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8日文章,原題:疫情暴發前撤出中國的公司仍然處于供應鏈的糾纏之中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全球制造業的一個核心問題:中國的影子投射得太長了,甚至那些已經將生產轉移到中國之外的行業也不能擺脫中國對供應網的控制。
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8日文章,原題:疫情暴發前撤出中國的公司仍然處于供應鏈的糾纏之中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全球制造業的一個核心問題:中國的影子投射得太長了,甚至那些已經將生產轉移到中國之外的行業也不能擺脫中國對供應網的控制。
一年半以前,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和中美貿易戰導致的更高關稅,一家內衣制造商在孟加拉國東部建了一個工廠。在這個工廠里,16名經驗豐富的中國主管督導著500名孟加拉國工人將肩帶縫制到胸罩杯上。但數周來,由于半數中國員工在家隔離,生產速度變慢了。“我們已經面臨著延遲”,工廠合伙人拉米茲·哈利德-伊斯拉姆說,“如果中國(供貨商)不能按時給我們供應原材料的話,事情只會變得更加糟糕。”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8年中國占全球貿易的1/3,超過德國、日本等出口大國。近年來,中國一直將產業政策重點放在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上。
資本密集度較低且更容易搬遷的服裝業是走出中國的第一批產業。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中國在全球服裝出口中的份額從2010年時的37%下降到了2018年的31%。然而在同一時期,中國在全球紡織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額卻從30%上升到了38%,紡織品用來制作服裝。生產紡織品是高度自動化的。
中國的布料被運往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用于勞動密集型的裁剪和縫紉,約占這些國家紡織品進口量的1/2到3/4。這些國家也依賴中國供應更多的復雜產品,如依賴高技能工人生產的拉鏈和扣件。
孟加拉國的工廠不能簡單地囤積布料及其他原材料,因為他們不知道買主需要什么樣的衣服款式。服裝業占該國出口的85%。孟加拉國成衣制造和出口商協會主席稱:“如果危機持續下去,我們將面臨一場無法應對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