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前,中國家電協會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十一五”時期,中國小家電在全球出口市場保持60%左右的份額,其中2009年小家電出口額高達138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52%,年均增長11%。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指出,目前,發達國家平均每戶家庭擁有近40種小家電產品,而中國大中城市的家庭平均還不到10個,國內小家電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
國標紛紛出臺小家電不再“沒身份”
相比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的“身份認證”,小家電似乎在消費者的印象中只是個輔助、便捷的消費項目,對于能效、功率等,讓很多消費者并未有太多的認知。而也正因如此,小家電市場的規范化,一直存在“病垢”乃至隱患,各品牌小家電的標準不一,沒有統一的標準參照,致使消費者在購買時也是“霧里看花亂投醫”。行業標準亟待出爐。
2009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組織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能源效率標識的產品目錄(第五批)》、《自動電飯鍋能源效率標識實施規則》、《交流電風扇能源效率標識實施規則》、《交流接觸器能源效率標識實施規則》、《容積式空氣壓縮機能源效率標識實施規則》和修訂后的《家用電冰箱能源效率標識實施規則》,并明確自2010年3月1日起實施。今年9月格蘭仕率先發布中國首臺1級能效微波爐產品。同時,電磁爐、電飯煲等常用小家電也逐步制定標準,就在下個月1日,微波爐能效等級行業標準正式實施,連續制定小家電行業標準,讓小家電行業市場逐步近于規范和完善。
節能低碳有標準 市民“樂購”節能機
在國家節能降耗、低碳環保的政策指引下,小家電行業標準制定日趨完善化的背景下,市場銷售業得到了印證和良好的反映。
“這款電水壺是自動開關功能,到點報時,不必擔心忘記關了。”這是某商場銷售人員正在為顧客講解產品。據某商場銷售人員介紹。目前越來越多購買小家電產品的消費者在購買時不光關注性能更在意功率,尤其現在小家電產品都已方便、快捷、多功能為主,所以某些功能在使用時難免會消耗很大功率。以前消費者在購買時認識不到這些,現在一是電費要漲價,二是廠家也在讓產品逐步規范化,所以我們在推廣產品的時候也會介紹這些節能的特點。這也讓很多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這些節能產品,尤其是80后的人群比較關注這些產品。
一對剛剛購買了燃氣產品的80后小夫妻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工作忙,開火比較少,收入也有限,所以盡量買節能實用的產品為主。再說也是地毯生活嘛。
據記者了解,越來越多的人在購買耗電量小的產品的同時,也在響應低碳生活、改善自己被污染、被輻射的家居環境,讓自己的生活也與綠色、健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