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移動互聯網應用還屬于“鏡中花,水中月”,只見其形,不見真身。
后來,微信帶著騰訊帝國的霸氣和企鵝的親和力橫空出世。如今,微信成為國內移動互聯網應用中最具潛力的應用。
“騰訊威脅論”無可避免地再次被提出,尤其多位電信運營商高管在公開場合談到,微信對運營商產品的不利影響已經非常明顯,對此,馬化騰首次通過《中國經營報》做出至今以來最詳細的直面回應。
《中國經營報》:最近運營商抱怨說,微信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騰訊怎么看這件事?
馬化騰:關于運營商的問題,也是近期的熱點,事實上這在全球都是熱點。我也在很多場合說過,這是大勢所趨,未來一定會走向合作這樣的方式。
比如說我們在微信里面發語音消息,包括在朋友圈里發,都已經形成一個社交網絡了,更不要說之后再疊加的開放平臺,各種用戶的應用,這些與運營商的內容完全不重合。所以說,用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去簡單比較和談所謂的替換,是不太準確的。
另外,微信其實也大大地增加了數據流量,如果沒有這樣的應用的話,用戶不會有很大的動力和剛需。比如,用戶要看朋友圈的照片,但照片要很大的流量,如果沒有這個需求,說不定用戶原來的數據套餐也就夠用了,但現在可能就有更大的流量需要。這其實是在增加運營商的數據流量,是從語音轉向數據為主的大趨勢。
《中國經營報》:但不可否認,騰訊微信與電信運營商還是存在一些功能競爭的業務,未來騰訊如何協調與運營商的關系?
馬化騰:我覺得慢慢大家都會認識到這其實是雙贏的。當然,確實需要運營商投入不小的成本,比如:要搭很多的基站,因為以前話音和不算太多的短信對基站、基礎設施網絡壓力的承載還不算太大,或者說原來的基礎是按照這種模式設計和采購的,現在運營商的數據流量增加太大,運營商的網關、基站信令的資源就會不夠用,運營商現在需要優化這些基礎設施,否則甚至會影響到電話都打不通了。
用戶需求放在這里,運營商也在拓展數據業務,真的有需求來了,其實應該更高興、更需要增加建設。
但也應該認識到因為建設成本高,如果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就會發現這個資費還是挺貴的,一開始運營商在推動數據的時候都在送流量,現在送不起也不敢送了,更不要說不限流量了。
所以,我們這次在人大議案里建議,建立良好的城市通信基礎設施。就跟修馬路一樣,很大的一部分應該由國家承建,運營商單獨來承擔的話的確壓力很大。相當于一個城市現在的馬路,如果要由一個公司來承擔的話,就只能一出門就要收費了。未來的趨勢應該是,對騎自行車或走路的人不應該收費,開車的從油費、養路費里收費,如果需要上更快的路,就收高速公路費。未來通信行業也應該是這個路徑。最基礎的設施建設工作,應該一部分由國家承擔,剩下一部分由企業承擔,這樣才比較合理。
《中國經營報》:微信未來會不會獨立上市,預期時間是多久?
馬化騰:其實微信跟QQ的關系非常密切,首先它一開始就是把QQ用戶導過去的,目前絕大部分的微信登錄是用QQ號和密碼,微信的用戶絕大部分還都是QQ的用戶群,只是它的體驗在手機中升級了。
所以,微信是跟整套騰訊的體系、網絡息息相關的,包括它的游戲研發也是我們原有的團隊來承載,它們之間是充分融合不可分割的,所以不存在什么獨立不獨立上市的問題。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