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青春賭明天,還是過把癮就死?電子商務領域資本寒冬正在來襲,據統計,目前國內出現停運或轉型的B2C網站有:西米網、淘鵲網、有品網、APP金光大貨棧等。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甚至預言,2012年將是B2C的倒閉年。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商行業正在遭遇寒冬甚至泡沫破滅,這與資本市場的“暴力催生”存在直接關系,一輪行業洗牌將不可避免。
與此呼應的是樂淘網的創始人畢勝在近期的一次公開演講中驚呼“電子商務是一個騙局”,畢勝本意是B2C無論采用“電子”模式還是“商務”模式都能成功,而當前電商從業人過于浮躁,陷入賠本賣吆喝的惡性競爭。但在對B2C風聲鶴唳的當前,卻有狼來了之意。
華強北在線副總裁龔文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稱,目前國內約有80%的電商創業團隊與投資方簽訂了對賭協議,在業績重壓下,他們只有拼命擴張這一條路可走。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電商的寒冬與VC“暴力”催生相關——因為對賭,拼命燒錢砸數據;因為燒錢,不斷加大對后輪融資的依賴。而全行業的對賭和燒錢,最終抬高了全行業的運營成本。
受對賭模式逼迫
上述停運或轉型的B2C網站里面不乏重金投入的項目,也不乏創業之初頗被看好的項目。
而第一家海外上市B2C企業的股價命運或許更具參考意義。財報顯示,麥考林二季度凈虧損達340萬美元,時至今日股價已縮水九成。而國內另一家美國上市公司當當(微博)網,三季度凈虧損為7110萬元人民幣。
事實上,幾個月前還在大量投放廣告的多家B2C網站已經開始壓縮業務并裁員,廣告投放也被大幅縮減。在這種形勢下,“電商寒冬”“唱衰行業”的言論甚囂塵上。
近日,被喻為投資界四大頂級高手之一的軟銀賽富首席合伙人閻炎在微博上稱,“最近看了中國的幾家電商,驚喜的發現又有中國式的盈利模式創新:主營業務都不賺錢,但以賺不同輪次的VC/PE的錢為主。這使我想起當年的荷蘭郁金香,大家都指望著下家比自己更傻。”
一時間受到廣泛關注,有分析人士指出,閻炎此番言論意味著風投機構與B2C創業者之間的矛盾正在升級,且日趨白熱化。
《創業家》雜志社長牛文文很快隔空喊話,為創業者爭辯,“現在冬天了,投資人開始埋怨創業者不會賺客戶的錢只會賺VC的錢,回放之前這些投資人的講話,是誰大筆搶投電商的?是誰說速度布局比贏利重要的?”
龔文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內電商行業發展畸形,與VC“暴力”催生直接相關,目前國內約有80%的電商創業團隊與投資方簽訂了對賭協議,在業績重壓下,他們只有拼命擴張這一條路可走。
“一個B2C網站,VC初期投入2000萬美元,約占有30%的股權,投資者與創業團隊簽訂對賭協議,VC要求企業年銷售額達到10億元,如果不能達成,那么他的股權占比就升至40%甚至50%。”龔文祥說。
他同時指出,一些投資方甚至委派高管到企業中,專門負責投放媒體的審核以及財務監管等重要職這些人直接影響著創業團隊的重大決定,甚至決定著網站運營的整體節奏,“VC有資本的逐利性,他們明知道市場條件不可以燒錢,但他們投資的目的就在于讓企業把量做大,好有新的投資方過來接盤,就可以成功套現,并仍然占有股份。他們要求企業必須要加快、加快、不停加快,即使不想燒錢也必須得燒。”
成本居高不下
今年上半年,國內電子商務行業已經披露的投資案例為59起,披露投資金額總額為15.26億美元,預計2011年中國電商領域投資將再創新高。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自2005年至2011年上半年,已披露的國內電子商務行業的投資事件為239起,其中已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168起,披露的投資金額總額為31.08億美元。
大量的資本涌入電商市場,導致行業競爭急速加劇。全場免費配送、一日三送、零元購物、買一返幾,已成為了商家進行營銷的常規手段。近日,有媒體報道,電商凡客一年或虧空7億元。事實上,電商“巨虧”,與價格戰導致的毛利潤率下滑、巨額的倉儲物流投資,天價的廣告費有直接關系。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以國內排名前十的B2C網站賣書為例,每出售一本書平均毛利26%,但其中有10%的資金用于物流倉儲,4%進行廣告推廣,5%雇傭人員成本,此外還要計算買貨成本、稅收等眾多雜費。“比如當當網、京東商城,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電商,所以他們市場推廣費用較少,一般新運營的電商市場推廣費用都要占總開支的30%甚至更多,一些上規模的B2C每年單是廣告費用就要支出0.5億~1億元。”該人士稱。
樂淘網副總裁陳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先期資本的大量注入,使得電商領域的供給大于市場的接納程度,企業難以進行廣告推廣,造成了電商銷售增長放緩、甚至陷入寒冬的市場困局。現在B2C企業也都在尋求新的發展方式,但這種燒錢競爭模式短期難以改變。
物流成發展瓶頸
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倉儲壓力大、物流難配送、退貨換貨多已經成為困擾電商的另一個普遍問題。
CNZZ數據顯示,今年11月,日均到訪在線零售行業網站的訪客數量(簡稱行業訪客數)達到2525萬人,與上個月環比增長了12.60%,與去年同期同比增長了10.67%。在集中促銷的日子里,行業規模上升得更為明顯,在11月11日,在線零售行業訪客數達到了3025萬人,成為年內的最高峰。
以規模最大的11月11日促銷為例,當日淘寶商城(微博)訂單數突破2000萬單,支付寶(微博)交易額達到33.6億元,為去年同日交易額的近4倍,淘寶商城和淘寶網(微博)總支付寶交易額突破52億元。11月僅是冬季網購旺季的開端,對于電商和物流行業來說,緊跟而至的圣誕節以及農歷新年將是更大的挑戰。
“目前比較大的電商中,京東、國美、蘇寧、好樂買還在做物流,這么做是因為第三方物流退換貨的用戶體驗非常糟糕。如果只布局4個一線城市,約需要自建一支200~300人的配送隊伍,按照每個員工一個月4000元的人員開支,大概每月需投入十幾萬元。”李成東說,以建設倉儲為例,一般的配置為2萬平方米,以一平方米一千塊的投入,每建一個倉儲就需要投入幾千萬,并且這一成本在短時間內難以收回。
他同時指出,電商自建物流要面臨嚴重的管理難題。“電子商務與物流行業完全屬于不同的體系和架構,物流行業員工難管、道路交通費用高昂,并且由于缺乏成熟的管理人才和管理機制,問題頻發。”
李成東說,電商自建物流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由于行業貨運量明顯夏天少冬天多,導致一到銷售旺季,現有物流體系就出現超載甚至難以支撐的局面。這種情況在兩到三年內看不到明顯的改善,所以只好自建物流。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