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與阿里的“雙11”大戰最終從隔空叫板變成短兵相接。針對日前風傳的電商平臺脅迫商家“二選一”站隊問題,京東昨日發布公告稱,已向國家工商總局實名舉報阿里巴巴集團擾亂電子商務市場秩序。阿里對此回應稱,京東在轉移話題。電商平臺的競爭已到了空前的激烈程度,在瘋狂的價格戰下開始爭搶優質商戶資源,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傳統商業競爭模式。而在電商巨頭的交戰中,受損最多的將是中小型商家。
實名舉報 脅迫商家站隊
在多次提及“友商”脅迫商家站隊之后,京東最后點出了阿里的大名。
昨日晚間,京東發布公開信表示,近日不斷接到商家信息,反映阿里巴巴集團在“雙11”促銷活動中脅迫商家“二選一”。京東強調,有商家表示,阿里巴巴向該商家傳遞的信息是:如果參加天貓“雙11”主會場活動,就不允許參加其他平臺“雙11”主會場活動,對于已經和其他平臺達成合作意向的,則要求商家直接退出。京東認為,這是典型的店大欺客行為。
對于京東的公開舉報,阿里方面并不以為然,該公司相關人士回應稱:“天貓品質更真、服務更好、價格更低、物流更快,是企業實力的自然結果。任何競爭都要直面現實,不要轉移話題,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中原因。”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知名IT律師趙占領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如果阿里對商家有“二選一”的要求,會和商家簽署書面協議。京東若能提供相關協議即可證明阿里擾亂電商市場秩序,或者提供相關證據證實有商家因參與非天貓平臺的“雙11”活動而受到阿里的處罰,如屏蔽流量、屏蔽頁面、關閉賬號等,可證明阿里擾亂電商市場秩序。
公開交火 殺雞儆猴
這一輪爭鋒起源自10月29日京東的一份聲明。聲明中稱,清退男鞋品牌木林森并永久不再合作,“隨著‘雙11’臨近,部分國際、國內服飾品牌商家被某平臺施壓,要求品牌商家不得參與包括京東在內的其他平臺的促銷活動,即便已經上線的活動也需撤掉”。
隨后,木林森以“誰在實施霸權?誰在觸及商業底線?誰在侵害消費者權益?”這樣“三問”的形式給予京東強硬回應。木林森表示,“有權根據自己的商業判斷,做出正常的商業選擇,在不違背合同的前提下,自主調配貨品比例和貨品類別是我們的權力,京東無權干涉”。
木林森電商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該事件已由集團層面處理,對此事暫不做回應。
有分析人士認為,京東公開宣布清退木林森大有殺雞儆猴之意,“京東也是在給其他品牌商施加壓力”。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綾致集團旗下的女裝品牌ONLY在天貓開設的旗艦店參與了“雙11”預售,促銷活動豐富,而在京東的旗艦店則不參與“雙11”活動。綾致集團旗下另一品牌VERO MODA雖在天貓和京東都有促銷,但京東旗艦店10月30日至11月12日暫停上新。北京商報記者致電綾致集團中國子公司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公司決策,具體原因不方便透露。優他國際時尚品牌投資公司總裁楊大筠對此表示,天貓和京東在商家資源的競爭已持續多年,特別是鞋服品牌,兩家平臺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搶奪資源 小品牌很受傷
長期價格戰下,電商行業價格已探底,如今的糾紛與當年傳統商超賣場的品牌爭奪極為相似。全行業已無技術壁壘,“挾品牌以令消費者”成為競爭武器。
億邦動力網首席知識官葉志榮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由于電商技術門檻的降低,行業競爭模式出現向傳統零售競爭方式的倒退。“像以前的家電賣場國美蘇寧就是這樣,你這個品牌進入國美就不能去蘇寧。”葉志榮認為,這種競爭模式說明天貓、京東這種平臺電商漸漸變成了另一種傳統渠道。
面對兩大巨頭的競爭,渠道有限、缺乏話語權的中小型商家往往損失最大。如木林森只能“二選一”,不僅“雙11”備貨計劃被打亂,長遠來看,品牌也喪失了多渠道發展的機會。而像綾致集團這種實力雄厚的大型品牌商,則不完全受制于平臺的約束。“如果擁有幾個大的主力渠道,那就不是平臺選商家,而是商家選平臺了。”葉志榮表示。
實際上,長期以來阿里和京東一直都在進行博弈。去年阿里和京東先后赴美上市,受到美國投資人關注,因此雙方對今年“雙11”更加重視。
“此外,如今消費者已從單純關注價格向關注優質品牌轉變,因此優質品牌在哪兒,消費者就在哪兒。”葉志榮說。近來,阿里、京東都通過與國際零售巨頭合作等形式引進了眾多優質國際品牌。(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