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深觀察人士指出,在上半年經濟大環境不斷下行背景下,中國彩電還能保持如此快速增長實屬不凡,而在銷量和利潤同步增長的背后,或可視為中國彩電產業成功轉型升級的結果。TCL就認為,其收入和利潤的增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要歸功于高端產品占比的提升。該觀察人士表示,傳統彩電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低利潤”的紅海市場,但以TCL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企業卻成功打破了市場原有格局,在繼3D電視、智能云電視之后,再次在4K電視這個高端產品領域占據絕對優勢,依靠進軍高端市場獲取了更高的產品溢價。
但事實上,中國彩電在推出這些高端產品之初,卻招來了不少非議。因為眾多輿論認為,OLED電視才是彩電的未來,其他只是過渡產品而已。這種觀點無疑也代表了日韓彩電企業當前的主流思想,從他們對OLED電視孤注一擲的投入以及對4K電視只做應付式對待,就可見一斑。該觀察人士也指出,因外資品牌在OLED電視上大舉投入而認為中國企業毫無作為更是一種誤解。據TCL透露,華星光電目前已在考慮建設一條8.5代生產線,生產OLED電視,長虹、京東方等也都在積極推動OLED電視的研發進程。
不過,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中國彩電在加速OLED電視研發的同時,緊緊握住了當前4K發展機會,搶占了4K產業發展的主導權。據奧維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彩電品牌已拿下中國4K電視市場近95%的份額,遙遙領先日韓彩電品牌。尤其是TCL4K電視,更是以明顯優勢大幅領先于其他品牌,其中在51—59英寸主流尺寸段,TCL第2季度市場占有率高達53%,穩居市場第一,遙遙領先市場第二品牌32個百分點。。
“日韓在3D、智能云、4K等彩電主流競爭上,普遍缺位,彩電產業已進入中國主導、外資跟隨的格局。“上述觀察人士指出,日韓品牌近年來對彩電發展方向的把握上,出現疑慮重重的現象,3D電視、智能云電視尤為明顯,4K電視同樣落后了一大截。該人士舉例稱,夏普直到今年7月才發布普及型4K電視,超大尺寸、超高售價幾乎還是三星、LG、索尼等品牌4K電視的標配,難以成為普通消費人群的選擇。
與日韓品牌在4K領域的遲緩不同,中國企業處處先發制人,成為推動4K電視普及的主力軍。目前,中國4K電視技術已十分成熟,其中高端機型已搭載了四核處理器和最新的Android4.2系統,可以實現最佳的4K觀看效果。TCL4K電視采用的獨創“2K轉4K關聯補償技術”,4K圖像提升效果高達90%,更是極大緩解了困擾4K產業快速發展的內容困乏難題。
而同樣重要的是,中國彩電企業還率先將4K電視價格拉到了普通消費者心理價位段。如TCL55英寸4K電視云晰E5690,已直降至8999元,徹底打破了4K電視價格壁壘。在產品推廣上,早在5月份,行業權威機構就攜手TCL,發布了4K超高清電視首個行業統一標準——《4K超高清電視選購標準》,對4K電視進行了全方位規范,促進了中國4K產業的健康發展。
“近幾年來,中國彩電表現有目共睹,既牢牢看準了趨勢,又勇于進取,表現得有勇有謀。”業內專家如此直言。不可否認,無論是3D、智能云還是4K電視,每一輪發展都面臨諸多考驗,如片源與應用不足、前期體驗不佳等,但中國彩電企業并沒有就此回避,而是用發展的眼光來解決這些前進中的問題。而與此相對反的是,外資品牌這幾年里在主流產品競爭中明顯缺位,這也為中國彩電全面上位提供了最佳時機。
隨著中國彩電全面上位,全球彩電原有格局被徹底打破,中國彩電實現了從跟隨者到主導者的蛻變。據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TCL首次超越夏普、索尼,躋身全球彩電業前三,同時海信、創維也都躍進前七,中國彩電無論是品牌還是產品都廣獲認可。與此同時,中國彩電品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其產品競爭力已逐步達到了世界頂級水準。因此,4K電視的成功,顯然并非一個孤立事件。而借助全面上位,中國彩電行業話語權也得到大幅增強,成功實現產業價值鏈的“上移“,并由此帶來了產品附加值和利潤的快速上升。
對于下半年度的發展,目前行業普遍持樂觀態度。業內人士認為,隨著4K電視迎來大爆發、智能云電視普及,中國彩電市場還將快速發展,而TCL也有望憑借在4K領域的絕對優勢,繼續領跑行業。
不過,目前也有行業專家擔心,OLED時代可能提前到來,中國彩電將重蹈以往被動跟隨的覆轍。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當前的中國彩電已今非昔比,通過近年來的全面上位,已建立了不亞于日韓企業的行業主導力與產品創新力,即使OLED時代提前來臨,以TCL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也有望在新一輪競爭中取勝。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