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被叫停,但是浙江聯通實際并沒有停止該業務的辦理,仍然在接受新用戶申請,中國聯通(微博)總經理陸益民也于近日針對“隨意打”業務表示,各地聯通應有創新型業務,為其“保駕護航”。同時,在浙江聯通“隨意打”業務推出后不久,甘肅、湖南等地聯通迅速跟上,也推出了類似業務。
筆者認為,盡管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目前叫停了“隨意打”業務,但該業務不會停止,仍會繼續發展,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監管層的叫停可以規避。截止發稿時工信部方面并未對叫停“隨意打”做出官方公開表態。而浙江通管局方面,一來通管局叫停該業務無非因其擾亂了正常的通信市場秩序,但這種理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可以通過溝通與協調,最后估計仍然會讓該業務繼續發展,只不過相應業務價格會向上抬升,例如從3元一個月變為5元一個月;另一方面,中國聯通如果不去理會通管局的意見繼續推進該業務,估計通管局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業務發展下去。畢竟通管局監管的企業屈指可數,并且人員也經常相互調用,因此會盡量保持良好關系。
其次,該業務對中國聯通有實在的好處。第一,2G網絡現在是不飽和的,多一些話務量,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增加的收入幾乎就是純粹的利潤;第二,每個新客戶,除了貢獻這3元業務費外,還會有其它的話務量、增值業務費用等,都是實實在在的收入;第三,在高飽和市場上,依靠常規手段發展一個新客戶,成本可能需要數百元,而該業務僅是把牌子樹起來,就能吸引客戶,無疑大幅降低了成本;第四,作為弱勢運營商,中國聯通對中國移動(微博)的進攻可以采用非對稱的進攻方式,達到“我可以沒有盈利大幅度增加,但我讓你的盈利出現大幅度減少”的效果。
最后,中國移動未必十分介意。盡管從目前測算來看,該業務的推出,將會給浙江移動帶來20億元左右的收入減少,但是客戶的流失也會帶來客戶服務、營銷成本等方面的下降。能夠被中國聯通的“隨意打”業務吸引過去的用戶,估計相當部分是低價值用戶,有可能經常換號碼,這樣的客戶或許并不能帶來利潤,中國移動可能還樂于看到中國聯通接過這個“包袱”。在這樣的背景下,或許中國移動的反應不會太激烈,監管部門也較容易協調。
因此,中國聯通“隨意打”業務或許在未來不會停止,并有可能以星火燎原之勢,在全國實現迅猛發展。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