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苛的質量保障
成就德國市場第一跑
“國門之內無名牌。要想成為世界名牌,必須在每個地方都成為本土化的國際化名牌。”海爾在創業之初就發出了中國企業界的最強音。25年前的“砸冰箱事件”砸出了海爾人嚴苛的質量意識,更成了中國家電史上里程碑式的烙印。
1992年,海爾毅然決定首先把冰箱產品出口到自己“老師”的家門口進軍德國市場。然而,要想進入德國這個具有眾多知名家電品牌的市場絕非易事:沒有嚴格的產品質量保證和超前的設計,就無人認可。當時,海爾冰箱已順利通過了德國的安全認證,但嚴謹的德國人依然把海爾的冰箱拒之門外。于是,海爾提出這樣的要求:把海爾冰箱和德國冰箱擺在一起,都把商標揭掉,德國經銷商挑中誰的,就經銷誰的。
問鼎高端市場
贏得歐洲消費者的心
2010年德國IFA展舉行期間,海爾展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物聯網家電、卡薩帝冰箱、三網智能電視等獨創性產品成為整個展廳的焦點。業內人士分析,海爾產品的智能化、綠色化、廚電一體化和家電藝術化的設計,深受歐洲消費者青睞,呈現出與歐洲高端品牌對壘高端市場的態勢。
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德國家電市場持續低迷,而海爾白電產品卻逆勢上揚。2009年9月,德國數據統計機構IFR對德國市場冰箱平均售價的監測顯示:占市場主流的冰箱平均單價為746歐元,海爾冰箱排在第三名,平均售價為855歐元,高出行業平均售價,名列德國主流冰箱售價前三甲。
“三位一體”創新運營
海外市場全面開拓
然而,海爾遠不止步于德國市場的成功,成為歐洲市場的當地國際化品牌,是海爾在歐洲的終極戰略目標。在此戰略目標的指引下,海爾開始打造“三位一體”的創新運營體系,已經全面進入了KESA、Media Market、Carrefour、Expert等歐洲主流渠道,帶有海爾LOGO的家電產品已遍布歐洲市場,這一切均得益于海爾“用戶至上創造需求”的理念。
為了能準確把握歐洲市場的需求,實現“出口創牌”的戰略目標,海爾在歐洲相關地區建立了貿易公司及制造廠,真正實現了“三位一體”的本土化經營。據世界著名的消費市場研究機構Euro monitor 2009年12月的市場調研數據,海爾品牌以5.1%的全球市場份額成為全球領先白色家電品牌。
從北京奧運會到上海世博會,再到世界杯,這些國際盛會見證了海爾穩健的全球營銷實踐。在今天的IFA展會,我們又一次看到中國品牌通過全球化布局,整合全球資源,打造一張張閃亮的“國際名片”。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