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至今年以來,因電熱水器產品質量不合格而被質監部門通報及引發消費投訴事件層出不窮,一些品牌企業以OEM方式做電熱水器導致產品質量難控是引發問題的本質,這其中,華帝就曾上過質檢黑榜。
華帝衛浴本部經理蔡向東近日接受中國家電網采訪時對上述事實并未承認,但他坦言,目前電熱水器業務在華帝40億左右規模的盤子里只有40萬臺、2億左右的規模,公司在這塊也未投入太大人力、物力、財力去做。
“我們在熱水器方面也算是專業品牌,畢竟目前燃氣熱水器增長很快,公司目前以及未來還是把更多資源和精力投放在燃熱開發與推廣上,電熱是順應市場潮流附帶做,目前已OEM為主”,蔡向東說。
不做專項投入,品質自然難控,那么,電熱業務在華帝整體業務架構里是否形同雞肋?華帝未來會否棄之?
蔡向東表示,用雞肋形容也不是很合適,電熱行業頭幾年確實增長飛速,這幾年行業進入瓶頸期,增長放緩,不過目前華帝電熱仍有20%的增長,公司沒有必要丟掉它。隨著能源緊缺問題突出,燃熱在未來幾年增長空間可觀。目前在華帝整體衛浴業務里,燃氣熱水器有60萬臺、5億的規模,此外有小比例的壁掛爐業務。
環顧目前電熱行業現狀,與華帝做法類似的一些品牌企業,由于主業不在于此,對電熱業務的定位若即若離,以OEM為主,市場占比不高。加之很多中小電熱水器企業以低價方式參與市場競爭,這導致電熱行業雖然維持增長,產品創新與結構調整卻緩慢。
“電熱水器從技術角度講,技術含量比較低,能源利用上,又是二次能源”,蔡向東說,對它的發展前景,公司高層并不看好。
自2012年開始熱水器行業受經濟降速、樓市調控影響,需求疲軟,增速減緩。然而電熱水器卻因其便利性份額仍增加到54.7%,燃氣熱水器的份額目前為43.1%,預計2013年電熱水器行業市場容量為2631萬臺,零售額達到390億,顯然,市場的盤子仍然可觀。
對于電熱行業來說,推動品牌競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加速產品結構調整等亟需企業破題。中國家電網近期對珠三角電熱水器企業走訪中就了解到,一些中小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從產品、研發、管理、品牌等多維度為轉型升級做新布局。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