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看看美的2009年的表現:銷售收入960億元,在規(guī)模與體量上逼近海爾;美的空調在變頻這一細分市場超越格力。
針對何享健的三個遺憾,最先實現反轉與突破的是微波爐。4月3日,美的微波爐事業(yè)部負責人在南京高調宣稱:2009年內外銷2100萬臺微波爐,成為全球第一。相映成趣、耐人尋味,3月28日,2010年度格蘭仕中國市場年會召開,主題為“領袖的力量”,現場播放的形象片是《領袖之路》。
眾所周知,1998年以來,格蘭仕一直是微波爐業(yè)界的全球霸主。12年來,蜆華、LG、三星、惠而浦、三洋等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被格蘭仕頻繁、密集發(fā)動的價格戰(zhàn)打得一敗涂地、丟盔卸甲,美的微波爐也曾落得個報虧3000萬元的凄涼境地。
1999年美的染指微波爐至今,中國乃至世界的微波爐產業(yè)竟至演化為美的、格蘭仕的雙雄爭霸,期間,口水戰(zhàn)、價格戰(zhàn)、贈品戰(zhàn)、標準戰(zhàn)、渠道戰(zhàn)硝煙彌漫、暗戰(zhàn)兇猛。兩個企業(yè),壟斷了一個行業(yè),這在中國產業(yè)界實屬罕有。至今,美的、格蘭仕牢固地占據著國內微波爐市場95%以上的份額,可謂兩強對峙、超級壟斷。2009年,美的、格蘭仕外銷微波爐合計接近3000萬臺,可以說在數量與價格上掌控、決定著世界微波爐產業(yè)的走向與趨勢。
2009年下半年,美的投資15億元建設新的微波爐工業(yè)園,將微波爐的產能從2000萬臺提升至3600萬臺,及至2010年美的將擁有全球最大的微波爐制造基地。不爭的事實是,微波爐產業(yè)集中度高度濃縮,制造壟斷的傾向愈益顯著,全球銷售規(guī)模超過1000萬臺的微波爐品牌由以前的三家變?yōu)槊赖摹⒏裉m仕兩家。
“中國制造”的光鮮與繁榮,掩蓋不住產業(yè)的落寞與哀愁,穿越美的、格蘭仕對峙對撼的商戰(zhàn)圖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傷痕累累、深度憂傷的微波爐產業(yè)。
憂傷之一:殘酷的真相——有制造無品牌、有價格無價值。
在海外,中國制造的微波爐最低售價18美元,甚至更低。2009年,美的、格蘭仕外銷微波爐合計接近3000萬臺,表面上來看,這是一個讓人驚嘆的巨量數字。但是,如果我們追問一下,走向海外的3000萬臺微波爐有多少是自有品牌,又有多少是代工?這樣的問題足以讓美的、格蘭仕面紅耳赤。事實上,3000萬臺的外銷微波爐,90%以上是代工,10%以下是自有品牌。
2006年LG微波爐在中國市場爆出虧損,宣布淡出中國之后,逐步退出了低端機銷售,轉而在海外特別是北美市場加大高端機的的投放力度。過去的三年,LG微波爐的均價在持續(xù)提升,LG微波爐的品牌在持續(xù)升級。一款高端機,美的、格蘭仕的出貨價明顯低于LG,特別是在供應北美市場的大容量、吊掛式微波爐(OTR)方面,差距相當明顯。要知道,大容量、吊掛式微波爐最便宜的一款也要90美元,出貨價最貴的可以賣到300美元以上,而桌面微波爐的出貨均價只有39美元。
10年微波爐戰(zhàn)爭,格蘭仕依憑慘烈價格戰(zhàn)將LG“驅逐”出中國,以中國制造的名義搶占世界微波爐產業(yè)的制高點。這樣的戰(zhàn)績曾經一度被傳媒渲染為中國制造的驕傲與自豪。放眼向洋看世界,今天,我們會驚訝地發(fā)現,以中國制造著稱的美的、格蘭仕其實依舊身居世界微波爐產業(yè)的底層、末端。反觀LG,已然占據“微笑曲線”的有利位勢。
無論格蘭仕,或者美的,誰成為全球第一,這已經不重要,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妥善解決OEM的短期生存需要與自身品牌長期發(fā)展的敏感關系?走向海外的中國制造,如何真正以自有品牌的昂然姿態(tài)“走上去”?
