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制圖:劉寅杉
相對“雙11”,“雙12”促銷規模小,商家預期不樂觀
電商行業今日迎來2012年圣誕季期末考試前的最后一次大考,“雙11”促銷大戰剛剛落幕,號稱“小而美”的“雙12”閃亮登場。
數據顯示,截至到12月11日上午10點,“雙12”總報名商品數達到1200萬,報名賣家數超過110萬,買家求優惠數546萬次,賣家響應寶貝數393萬次。創下淘寶歷次網購活動記錄。
對于淘寶來說,這并不是一次“銷量”的戰爭,但對于京東、易迅等其他競爭者來說,讓消費者買低價還是買服務,卻是“雙12”給出的新考題。
價格還是服務取勝,尚未有定數。但“雙12”前夕阿里巴巴、京東、騰訊電商各出其招,則進一步激發電商巨頭的爭奪戰。本周起,騰訊電商旗下的易迅網正式進軍北京市場,殺向京東的腹地。
“雙12”小而美?
總部位于廣州的茵曼剛剛在“雙11”完成了7000萬的日銷量,相對于“雙11”提前整整一年進行備貨、營銷等準備工作,“雙12”的促銷規模則顯得倉促許多。
“每年‘雙12’的開始,距離‘雙11’售后工作完成的時間都非常緊張,商家再花過多時間去大量備貨、做大規模的推廣工作已經不實際。對于消費者來說,在經歷完全年最大規模的一輪線上促銷后,再來一輪打折狂潮也不實際。‘雙12’這一輪主要是跟平臺方向走,不會再特別設置銷售目標。”茵曼負責人一霄向南都記者表示,比如整個“雙11”期間,茵曼的廣告費超過300萬,其中在淘寶投入了大約180萬的廣告費,但“雙12”的營銷費用大約在30萬左右,“雙11”參加活動的專供款比例是70%,而“雙12”精品團大約提供29款商品。
和“雙11”規定商品折扣,并最終由天貓決定商家參與權的規則不同。今年淘寶的“雙12”并未設定任何統一的參與規則,只要是在淘寶上正常經營的店鋪,都可以參與“雙12”的報名活動,并讓賣家擁有自主定價的權限。
南都記者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到12月11日上午10點,“雙12”報名賣家數超過110萬。其中,超過90%的賣家是星級和鉆級賣家,只有7%-8%是皇冠級賣家。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戰略官曾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淘寶“雙12”展現的更多的是小而美。他透露,今年年初馬云對淘寶、天貓整個阿里系提出新的要求,從明年開始,阿里集團不再考核交易額,取而代之的是“雙百萬”計劃,即3年內必須有100萬個賣家,他們年銷售額要過100萬。
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的“雙11”,阿里系各平臺總共涌進2 .13億的人流,成交筆數接近1億筆。過去的一年,電商各類的價格戰和促銷頻率遠遠超過去年,囊中羞澀的中小賣家艱難生存,雖然“雙12”主推的是“小而美”,但他們在面對這場2012年最后一輪的大規模電商狂歡時仍有不少擔憂。
經營男士內衣的淘寶賣家A sianbum亞州雄風就表示,平時日均銷售額是3萬,“雙11”當日所有店鋪的銷售額是79萬,遠遠超過了30萬的預期。“但‘雙12’的流量預估是不確定的,由于‘雙11’的火爆,‘雙12’我們預期的銷售并不是那么樂觀。”
他認為,今年“雙12”整體感覺是淘寶的游戲規則變化了,開始轉型為互動,不再以促銷為主。“但是轉型有點快,感覺與消費者互動起來有點吃力,我們在店內發起游戲,但回應的人有點少。所以我們庫存方面并沒有特別準備,只是補了一些好賣的產品。”
低價仍是標配
根據淘寶的規劃,“雙12”要顛覆“打折促銷”的概念,把“好玩”、“豐富”、“原創”等網購特性發揮到極致。今年“雙12”活動商品首次嘗試不以主會場分會場的形式劃分,而是按照生活場景和主題來進行展示,例如“那么溫暖那么美”、“潮女征集令”、“再冷也要玩性感”等240多個個性標簽。在“雙12”的頁面上,消費者可以將喜歡的商品放進購物車或收藏夾,并向賣家“求優惠”,形成雙向互動。
在這背后,是淘寶計劃在未來的兩三年創造一個由小而美創造的社會化協同網絡,培育100萬家年銷售額超過100萬的淘寶賣家的規劃。
