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海因斯最近承認,RIM可能被迫對外許可其平臺,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以這種方式改變業(yè)務模式是不可能的。退市后,RIM可以刮骨療毒,剝離非核心業(yè)務部門,規(guī)模更小,但更強大。
騰訊科技訊(晁暉)北京時間8月8日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英國《衛(wèi)報》(The Guardian)網(wǎng)站昨天載文稱,要想采取部分激進措施,例如專注于盈利能力較高的軟件和服務業(yè)務,RIM就需要退市,因為上市公司要以這種方式改變業(yè)務模式幾乎是不可能的。
以下為文章全文:
過去數(shù)周,我們看到過許多有關RIM未來的“好消息”,它們都或明或暗地與蘋果進行了比較。上個世紀末,蘋果曾處于破產邊緣,仍然成功地復興,目前,RIM的狀況不如蘋果當時糟糕。與當時的蘋果不同的是,RIM不需要輸血,用RIM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 Heins)的話說就是,“黑莓平臺仍然在增長,我們曾創(chuàng)下一款手機銷售4500萬部的輝煌。”RIM將迎來蘋果式的復興,并更好地“生存下去”。
目前的RIM與1997年的蘋果存在許多不可比之處,以下我們將逐一說明。
第一,環(huán)境和市場。在“黑暗的日子”里,蘋果面臨Windows PC一枝獨秀的局面,Windows市場份額達到95%,不存在可與之匹敵的第二種平臺。微軟對蘋果投資1.5億美元,承諾繼續(xù)為Mac開發(fā)軟件,出手拉了蘋果一把。但微軟出手救蘋果有自己的小九九,作為條件,蘋果要撤回對微軟的侵權訴訟。通過“輸血”使蘋果活下來,微軟在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調查中獲得了印象分。
15年后的今天,智能手機領域不存在一家獨大的壟斷力量。Android和iOS之間的爭斗如火如荼,微軟的Windows Phone也在虎視眈眈。目前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更為激烈,蘋果、三星、華為、中興等公司“殺得昏天黑地”。
第二,生態(tài)系統(tǒng)。諾基亞首席執(zhí)行官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曾指出,智能手機領域的平臺戰(zhàn)已經演變成全面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大戰(zhàn)。要重新加入戰(zhàn)局——更不用說恢復CrackBerry的輝煌了,RIM明年必須提供與對手相當,甚至更好的內容和服務。
這不僅僅是應用商店。應用商店已經是RIM面臨的一道難關,因為開發(fā)者不愿意支持有問題的平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用戶喜歡娛樂、導航,以及在他們的設備和云服務之間實現(xiàn)同步。
在早些時候接受《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采訪時,海因斯稱BB10操作系統(tǒng)將支持“真正的多任務,能在汽車導航、娛樂和游戲系統(tǒng)上運行”,他提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黑莓將能連接“為日常生活提供基礎服務的嵌入式系統(tǒng)——其中包括停車計時器、車載計算機等”。海因斯甚至指出,RIM的任務是,“開發(fā)一個全新的計算平臺,以人們認為不可思議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
這聽起來是一個宏偉的目標,但有些模糊。RIM如何做到與競爭對手與眾不同,甚至更好?
第三,技術團隊。1997年重返蘋果時,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帶來了NextStep的團隊,例如阿維·特萬尼安(Avie Tevanian)、伯特蘭德·塞利特(Bertrand Serlet)和斯科特·福斯塔(Scott Forstall),他們組成了一個志趣相投、天才的計算機科學家團隊,目標很清晰:用現(xiàn)代化的操作系統(tǒng)取代老朽的Mac OS。蘋果最終開發(fā)出了OS X。
RIM 2年前收購了QNX。RIM面臨的問題是,兩家公司的技術團隊能真正融合嗎?能夠在明年初前完成需要完成的全部任務嗎?
最后,領導力。將1997年的蘋果作為公司的模型會導致許多頗具挑戰(zhàn)性的比較,其中之一是,海因斯的領導能力能與喬布斯媲美嗎?這種比較與智商無關,而與精神、鼓動性等因素有關。
回歸蘋果時的喬布斯在Pixar取得了商業(yè)上的成功,NeXT盡管在商業(yè)上不夠成功,但擁有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相比之下,海因斯是RIM內部人員,是RIM自2007年以來所出現(xiàn)問題的一部分。
海因斯最近承認,RIM可能被迫對外許可其平臺,“要發(fā)布BB10,我們可能需要將它許可給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更好的公司”。
但是,對外許可平臺的策略可能不會奏效。許可沒有能夠拯救Palm,也沒有能拯救諾基亞的Symbian。蘋果1995年曾將Mac OS許可給PowerComputing和摩托羅拉,也沒有獲得成功。Mac兼容產品的價格低于蘋果產品,蠶食了蘋果的利潤。喬布斯1997年中止了許可業(yè)務,盡管最初遭到批評,但后來被證明是正確的。
有這些前車之鑒,海因斯怎么會認為兼容產品不會使RIM被迫降低產品價格,利潤遭到蠶食。黑莓Messenger可能深受用戶喜愛,但它面臨著iMessage等支持多種設備的免費即時通訊服務的競爭。
RIM將何去何從?退市是一種可能的選擇。如果決定對外許可其軟件,RIM硬件業(yè)務營收流失的速度將快于軟件許可業(yè)務營收增長的速度。為了開辟新的營收源,RIM將放棄一個現(xiàn)有的營收源。
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以這種方式改變業(yè)務模式是不可能的。股東可能會看好這一長期戰(zhàn)略,但一旦喝彩停止,他們會拋售RIM股票。如果RIM要采取一些激進措施,例如專注于軟件和服務,就需要考慮退市。目前,RIM市值不足40億美元,現(xiàn)金儲備超過20億美元。董事會和管理層可能與一家私募投資公司合作,從股東手中買下RIM。
退市后,RIM可以刮骨療毒,剝離非核心業(yè)務部門。盡管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卻是不可避免的,RIM面臨兩種選擇:失去公司的一部分,否則會很快失去全部。
從理論上說,復興后的RIM規(guī)模更小,但更強大,只保留盈利能力較高的軟件和服務業(yè)務。
這一模式對RIM奏效嗎?我認為這一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鑒于RIM市值較低,而且私募投資公司并不缺乏資金,如果這一模式有吸引力,已經有多次嘗試了。潛在的投資者肯定在考慮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如何與免費軟件競爭?在Android免費的情況下如何依靠對外許可軟件創(chuàng)收?
不幸的是,可供RIM選擇的方案并不多。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wǎng):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yè)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wǎng)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