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觀點:實際上,返修機不是偽劣產品,返修機也不應是過街老鼠,家電在生產、包裝、運輸、銷售過程中,無法避免出現各種質量問題,如果完全禁止這些商品銷售,無疑是一筆很大的浪費,并且也無法做到有效監管和避免其流入市場。返修機不可怕,可怕的是返修機被廠家和商家作為新品銷售給消費者。所以,中國更應通過法規明確返修機的概念,并建立規范的返修機的銷售渠道,讓消費者明白消費。
不是偽劣產品
近年來,返修機被當做新機賣的新聞屢屢見諸媒體。廠商或銷售商將生產、包裝、運輸、流通等過程中有質量問題的產品翻新后,作為新品賣給消費者。返修機能夠作為新品欺騙消費者,是因為這些返修的商品是準新品,即那些開箱即損或經過短期使用便因質量問題退貨的產品,這些產品主要通過更換包裝、零部件的方式重新銷售。
由此不難看出,這里所說的返修機并不是翻新使用多年的二手貨,翻新的主要指那些有各種問題的新品。家電產品在出廠時均有“保護系統”,并且是經過流水線生產,這也決定了返修過程,不太可能進行較大的修理動作,否則將留下返修痕跡,很容易被識破。此外,家電產品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如果返修成本過高,即使重新作為新品銷售也往往得不嘗失,所以能夠進行返修的商品,主要是“微瑕”的新品,如外包裝損壞、機身表面有劃痕、機械零部件故障等,這些問題,廠商通過更換對應部件的方式進行“翻新”。
據此不難看出,能夠返修后以新機重新進入市場的這些產品,不是偽劣產品,他們是新品在尚未賣給消費者或者剛剛賣給消費者時,被發現存在各種問題,他們即不是假貨,也區別于我們生活中的二手貨,并不是偽劣產品。實際上,很多返修機只是輕微的劃痕,質量上并不存在問題。
不能禁止入市
但是,不管“返修”是如何進行的,如果其要作為“新品”重新進入市場銷售,往往要經過“身份”造假。以洗衣機為例,洗衣機在外包裝、機身外殼和內部機器均有一個條形碼,這就像是這條洗衣機的身份證,3個條形碼是統一的,如果3個部分的任意一部分重新更換,要避免被懂行的消費者發現,必須要重新統一條形碼,將舊部件的條形碼切下后重新貼到新部件上,或者全部更換新條形碼。
此外,如果機器被拆卸過,螺絲口的包錫將被破壞,細心的消費者會從螺絲扣看出問題,所以返修要做到天衣無縫也要對螺絲口進行技術處理。第三,有的廠家還會在包裝上做技術防偽。以海爾洗衣機為例,其外包裝的條形碼和包裝箱之間會印有一個紫色印章,印章內容為“海爾洗衣機專為您設計”,如果更換了外包裝或者條形碼,這個印章將是不完整的。據次不難看出,返修機如果要翻新成“新機”并做到天衣無縫,難度還是非常大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造假。
現在中國市場上的潛規則是,問題產品被經過上述一系列的造假過程后,以新品重新回到市場。2004年4月,國美電器曾經聯手TCL在媒體上自曝家電銷售中的幾大“陷阱”,其中就包括銷售返修機。國美當時表示,將拒絕銷售返修機。這種表態,貌似是對消費者負責,但卻回避了一個沒有任何商家愿意提及的問題,那些因質量問題免費包退包換的問題產品去了哪里?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導致出現問題的商品去了哪里?難道都退還到了廠家做銷毀處理?還是將這些家電拆散后重新進入其他的商品?
不能沒有“名分”
目前,中國的各大賣場并沒有明確標明為“返修機”的商品在公開銷售。而在國外,返修機早已作為一種特殊商品,以較低的價格銷售,并有專門的消費群體。
從商家的角度考慮,返修機如果包裝成新品重新出售,一旦事情敗露,將面臨信任危機。特別是對于一些大的家電品牌來說,這無疑是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而如果不做返修,退還回來的產品,特別是一些僅有“微瑕”的產品又缺乏合適的流通渠道,造成資源浪費。
綜上所述,返修機并不可怕,也不應成為過街老鼠。我們反對將返修機作為新機欺騙消費者,但并不應排斥返修機合理流通。在美國,返修機會明確標明“refurbished”(返修品),并以低廉的價格在正規渠道銷售,因其價格較低,有消費者愿意購買這類商品。也就是說,美國提供了除正品、樣品(賣場擺設的樣機)之外的第三類商品,即返修機。而中國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返修機銷售渠道。建立返修機銷售機制,目前還面臨著法律空白問題,什么樣的問題產品才能回廠返修?返修過程和質量如何監管?返修機的價格如何界定?這遠非廠商層面所能解決。
返修機不是過街老鼠,但因其缺乏合法的流通機制,才不得不穿著“新品”的外衣在市場上流通。褪去偽裝,輔以有效的監管和流通機制,返修機同樣可以成為我們日常消費品中的一個門類。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