茵曼負責人一霄向南都記者表示,從去年到今年淘寶的發展有兩個趨勢:一是商家趨勢往品牌化發展,希望能通過大規模的活動讓一批賣家成長,帶動原創類和精品類商家的崛起;二是希望引導消費者從“淘便宜”往“淘原創”、“淘精品”上轉變。
淘寶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并未對此次“雙12”設定銷售額目標。
對于淘寶來說,這并不是一次“銷量”的戰爭,主推小眾長尾商品,更傾向于向消費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但對于其他競爭者來說,讓消費者買低價還是買服務,仍是“雙12”不得不面對的新考題。
“沒有人由于你有噱頭就來,價格仍然是重要的,價格是保證,其他是更有創意、更有樂趣的東西。京東促銷戰略就是希望一年里面多次釋放消費者購買力,而不是井噴式一次給他釋放掉了。”
京東商城營銷高級副總裁程峻怡則向南都記者表示:“年底是一個購物高峰期,我們其實希望消費者買東西當然首先圖這個東西好,然后又實惠,這是最本質的一個需求。”據介紹,京東“121212”活動基本上是三到八折,12個品類都將參加促銷,其中自營部分商品占到80%,預計雙12期間的銷量肯定會超過618.除此之外,“雙12”期間還將推出美女送貨團、抽獎低價購買Sm art、服務升級等活動。
價格還是服務取勝,尚未有定數。但“雙12”前夕阿里巴巴、京東、騰訊電商各出其招,則進一步激發電商巨頭的爭奪戰。本周起,騰訊電商旗下的易迅網正式進軍北京市場,推出一日三送,殺向龍頭老大京東商城的腹地。
易迅網C E O卜廣齊對南都記者表示:“北京是最重要的網購市場之一,我們要在北京打一場攻堅戰。和京東比一比誰的價格更低、服務更好,讓北京的消費者體驗到競爭帶來的好處。”除此之外,易迅還推出“世紀雙12”的低價風暴,投放價值5000萬的優惠券,包括手機、數碼等商品全部以5-8折的價格對外發售。
在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市場和老對手京東戰成平手之后,并攜騰訊電商的流量資源發力華南地區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易迅網的訂單量達到日均2萬單以上。負責北京市場運營的易迅網副總裁鄒志俊預計,易迅在北京2012年的銷售額同比2011年將暴增30倍。
今年價格戰特別多
競爭加劇,消費者是否又真的樂在其中?中國消費者的電商消費升級也許仍將任重道遠。
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水生1988”就認為,對“雙12”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期待和沖動。“‘雙11’是因為忍了好久的購物欲望被激發了,而且折扣有吸引力,結果拿到貨之后還是難免失望,因為該買的都買了,新鮮感也沒了,所以對‘雙12’并沒有特別的關注和打算。”
而在大學就職的小米則表示,正品低價應該是電商的基本配置。“價格對我來說肯定是最關鍵的因素,然后才是配送、客服等。一要便宜,二要方便。”
相對于剛剛過去的“雙11”而言,此次“雙12”并沒有受到消費者的極大關注。今年,電商價格戰頻率遠遠超過往年,電商企業各出其法爭斗不停,從京東618,815京蘇美之戰,“雙11”電商狂歡,再到今天的“雙12”,單純的價格刺激是否還能喚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根據京東此前公布的數據,6月18日促銷當天京東單日銷售額超過10億元,訂單數超過150萬單。2012年的“雙11”促銷,支付寶錄得總銷售額191億元,其中天貓132億,淘寶59億,同去年相比增幅超過600%。
艾瑞咨詢電商分析師蘇會燕認為,今年價格戰確實比較多。“但是促銷的商品會有差別,跟商品本身的消費頻次有關系,對于服裝類產品,本身有一定更換頻次的,就可能每次促銷都有人去買;但對于家電類產品不可能每次促銷都會去買,因為家電產品會有一個使用周期。”
南都記者 謝睿 實習生 李艷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