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后就有報道指出,白電價格即將上漲,而此風聲也是愈演愈烈,從未停息。隨著沈城溫度的升高,夏季的即將來臨,空調市場的關注度又陡然升高。五一前夕,關于五一后空調即將漲價的聲音不絕于耳,而五一前夕的空調大戰,儼然已成為空調廠商開啟今年空調大戰的一個絕妙的“賣點”。格力、美的國內兩大空調品牌甚至同天開啟空調大戰的序幕,格力甚至宣稱十年來史上最低價格——提前五一搶格力,宣稱4月15日開始的三天時間是最便宜的,五一價格只會高不會低。這也再次把空調漲價的傳聞升級。五一過后記者再次走訪賣場,探空調市場微妙變化。
“這價格比五一貴了400元吧。”張阿姨一邊和老伴兒嘀咕,一邊說這還真買對了。 據張阿姨介紹五一前夕她和老伴兒就看好了某品牌的一款大1P空調,趕上五一出手。價格大約在2000元左右,但節后的價格確實有變化,漲了百元。
而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雖然空調的價格并沒有大幅度上揚,但是個別型號或者一些帶有附加功能的(如除甲醛等)空調的價格確實有400—500元的不等變化。當記者就是否漲價這一問題咨詢銷售人員時,有的銷售人員表示,“今年產品都更新換代了,工藝上都要好于往年,另外產品設計造型啊也有改進,功能上也更全面,產品換代了自然價格上要有變化了,跟漲價沒有關系。同一款衣服,顏色好的,價格還高呢。”
記者注意到盡管有的品牌空調標價確實有些許變化,但是通過商場或品牌的一些促銷活動,漲價幅度還不算明顯。而且銷售人員在介紹產品時多以功能和材質運用上的變化為依托,這也讓大部分消費者有了一個心理承受能力。覺得更新換代有些許價格調整還是可以接受的。
有報道顯示,山東美的制冷產品銷售有限公司終端經理孫曉潔曾坦言,空調價格的走高就是因為銅、鋁等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導致。比去年同期價格漲了3到5個點。
面對商場空調價格的微變化,有業內人士分析這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漲價,通過一些產品所謂的材料的變化來轉換價格。當然原材料的漲價也是一個因素。但是還要看各方面條件和市場大環境的情況。4、5月正是春暖花開的好時節,買房、裝修、婚慶都集中在這個時段,所以五一之后空調是否大面積漲價,隨著天氣、市場、政策的變化,將會逐步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