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歷經一個月的探采訪發現,價格上能抵3臺普通機子的智能電視,所謂海量應用其實只有幾十個能用,所謂的語音功能根本“不聽話”,連換個節目都要比以前多花一倍的時間。與其花一萬元買臺“四不像”,不如買臺4000元的普通電視來得靠譜。
9月1日即將實施的《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將對這些電視測測“智商”。專家認為,按照新標準,能算“聰明”的智能電視幾乎為零。
商場熱賣的智能電視,其實又貴又笨
來自杭州國美電器的數據表明,今年6月上半月,國美彩電銷量是4000臺,其中智能電視占了4成。
但網絡上對智能電視的質疑從未停歇過。網友說,“現在都是偽智能,反映遲鈍,幾個遙控鍵都把自己繞暈,動不動就卡殼……”
記者歷經一個月的采訪,試用了多個品牌的主流智能電視后,發現的確“不太靠譜”。
1、語音功能只是噱頭。在長虹的體驗區,雖然宣傳手冊上花大篇幅描述“CIRI語音系統”,但銷售人員拒絕記者測試,他的理由是“你發音不夠標準,它聽不懂,且賣場太吵,基本是識別不了的。”
2、操作起來很費力。海信智能電視上的“割繩子”游戲,記者用遙控器割了5、6次都沒成功。工作人員說這種定位不精確的情況很常見;長虹工作人員重點推薦的體感游戲,從打開到進入游戲,整整花了10分鐘;而創維云電視的“云搜索”,演示了好幾分鐘,連影片名字都沒出現。
3、海量應用不海量。創維云電視號稱有海量應用,但工作人員說,大部分軟件不是為電視機開發的,屏幕會不適應,很有可能“憤怒小鳥被拉寬成了憤怒小豬”。“云搜索電視上用QQ聊天時,輸入那個別扭啊,爸媽還在邊上盯著……”杭城互聯網人士王鐘雄說:“不是為電視機場景開發的應用,根本不是智能電視應用。”
目前大部分智能電視都標價在萬元以上,而同尺寸的普通電視機價格只要4000元左右。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智能電視機的智能功能其實成本約800元,一個高清播放器基本就能實現。
9月開始,電視機都要開始測智商
今年9月起,我國首部智能產品標準《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將正式實施。《通則》將根據電視機的性能打分,并評定“智商”等級,共5級。和節能標準一樣,“智商”等級也將標識于產品明顯位置。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目前的智能電視都算不上“聰明”。
侯宏侖是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的老師,也是智能電視機早期的用戶之一,目前家里就有三臺智能電視機。“現在大多的智能電視都只是一個安卓系統加一塊屏幕,區別不大。”侯宏侖說。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家電專家陸刃波曾在公開場合指出,2010年底至今,國內市場涌現了一批偽智能電視,消費者應對這些產品說“不”。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