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在電視領域,索尼多年遭遇中韓彩電廠商輪番狙擊,截至今年3月底,其電視業務呈現第10個年頭的業績虧損。
近日,索尼中國對外發布了2014年電視機新品,包含3大4K系列和6大1080高清系列,興致勃勃地希望通過在電視畫質與音質的提升,讓用戶被索尼電視所感動,令人錯愕。
但中國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劉步塵指出,未來在全球市場上較為活躍的就是韓系和中國的彩電企業,“中日韓”三足鼎立的局面將會終結。索尼要真正實現全面復興,仍然必須在核心產品的技術方面占據領先地位,建立自身的技術優勢。
主持人 鄭州晚報 第一家電主編 朱江華
主持人:盡管索尼強推超高清4K并宣稱,索尼電視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重心不會轉變。但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一旦價格下探到目前高端1080p全高清電視的水準,索尼在中國市場成功概率有多大?
嘉賓 家電中國網 總編 大海
張大海:符合回光返照的所有特征,只差結果有待驗證。目前,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競爭過于激烈,這是一個很難存活的市場,索尼意圖以4K電視產業鏈體系圖謀電視事業東山再起,很有可能再次陷入與中韓彩電廠商的長期資源消耗戰。
李韜:索尼能打通全部4k產品,就是打通不了中國市場。因為索尼電視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優缺點都可歸于極端,索尼的顯示能力毋庸置疑,而價格與售后服務方面則廣受詬病。這也印證了業界對索尼電視的癥結歸納:沉迷技術,但市場感覺遲鈍。
嘉賓 家電網(hea.cn)總編 李韜
劉步塵:當前索尼并不在意終端銷量萎縮,而是以持續發行4K高端電視為手段,這意味著索尼正在走向“歧途”。目前用戶購買4K電視觀看超高清電視信號并不能實現,這點與日本、北美等發達國家進度大不相同,索尼企圖強制推行4K級別的電視系統過于天真。
嘉賓 中國家電業觀察家 劉步塵
弱化智能,索尼的路究竟在哪里?
主持人:日前,中國智能電視聯盟(簡稱中智盟)發布報告顯示,到2015年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達1.24億。盡管海信、創維、TCL與LG、三星競相發布智能電視新品,打的不可開交,然而,索尼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產品發布卻并未跟隨“主流”,引起業內一片嘩然。
張大海:目前,國內企業由于可覆蓋高中低各層面的市場,價格可操作性強。實際上,索尼并非不想推智能,但介于內容上先輸一籌,應用上慢人一步,價格也無法形成優勢,導致其在中國智能電視市場“先天不足”。
李韜:隨著智能電視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電視產品快速迭代,勢必又將促進智能電視銷量的增長。智能電視產業鏈的關注點從硬件終端在快速向應用領域轉移。在這一點上,索尼并沒有把握未來的趨勢,讓人遺憾。
劉步塵:2014年中國市場的智能電視已經演變成終端、網絡、內容與應用的一體化創新模式,盈利模式也日趨成熟,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國產電視企業、互聯網企業和山寨廠商瓜分殆盡。國外品牌的智能電視占有不到20%的份額,這也是索尼放棄的原因。(來源 鄭州晚報)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