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題1 頻譜緊缺
盡管頻譜資源短缺是伴隨LTE及4G發展的長期矛盾,但TD-LTE及后續演進的頻譜需求將面臨比FDD更加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在低頻段領域,至今TDD的空白狀態,將成為TD-LTE及后續演進的技術發展和實現國際化的嚴重障礙。
■專家分析
目前,國際頻譜劃分中TDD方式的頻譜資源比較匱乏,主要將TDD定位在FDD補充的位置上,使TDD頻譜分配一直處于弱勢地位。目前FDD與TDD己有頻譜的比例約為5.6:1。在我國這一數據為1.9:1。更為嚴峻的是在低頻段領域TD處于空白狀態,進一步拉大了與FDD的差距,形成TD-LTE國際化的重大障礙。1GHz以下(P頻段)優質頻譜極大地推動了全球移動通信的發展,但至今在全球范圍內尚沒有為TDD分配該頻段的資源。
ITU明確的1GHz以下用于IMT的頻段主要為450~470MHz和698~806/862MHz。當前,國際上針對450~470MHz的7種規劃建議方案全部用于FDD,并且已被ITU草案報告R.1036采納。雖然我國在ITU-RWP5D第五次會議上提交建議增加兩種劃分方案:既有將450-470MHz全部作為TDD模式的方案,也有將FDD與TDD平分秋色的方案,但該建議尚未被ITU采納。所以,TD-LTE如使用450-470MHz頻譜,在國際上可能處于孤掌難鳴的境地。
對TD-LTE更為重要的是698~806/862MHz頻段(數字紅利頻段)。對于此頻段美國2008年初已完成了規劃和拍賣,開始將部分頻段用于FDD寬帶移動業務,其頻率規劃已經被ITU草案接納。歐洲也在推動基于美國的FDD規劃方案,完成對790-862MHz頻段的規劃,近期英、德、法、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已開始拍賣,而亞太地區國家尚未形成區域性方案。可見,國際上在700MHz低頻段領域TDD處于非常弱勢的地位,前景并不樂觀。但是,低頻段頻譜對于TD-LTE以及后續演進卻極為重要,因為使用2GHz及以上的頻段,限制了單站覆蓋能力的提升,使廣域覆蓋的建網成本居高不下。同時,頻率的多寡及優劣也會成為影響產業界對TD-LTE及后續演進投入的重要風向標。這種頻率分配的不均衡性已經構成了對TDD技術和未來市場發展的限制和制約,嚴重影響了TDD的發展和普及,特別是不利于吸引更多的國際力量壯大TD-LTE陣營。
因此,積極推動TDD獲取低頻段頻譜,既是提高TD-LTE網絡能力的需要,也是推動TD-LTE產業發展壯大,加快國際化進程的需要。令人欣慰的是,在2010年10月舉行的ITU-RWP5D第九次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明確支持將700MHz頻段用于TDD技術,以表明中國支持TD發展的立場。針對這一“黃金”頻段,亞太電信組織共同提交了兩種方案:或全部用于TDD技術,或全部用于FDD技術,原則上LTE-Advanced和802.16m均可使用,ITU已接受了這兩種方案,但最終方案尚未確定。
難題2 終端芯片及測試儀表
對芯片的基帶/多媒體/射頻一體化的需求已成趨勢,同時終端價格不斷下降,對于芯片環節的成本壓力也越來越大。可以說,對于TD-LTE而言,整個產業鏈的最大難點還在于終端芯片環節。在TD-SCDMA的發展進程當中,終端芯片就被視為其難以突破的瓶頸。如今國內TD-LTE規模技術試驗想要實現融合、創新與國際化的發展思路,終端芯片的成熟度還明顯不足。鑒于TD-SCDMA芯片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不論是中國移動(微博)還是產業鏈廠商,都已提前進行TD-LTE芯片的研發。截至目前,已有17家芯片廠商投身TD-LTE產業,但僅有海思、創毅視訊和Altair三家通過測試。
■專家分析
在TD-SCDMA的發展中曾經被稱為“瓶頸”的終端芯環節,技術難度相對較大。高集成度等特性,使芯片研發不能像整機設備調配那樣進行快速反應,從設計方案到系統聯調的周期通常需要半年甚至更久,而可以預見的、未來“2G/3G/4G混合組網模式”的長期存在,又對終端芯片支持多技術、多頻段、多業務以及多種數據速率等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此,我們建議政府和運營商繼續并投入更大力度鼓勵廠商加大投入,抓住智能終端芯片,發展多模和以40nm為代表的高工藝;同時,推動終端設備制造商、芯片廠商、操作系統廠商以及系統廠商的聯測聯調。
在測試儀表環節,TD-LTE產品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測試已經可以實現,但有兩方面仍需加強。一是要加強網規網優測試工具,TD-LTE網絡是多網并存,其組網難度加大,網絡規劃和網絡優化的測試工具非常必要;二是要加強業務仿真測試儀表和系統,針對不同業務類型和不同用戶行為習慣,進行深度業務仿真和業務性能測試。
難題3 同頻干擾
在規模試驗第一階段已經對系統設備性能、核心網、無線網等性能進行了測試后,TD-LTE組網成為下階段試驗關注的重點。系統及規劃仿真顯示,同頻組網頻譜效率高于異頻組網30%~70%,因此目前TD-LTE規模試驗網的測試驗還主要是基于同頻進行,同頻組網需要在小區間干擾協調,保持邊緣速率在一定程度的下降等方面還要做進一步的研究工作。
■專家分析
規模試驗網雖然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結論,但是關鍵的無線網測試特別是組網能力還沒有完成,建議同頻組網能力作為測試的重點內容之一。從TD-SCDMA建設經驗來看,如果組網技術這一關不過的話,是難以把一個標準,一個設備形成可運營的網絡。
同頻組網的成敗將關系到TD-LTE組網的成敗,是第二階段規模試驗重點的考察內容。同頻組網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在小區邊緣的一些性能下降到什么程度,利用率能夠降低到什么程度,這方面需要做進一步的考察。產業界應進一步加強干擾協調和干擾抑制算法的研究,進一步提升同頻組網性能的指標,建設一個高效優質的TD-LTE網絡。
對于室內外組網方案,盡管室內外同頻組網有頻率利用率高,頻率部署靈活等優點,但也存在室內外同頻配置會引起室內外重疊覆蓋的局部區域網絡容量、覆蓋質量下降,從而影響用戶感知等確定,況且中國移動已分配了用于室內的E頻段。基于對同頻、異頻組網的優缺點分析,主要考慮目前中國移動E頻段使用限制,建議TD-LTE室內外之間采用異頻組網方案,即室內使用E頻段,室外使用D或F頻段同頻組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