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國際化技術團隊破解世界尖端技術
“掌握液晶面板的量產技術,也就意味著將掌握全球彩電產業的話語權。”近日,TCL集團李東生面對家電全產業鏈生產話題侃侃而談;而另一現場,借首屆深圳(國際)彩電節召開之機,華星光電高調舉行了核心團隊的首次亮相儀式。
今年1月16日,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項目在深圳開工之后,TCL再一次密集回應各方面的猜測和疑問。
沒有面板就沒有話語權
一張薄薄的彩電液晶面板壓得中國彩電企業喘不過氣來。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稱,2009年面板出貨將超過5.2億片,如此強大的面板需求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市場以及經濟狀況逐漸回穩的北美與歐洲市場。但是,中國至今不能掌握面板技術自主生產面板,在產業鏈上受制于人。
從2001年開始,掌握液晶面板核心技術的只有韓、日等國家和地區的10家企業。“中國企業經常遭遇缺貨的閉門羹,因為這些面板巨頭在采購時往往會優先照顧采購需求量比較大的惠普、戴爾等企業”,這樣的結果導致中國企業要想拿到貨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采購成本比日韓企業要高5%—10%。國外巨頭借面板上獲利降低彩電價格,打壓中國彩電企業在國際國內的市場空間。
2008年起,國外公司改變了對中國技術封鎖的策略,被中國企業在產業鏈群聚、勞動力、政策支持等諸多方面的優勢吸引,日本夏普、韓國三星和LG等,紛紛加緊在大陸設廠,跑馬圈地。日本夏普在南京的6+8代線總投資約600億元人民幣,韓國三星在蘇州的7.5代線約170億元,LG在廣州的8.5代線約合人民幣300億元,中國臺灣友達在江蘇昆山的7.5代線約合人民幣238億元,奇美在佛山的8.5代線總投資236億元人民幣。目前中國大陸已經獲得發改委批準并正在建設的8代線以上的大陸有京東方、龍飛和華星光電。此前,發改委為了防止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已經將面板項目審批權從地方收歸國家發改委。甚至有人擔心,如果外資液晶面板企業全面進入中國市場,它們將通過轉移落后生產線、出售原材料、收技術專利費等方式對中國面板企業實現全面控制。建立自主技術的面板生產線,才能掌握產業鏈的話語權。 [NextPage]
三大難題急需破解
去年10月,深圳高交會上,TCL主導的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正式簽約立項,今年1月正式動工建設。整個項目計劃2011年四季度實現量產,2012年12月達到滿產。這是彩電產量占全國半壁江山的廣東省動工興建的第一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似乎一夜之間,讓國內液晶彩電企業告別“上游面板受制于人”的局面。而此前外界對華星光電的猜測質疑主要在三個方面:
第一,在液晶面板的技術和人才方面,國內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沒有積累。如何獲取這些技術,獲取技術后,怎樣消化吸收實現這些技術,擺著一道道需要克服的障礙和困難。
第二,成品率能不能達到效益標準。生產線建成之后,關鍵的難題是能不能提高產品的成品率。以以前國內引進這方面的生產線來看,這是最大的難題。京東方的4.5代線、長虹的等離子生產線,在投資建成這后,都遇到了成品率難以達標,成本不能降低的困擾。
第三,以上兩個難題能否及時克服,就成了生產線建設投產的決定因素,能不能按期投產、能不能按期實現贏利,時間就成為勝負的衡量標準。而技術的實現和成品率的提高是一個國家工業化能力長期積累的結果,很難一蹴而就。TCL華星光電能跨越這兩道坎嗎?
日前華星光電國際化技術團隊的高調亮相,讓原先積聚在人們心中的疑團消散了一大半。
到外資企業招兵買馬
“目前華星光電核心技術人才200多人,其中170多人來自中國臺灣、韓國、日本。”華星光電CEO賀成明介紹。
技術和資金雙密集型產業的最終宿命往往是走向寡頭壟斷,這一趨勢在液晶面板制造產業甚為明顯。根據DisplaySearch最新一季大尺寸液晶面板調查研究顯示,從2009年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片數排名來看,LG、三星、友達和奇美四大巨頭的市場占有率超過80%。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業規模相對較小,只占全球的5%,在大尺寸上缺乏核心技術。因此,液晶面板產業堅持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相結合很有必要。不管是誰投資,技術都掌握在那幾家液晶面板生產企業手中,國際間的合作是必然的選擇。
于是,華星光電開始招兵買馬,韓國、中國臺灣、日本等液晶面板巨頭開始感到人才流動的變化。
去年11月14日,奇美電子與鴻海旗下的群創科技宣布以1∶2.05的比例換股合并,群創科技更名為奇美電子。就在合并的前幾天,奇美得到一個消息,該公司電視面板事業部總經理陳立宜跳槽到TCL?,F擔任華星光電執行副總裁,協助CEO負責公司的整體運營。華星光電法人代表兼CEO賀成明,此前在華飛彩顯、LGD任職多年,參與并負責興建多個液晶類項目。2005年加盟TCL,先后擔任部品事業本部副總裁、平板顯示項目負責人,曾負責建設TCL液晶模組項目?,F任華星光電高級副總裁,曾是賀成明的上司,時任LG半導體理事、LG Display副社長等職務。華星光電還計劃每年在利潤中拿出一部分費用進行股權激勵,“這是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面板廠商用來吸引技術人才的通用做法,至于人才招募,全球面板企業之間的人員流動都是很正常的,這才是市場規律”,李東生向記者透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