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擁有產業鏈優勢,三星所倚重的智能手機業務也不可避免地陷入頹勢。
“你應該把這臺三星手機換了。”7月10日,蘋果CEO蒂姆·庫克在接受彭博社記者采訪時,毫不客氣地指著對方的手機說。
兩天前,三星電子公布了一份并不樂觀的業績預告:2014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銷售額約515億美元,同比下滑約10%;利潤約71億美元,同比下滑約25%。三星電子已經歷了連續三個月的下滑。
頗為罕見地,這份業績預告后還附有利潤下滑的原因,三星電子將責任主要歸咎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緩慢以及來自中國手機制造商的挑戰。
日益嚴峻的外部競爭環境確實是影響三星電子業績的一個因素,但更本質的,應是其自身問題。
“三星電子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還是Galaxy S系列和Note系列的吸引力在下降。”一位中國智能手機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三星電子目前利潤結構過于單一。今年第一季度,手機業務的利潤占比高達76%。而四年前,這個數字僅為25%,彼時,其利潤主體是面板、半導體與家電三項。
如今,三星電子的興衰幾乎完全由手機一項業務決定。2012年第三季度,Galaxy系列銷售超出預期,利潤達到72.8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00%,連續一年打破最高利潤紀錄。然而,從2013年第四季度開始,這樣的好消息再也聽不到了。
三星手機的崛起,最初得益于其快速迭代的“機海”策略。在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傳統手機巨頭隕落,黑莓、HTC等品牌業績也不斷下滑的情況下,全面覆蓋各系統、各尺寸的策略,使三星能夠快速占領智能手機市場,甚至與蘋果分庭抗禮。
但三星手機每一迭代產品卻鮮有革命性的創新,只是在后蓋、屏幕大小和處理器上進行一些調整—在面對更多選擇時,這些“微創新”并不足以吸引用戶。
三星最大的優勢在于其掌握了一條近乎完整的手機制造產業鏈,這不僅可以節省成本,也使它能夠早于競爭對手使用自己集團生產的更先進的元件。
“但這兩個方面的優勢在Galaxy S5上并沒有很好的體現。”上述業內業人士表示,“其價格沒有太大優勢,也沒有太明顯的新技術體現。”中國市場上,Galaxy S5售價為5299元。而對價格更為敏感的中低端市場上,與中國手機制造商相比,三星手機價格更處于競爭劣勢。
最重要的是,三星始終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生態系統,搭載其自主系統Tizen的手機Samsung Z更是一再“跳票”。雖然蘋果近年也因在硬件上的創新乏力而飽受爭議,但憑借在系統、應用與數字服務等方面的生態整合,其用戶黏性及利潤并沒有太大波動。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稱,使用三星設備的美國用戶在三星自主開發軟件上花費的時間只有7秒。在中國,由于三星應用商城缺少本土應用,多數三星用戶選擇 第三方應用商店。有消息稱,小米MIUI系統近700萬的“刷機”用戶,基本都是三星手機用戶。
市場需求減緩加上產品本身吸引力不足,迫使三星開始通過一些促銷手段提高出貨量。例如在美國,用戶通過運營商Verizon購買Galaxy S5可以買一贈一。但這些舉措會進一步拉低三星的利潤。而今年下半年蘋果iPhone 6的上市,也加大了三星挽回頹勢的難度。
今年4月,Galaxy S5發布當天,諾基亞官方賬號在Twitter上寫到:“Not the SAMEsung”,揶揄三星沒有創新。而受到已隕落的昔日巨頭的嘲笑,對三星來說,實在是一個不祥的隱喻。
今年4月發布的Galaxy S5并沒有體現出三星的產業鏈優勢。(來源 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