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越來越多的解禁消息顯示,坊間關于聯想并購夏普工廠的傳聞并非空穴來風。一位接近雙方談判的高管接受了銳觀察的采訪,并透露了交易失敗的內幕。盡管雙方合作以遺憾收場,但對于聯想來說同樣收獲頗豐,以下是銳觀察的獨家報道:
聯想并購夏普中國工廠的動機有點匪夷所思,夏普日益惡化的財務狀況是促使雙方走在一起的原因。與中國企業不同,日本的家族企業受銀行控制非常嚴重,長年虧損使夏普董事會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壓力,減壓的出口一方面是中國臺灣的郭臺銘,而在中國市場,則是針對中國工廠的甩包袱之舉。
對于以并購見長的聯想來說,這是一個機會。原因是聯想的智能電視戰略由來已久,但聯想在智能電視上并沒有打開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照聯想集團的戰略規劃,智能電視是繼PC、手機、平板之后發力的第四個點。
并購是聯想迅速擴大的捷徑之一,這體現在聯想的PC業務和服務器業務上。聯想希望可以將這一計劃付諸在電視上,但是對于夏普,聯想表現出了足夠的謹慎,這在某種程度上挽救了夏普中國工廠被出售的命運,因為過于繁復的審批給夏普贏得了喘息的時間,并最終等來了財務好轉。
聯想謹慎的原因并不在于夏普的報價。一位接近談判的核心高管向銳觀察透露,價格非常有誘惑力,但是聯想不敢簽約,原因是,這只是一個表面上的報價。舉個例子,夏普有可能有很多外債,而這是游離在報價之外的。
夏普虧欠了傳統渠道很多錢。這似乎是一個悖論。原因是傳統渠道賣場通常會利用冗長的付款帳期來獲利,出現家電廠商虧欠渠道商的錢似乎并不現實。
這正是中國家電圈不為人知的黑幕之一。傳統賣場比如蘇寧國美會在某些節假日搞促銷,而這部分差額,家電廠商是需要支付給賣場的。所以,傳統家電廠商一直對賣場的這些作法表示抗拒。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發生在夏普身上。2008年8月1日,國美單方面將夏普最新一款65英寸液晶電視降價2萬元,令夏普措手不及。夏普的作法是暫停向國美供應該款產品。當時就涉及到一個價差問題,有人問何陽青,最核心的價差問題(每臺10000~20000元),未來由國美還是夏普來承擔?何陽青沒有正面回應。
正是基于對財務數字以及背后潛在黑洞的斤斤計較,雙方的并購合作進展緩慢。最終,雙方達成了合作意向,并表示要簽字。但夏普公司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財務危機,雙方的并購合作不了了之。
不過,聯想仍然獲得了自己想要的資產。首先,聯想電視的代工廠從冠捷變成了夏普,這意味著,聯想電視和夏普電視師出同門,雙方按照相同的制造標準出廠并走向消費者。
此外,聯想獲得了大量來自夏普的訂單。一個簡單的例子,夏普電視的智能模塊是聯想開發或者和聯想合作研發的。此外,夏普電視的軟件、UI界面設計都有聯想參與其中。(來源 慧聰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