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使電信和聯通低頭認錯的勢頭表明,政府終于拿出一點大股東的樣子來了。
這是一個積極的訊號:電信和聯通認錯了。
第一宗涉及大型國企的反壟斷案很可能和解。兩家上市公司同時發布聲明稱,已向發改委遞交了停止調查的申請,并承諾將“認真整改”。它們的誠意包括:將大幅提升光纖接入普及率和寬帶接入速率,電信還提到在未來五年把公眾用戶上網的單位帶寬價格下降35%左右。
說起來,這場反壟斷案的興起有點微妙,少不了部委間爭斗的嫌疑,而兩家大公司還算識趣,在股價跌得慘烈、獲罪及付出巨額罰款之前,先低頭認錯。
雖然具體的整改方案還未公布,但用戶已然得了些實惠—在發改委剛剛展開反壟斷調查的幾天后,這兩家公司就立刻免費升級了北上廣的帶寬。最先受益的是上海電信的部分用戶,他們在一夜醒來后發現網速翻了10倍。
中國的網民終于有盼頭了嗎?拿高價錢上慢速網的歷史即將結束?
顯然說這話還早了點,但我們至少看到了一個好的勢頭—政府終于拿出一點大股東的樣子來了。
政府是國企的出資者和監管者,通過國資委代替全國13億民眾管理國企。但是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政府對國企的保護意味大于監管,在全體持有人和國企經營者之間,后者看得見摸得著,感覺更多代表國企利益。
這樣做的后果令人擔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提示,中國行業間的工資收入最高與最低之比為4.2:1,這種差距幾乎是全球之首。一些行業,比如金融業和受到央企壟斷的行業收入明顯偏高。民生銀行行長洪崎最近在一個論壇上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他說銀行業的利潤高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原因很簡單,由于政府不放開利率,銀行業的利潤很高,而企業的利潤則很低,這是極其不正常的現象。一方面,銀行和壟斷性國企錢多得沒處花,另一面,溫州、東莞等地的民營企業卻因貸不到款而倒閉。
一些壟斷行業控制了市場的定價、經營及銷售權是導致行業間貧富差距加大的主因。而這不僅于經濟不利,也必然導致社會不穩定。
政府也開始有所顧慮。今年2月,《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國企紅利近2萬億元何處去》的文章,質疑國企5%至10%的紅利上繳比例過低,剩余的錢成了企業的小金庫,成了員工福利,同時也存在亂投資的現象。
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利潤如何分配應由股東決定,董事會應代表股東行使權益。但國企的董事會制度并不健全,要么根本沒有董事會,要么完全由高管充斥董事會—他們當然不會站在股東利益上考慮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國企的權力沒能得到制衡。
國資委最后承諾會逐步提高國企的紅利上繳比例,畢竟與歐洲國家國企上繳2/3紅利的情況相比,中國的這個數字實在太低了。
其實你能看到政府開始有意敲打一些大型國企,試圖與它們劃清界限,或者給它們點教訓。
最近一些大型壟斷國企頻頻曝出各種丑聞事件。比如,繼中石化的天價酒、天價吊燈、天價名片之后,中石油又被曝購買豪車—塔里木油田有一支路虎車隊,中石油否認這些車為領導專用,但每輛車的價格接近百萬元,還是讓民眾感到壟斷央企在隨意揮霍股東—也就是全體民眾—的錢。
如果你觀察近來經常代表政府聲音的媒體動向,你會看到“大股東”對這些國企的態度有所松動。我們知道,對這種現象不要過于樂觀,但政府終于肯擺出其應有的大股東的架勢來了,不管程度如何,始終是件好?事。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