憂傷之二:產業(yè)規(guī)模持續(xù)膨脹,產業(yè)增量穩(wěn)步遞升,微波爐產品的低檔次、低端化趨勢不可避免。
三星、三洋、海爾等著名品牌先后淡出微波爐行業(yè)之后,微波爐產業(yè)國內市場的容量曾經連續(xù)5年徘徊在800萬臺上下,難有遞進、不見成長,消費規(guī)模的下降令微波爐企業(yè)價值停滯的事實現出原形。10年價格戰(zhàn)洗禮,中國的微波爐曾經瀕臨非主流的困境與險地。
2008年,就全國市場而言,微波爐內銷突破1000萬臺;2009年,微波爐內銷突破1300萬臺;2010年,這個數字將有望達到1500萬臺。這一切,皆拜農村市場所賜。
格蘭仕微波爐中國銷售公司總經理梁紅生告訴搜狐財經,“2009年內銷800萬臺”,美的微波爐方面披露的數字則是內銷550萬臺。數字顯示,2009年國內微波爐市場的容量1300萬臺而已。由此可見,格蘭仕、美的,必有一方的數據失真。綜觀國內微波爐市場,50%左右是499元以下的低端機,35%是499—999元的中端機,15%是千元以上的高端機。低價、低端,仍是國內微波爐產業(yè)的主基調。
2009年,美的內外銷2100萬臺微波爐,但總體銷售收入只有區(qū)區(qū)65億元,平均下來每臺微波爐300多元而已,至于利潤率,更是羞于提及。日前,美的向國內市場推出了標價1萬元的高端微波爐。固然,這樣的行為象征意味大于實際意義。但是,微波爐產業(yè)與產品的升級,卻是美的、格蘭仕必須直面的難題。對于中國的微波爐行業(yè)發(fā)展建設而言,在市場容量800萬臺未成為噩夢之前,仍舊可以充分預想其未來巨大的發(fā)展空間,急切推進消費引導、農村市場普及、產業(yè)鏈利益分享等諸多事項的建構和完善。如果繼續(xù)沉迷于血拼價格戰(zhàn)單純放大市場規(guī)模,錯過或者漠視消費者教育、市場培育的必要性,中國微波爐產業(yè)的理性建設進程恐怕又將推后。
憂傷之三:“邊緣核心化”之后的“核心邊緣化”。
10年前,微波爐是家電中的“奢侈品”,售價普遍是千元左右。2004年之前,微波爐依然是家電賣場、家電銷的寵兒。2004年之后,微波爐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微波爐越來越邊緣化。電磁爐、電飯煲、豆?jié){機,這些“小家電”早已搶走了微波爐的人氣與風頭。
早年間,格蘭仕、美的都曾以極度出位的方式走極端,自然不可避免地落入陷阱:以消滅對手、強化市場占有為導向,對市場占有率非常關心,但是缺乏前瞻性,沒有立足未來設計當下。美的、格蘭仕,應該在追求銷售數量、銷售質量方面做出理性決斷。
我們注意到,美的正在著力推動“雙高戰(zhàn)略”;格蘭仕則破天荒地斥巨資在央視推廣“全能微波爐”。不難看出,美的、格蘭仕,均在以實際行動賦予邊緣化的微波爐產業(yè)更多新型價值主張。只有主動的消費引導與市場擴張,才能讓微波爐制造企業(yè)改善、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美的、格蘭仕的挑戰(zhàn)與艱難在于,如何在個體突破、協同實踐中平滑過渡、舒緩僵局。美的、格蘭仕,應以坦蕩蕩、負責任的商業(yè)新思維謀求廣泛而普遍的共識,從而將微波爐產業(yè)導入健康可持續(xù)的坦途。
從微波爐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而言,倘若增長模式、競爭方式不發(fā)生根本性改變,微波爐企業(yè)的基本戰(zhàn)略走向就必定會進一步向價值貶損、產業(yè)邊緣、消費遺棄的方向偏轉。誰是全球第一,不再是惟一,贏得消費者才能將競爭優(yōu)勢保持恒久。美的、格蘭仕“主控”的世界微波爐產業(yè),需要的啟動新一輪利己利人的文明生長,而非重復、延續(xù)過往的野蠻生長。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yè)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