日順空調采購總監徐軍表示,均價大概在兩千三四左右。
但記者從家電下鄉的官網查到,月兔在家電下鄉信息管理系統中顯示的最高限價都比平時銷售的價格高出許多。例如KFR-32GW型的兩款空調在家電下鄉信息管理系統中的最高限價顯示是3230、3280元。但在沃爾瑪出售的同款型空調顯示的是1846元。而且銷售人員對記者明確表示,這就是原價。
通過涉嫌提高產品價格,看似便宜的商品其實賣的比市場上的正價產品貴得多。月兔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與經銷商一起獲取了不少家電補貼。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