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家電連鎖的壓力不僅來自電子商務,還有家電企業自建渠道,最具有代表性的例證就是“格力模式”,曾經有人預言“離開大連鎖格力必死無疑”,不曾想格力不僅沒有死還活得有滋有味,直接啟發了家電企業紛紛自建渠道。
環境的變遷,直接帶來家電連鎖競爭力的下降,家電企業對其依賴性正在快速降低。
一個問題迫使家電連鎖企業思考:我的未來到底在哪里?
無論如何,簡單的買賣關系已經落伍,建構家電連鎖與供應商更為緊密的、互動的協作關系,正在成為家電連鎖和供應商不可回避的選擇,顯然,“產品訂制”是達致此目標的最短途徑。從“廠家生產什么我賣什么”到“我代表消費者需求訂制產品”,家電連鎖經營模式發生巨大變革。
實際上,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
6月下旬,國美正式宣布涉足電腦制造領域,首款自主品牌平板電腦FlyTouch 將于7月投放市場,零售價僅有1999元,會員價更低至999元。國美由此邁出“從賣場經營向商品經營轉變”堅實一步。依據國美計劃,“到2014年個性化商品將占到整體銷售規模的25%”,“個性化定制商品”將被提升至國美戰略高度。
這實際上意味著國美未來將同時實施兩大轉型:一是堅持實體店戰略的同時強化網絡銷售,避免成為電子商務時代的掉隊者;二是直接進入制造領域,給越來越多電子產品烙上“國美”印記。一直以來,家電連鎖都是被動地接受家電制造商生產的產品,很少將自己的產品主張變成產品,這種狀況將改變。
和制造商相比,零售商顯然更了解消費者需求。這正是國美推出2000元平板電腦的信心所在。我們猛然發現,家電連鎖正在成為時尚的引領者。
在觀察家看來,這場家電連鎖的變革,最大目的就是讓“家電連鎖越來越不像純粹的零售商”。過去,我們很難說清楚國美和蘇寧區別是什么,因為它們賣同樣的品牌、同樣的產品,甚至廣告都一個模樣,從現在開始,它們可能就要不同了。
因此,我更愿意將個性化產品訂制,視為家電連鎖尋求建立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當前,家電連鎖面臨兩大威脅,一是電子商務的迅速興起,二是家電制造商自有銷售渠道的圍追堵截。隨著家電連鎖訂制產品越來越多,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發現,很多在家電連鎖大賣場看到的家電產品,在網店及家電專賣店里根本買不到。而這,恰恰是家電連鎖所期待的。
日前,國美與海爾一次簽約高達500億元個性化訂制商品,海爾每年為國美提供不少于300款個性化 商品,雙方甚至為此專門在總部層面組成了一個200人經營管理團隊,專注于商品研發、規劃、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客戶服務、訂單與庫存管理,及信息平臺對接等。大連鎖和制造商如此縱深合作,可謂前所未有。
我們可以預測,未來國美會越來越多訂制個性產品,這實際上意味著,當家電制造商試圖深入到銷售領域的時候,家電連鎖也在試圖反滲透到制造領域。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