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七劍合一可以說是中央集權,獨立聚劃算是新業務做的好且團購本身就是個小行業,拆三十可以說是廣封諸侯內部賽馬,沒準還能跑出一兩批小黑馬,以后資本上也好左右手互倒。
阿里巴巴集團CEO馬云(微博)(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 王可心 12月18日報道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阿里巴巴集團CEO馬云接受電視采訪時透露,未來阿里巴巴將分拆成30家公司。
據《財經》雜志報道,阿里巴巴集團未來的分拆將遵循以下原則和次序:圍繞“平臺、金融、數據”的戰略步驟,大淘寶平臺將首先被分拆,多個成熟的垂直業務和具備戰略意義的業務將從現有架構中剝離,單獨成為業務單元或子公司,如淘寶旅游、無線業務部;金融方面將擇機分拆出兩家到三家子公司;數據平臺方面目前暫時仍以阿里云、淘寶商業智能部為主,未來會有更細致的拆分與調整。
在過去一年半以來,阿里巴巴集團動作不斷:
去年6月份,淘寶分拆為一淘網、淘寶網、淘寶商城三家公司;今年6月20日,阿里巴巴正式從港交所退市。7月份,阿里巴巴集團調整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和阿里云為七大事業群,內部稱為“七劍”,加速推動One Company的目標。9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對雅虎76億美金的股份回購計劃全部完成。而現在,阿里集團將分拆為30家公司,每家公司都將成為一個生態系統。在阿里集團價值觀中,最獨特的就是擁抱變化,在變化中求生存。
“七劍合一可以說是中央集權,獨立聚劃算是新業務做的好且團購本身就是個小行業,拆三十可以說是廣封諸侯內部賽馬,沒準還能跑出一兩批小黑馬,以后資本上也好左右手互倒。”互聯網男裝品牌NOP創始人劉爽(微博)說。
為何分拆?
第一,現有架構難以駕馭復雜產業鏈。互聯網資深人士謝文(微博)認為,中國喜歡“玩分拆”,很大原因是管理效率、平臺通用化能力不高,看得見的辦法是簡單化,即分拆。“這種辦法,短期可能有效,長期看是有問題的。”
“谷歌(微博)、微軟、Facebook、蘋果、亞馬遜業務也很多,為什么不分拆?因為分拆后,一般管理效益會下降。亞馬遜有To B業務、金融服務、第三方物流、Kindle等,業務比阿里復雜,但亞馬遜統一標準化程度、數據結構更成熟,在現代企業機制下的綜合能力比較強。阿里集團分拆是中國國情決定的,能力不夠,只能用最熟的辦法。”謝文說。
第二,擴大營收,為上市做準備。知名互聯網評論人洪波(微博)認為,阿里集團的分拆計劃比較復雜,既有策略性的垂直分拆,如淘寶旅游,又有戰略性的橫向分拆,如無線業務部。
垂直分拆,更多是基于做大一個垂直領域的規模。“一個垂直領域分拆,單獨發展,設定KPI,可以把業績很快做起來。在大的平臺上,如果只當作業務部門來做,非重點業務得不到太多發展機會。分拆后,子公司全權負責垂直領域。垂直分拆的思維,更多出于營收考慮,做大營收規模,為上市做準備。”洪波說。
除了垂直分拆,還有戰略性的橫向分拆,如無線業務部。每個業務部都與無線有關聯。無線分拆后,專注于無線業務,并和各個業務線打通,涉及到不同業務之間的協調,基礎資源的互用,核心資源的共享。
“未來分拆到30家子公司,是挺可怕的一件事。全世界還沒有一家公司有這么多子公司。尤其是互聯網業務,有這么多子公司,各個子公司之間的協調也會有很大問題。”洪波說。
第三,提升阿里集團整體市值。分拆可分散集團業務風險,有利于各子公司融資,使公司在資本市場獲得更高的估值。
或開啟分拆先河
財貓瀏覽器CEO李明順(微博)認為,阿里將分拆成30家公司是一個震撼性消息。“阿里這么大的公司,都在尋求變化,提升競爭力。從‘One company’到‘小而美’的決策,只有三個月時間。對于一個大公司,非常具有勇氣,值得創業公司學習。”
“分拆不是一件新鮮事,但這么大膽的分拆,很多公司都不可能做到。”李明順認為,馬云開啟了一個分拆的先河,未來將帶動更多大公司積極做業務分拆,增強公司活力。
將沖擊垂直行業
根據馬云的邏輯,未來在“七劍”業務平臺上,每長出一個新的、獨立之后能改變所在行業的垂直業務,便盡快分拆。這就意味著,阿里集團眾多子公司可能對垂直領域公司造成沖擊。
洪波認為,阿里分拆對垂直電商肯定會有影響。如淘寶旅游分拆后,攜程面臨更大競爭。“相對來說,阿里平臺仍然以價格為基礎。垂直公司應該注重服務品質的提升。不能提供比淘寶更低的價格,就要提供比淘寶更高的服務品質。”
李明順也認為,阿里分拆對創業公司形成更多威脅。“分拆后,一方面帶來新的合作機會,另一方面也帶來合作難度。分拆后有一些事情他們可能更愿意自己去做。”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