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誕生了很多天文數字——淘寶系的總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191億元、京東商城的銷售額超過了25億元、當當的銷售額超過了1億元,其他電商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斬獲。
其實,被吹得玄而又玄的“雙十一電商盛會”,不過是熱愛搞節日促銷的淘寶,在一次次試錯中找出的高效突破口。自2009年起,淘寶的反復PR導致其他電商必須跟進,于是“雙十一”也就成了電商行業的重頭戲。
“雙十一”受到淘寶青睞有這么幾個原因:1.服裝鞋帽是淘寶交易量的絕對主力,年末三個月的冬裝銷量占全年服裝銷量一半左右;2.12月的圣誕節是傳統線下商家大促時節,媒體對互聯網的獵奇導致大家誤以為淘寶已可秒殺傳統商家,為了避開商戰,電商促銷必須選在12月之前;3.年末時商戶將與淘寶平臺簽訂下年合同,淘寶要讓它們懂得順者昌逆者亡。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此時網購無非就是圖便宜和方便,“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誰都懂,甚至還有不少人就是把釋放購物欲望的場所從線下挪到了線上。所以,什么秒殺不到、什么虛假促銷、清理庫存、以次充好、物流延遲、圖貨不符……統統都是浮云。
所以,“雙十一”火爆背后的力量,一方面是苦心經營多年摸索出了利益最大化范式的電商,另一方面是被微博文宣打動、寧愿收不到貨也要圖便宜的消費者。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