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在美國
郵件功能和鍵盤可以說是黑莓手機的靈魂,911事件后,黑莓手機的郵件功能一夜成名,并且為它增添了些許神秘色彩,甚至有人說FBI、黑客機密交流也離不開黑莓,黑莓的郵件功能似乎已經被神化了,這一服務很符合歐美人的使用習慣,歐美人都崇拜高端,高端人士就要發郵件。在歐美,黑莓手機得到許多“高端商務人士”的青睞,甚至成為一種時尚,“不拿黑莓手機,算什么商務人士啊?”。而且其運營模式也與許多手機廠商不同,除了硬件銷售以外,黑莓的郵件服務是其主要利潤來源。嚴格的說,RIM并不是一家單純的移動終端供應商,應該是一家“移動終端+服務”供應商。據IT商業新聞網記者了解,在中國,使用黑莓服務發郵件,每月要支付398元的費用,相對于美國人,中國用戶對398元的郵件服務費用更敏感。
黑莓9700信號測試:雙手接觸信號滿格(圖片來源:手機中國)
使用黑莓的人中流行這樣一句話:美國人上班用黑莓,下班用蘋果,這句話形象的道出了蘋果強大的娛樂功能,用戶普遍認為,蘋果不僅外表華麗,功能也很強大,相比之下,黑莓的價格比較低,個性比較強,更小眾一些,測試表明黑莓手機的信號很強大,有數據表明,黑莓在4頻段網絡(850/900/1800/1900),相對號稱信號最好的諾基亞手機信號要強20-30%但其發射功率(輻射)僅有諾的2/3(0.86w/kg)輻射值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標準(美國1.6w/kg、歐盟2.0w/kg),在通話質量和低輻射方面黑莓確實很有優勢。[NextPage]黑莓在中國
2010年6月,黑莓正式登陸中國,至今已經半年有余,iPhone問世后,智能手機的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而在激烈的競爭背后,眾廠商也看到了中國智能手機,或高端手機市場的潛力,而龐大的中國市場是所有手機廠商都不愿意放棄的。與iPhone相比,黑莓進入中國市場較早,但由于簡單粗暴的把商業模式在中國復制,哪成想這種高端的進口水果根本不符合國人的口味,這直接導致RIM“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現在來看,黑莓的勢頭與iPhone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不過,黑莓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近日,中國聯通計劃在今年5月17日之前完成對黑莓手機的引進工作。另據悉,中國聯通黑莓BIS業務的注冊頁面曾短暫測試上線。目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都引入了黑莓手機,并陸續向政企集團用戶和個人用戶提供服務。這意味著,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式打響黑莓手機用戶爭奪戰。其實,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已在黑莓上展開對決。除了針對政企集團用戶市場提供BES服務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先后在北京等地面向個人用戶開放黑莓服務。不同的是,中國移動使用的是2G版的黑莓手機,而中國電信推出的是3G版的黑莓手機服務。由于用戶體驗上的差距,目前中國移動黑莓業務很難與中國電信競爭。
如果剔除郵件功能,黑莓手機與iPhone等競爭產品相比,真的沒什么優勢和賣點,不過,RIM如果把郵件服務以免費或低收費的方式提供給消費者,則可以突出黑莓的優勢,或許能得到一些特定用戶的青睞。若只寄希望于高端用戶呢?沒有好玩的程序、由于用戶量太少BBM也無法短時間風靡起來,不便宜的資費,這一切看上去都那么不對勁。一個好消息是,中國的電信運營商黑莓終端的用戶,給予了等額的話費補貼。但是這樣能否為這家公司帶來更好的前景,還是很難判斷。歸根結底,它面對的是更愛發短信的年輕人,它的郵箱優勢很難會讓中國的年輕人更喜歡。業內人士認為,雖然iPhone產品在國內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與其齊名的黑莓手機在中國市場卻未必能復制這種成功,中國的手機用戶更依賴語音和短信方式的溝通,對黑莓賴以成名的pushmail買賬尚需一定時間適應。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