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業內人士指出,只要對國內近兩年的彩電業和TCL市場表現進行分析就不難發現,作為一家正處在從谷底走出、面臨快速反彈的企業,TCL的發展并不會因為韓青的變動而受到影響,相反,這種安排高管出國進修的計劃對于TCL未來的國際化擴張也存在必要性。
近年來,得益于刺激內需、國內市場的穩步增長的依托,國內家電企業的發展步入了新的發展軌道,從中低端向高端、從城市到農村、從價格到品牌等一系列戰略轉型,未來立足于中國市場實施國際化擴張,將成為中國家電企業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重要途徑。但如何構建面向全球化的人才體系已是迫在眉睫。
TCL的互聯網式崛起
以互聯網、LED兩大新品的快速發展,近兩年來,國內彩電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集體翻盤,取得了局部優勢,并與外資企業在平板市場上拉開了新一輪的割據戰。而互聯網電視的中國式崛起,正是得益于以TCL、長虹、康佳為代表的主流企業強勢推動。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互聯網電視研發的企業,TCL在2009年初便推出了互聯網電視。但由于互聯網電視涉及到廣電內容監管和工信部信息網絡環境支撐等多個領域,TCL在推廣互聯網電視的過程中遭遇了很多的阻力。
從去年優朋普樂狀告TCL互聯網電視的網絡版權侵權,到廣電總局、工信部兩部委的之間博弈以及最近《東方時空》報道“互聯網電視驚現淫穢視頻”,甚至還包括更為嚴厲的互聯網電視牌照監管制度出臺,這成為國內彩電企業推廣互聯網電視的重要阻力。
不過,這并未阻止互聯網電視在市場上的發展速度。據奧維咨詢(AVC)預測,2010年網絡電視市場規模為777萬臺,二季度零售規模將達到147萬臺。而在今年一季度,TCL、海信、海爾以高達70.2%的市場占有率穩居前三強。
作為TCL彩電在中國市場的掌門人,韓青卻選擇了在企業發展勢頭正猛的時期出國學習,不免讓人產生眾多猜疑。但來自TCL內部的知情人士則透露,目前在TCL內部,像韓青這樣的高級管理層公司都會有一個中長期的培訓計劃,主要是為了提升企業國際化管理水平,為今后的國際化擴張實施人才擴張戰略。
國際化擴張的人才課題
自2003年TCL并購湯姆遜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實現國際化擴張第一步之后,就一直面臨國際化人才不足的瓶頸。實際上,這也是中國家電企業在多年的國際化擴張中一直遭遇的發展瓶頸。包括當年聯想并購IBM電腦業務,人才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聯想的發展。
實際上,目前以TCL為代表的中國家電企業,由于主要是立足中國國內市場,人才隊伍也以“本土化”人才為根本大法。但隨著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快速擴張,國際化的人才隊伍已經成為制約企業海外擴張步伐的關鍵因素。
當時,TCL為了解決人才管理隊伍的難題,直接采取了吸收大量有留學或外企工作背景的“空降兵”加入企業高管團隊。擁有深厚國際化背景的TCL高級副總裁嚴勇“臨危受命”,出任TTE歐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比利時讀書,并在法國工作多年的嚴飛;在整合北美業務供應鏈中為TCL多媒體節省成本5000萬美元的陳武,都成為TCL的“空降兵”。2007年,TCL又聘任梁耀榮為TCL多媒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CEO及執行董事,并擔任TCL集團高級副總裁。
國際化人才“空降兵”的確為TCL發展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思路,但TCL是以諸侯文化起家的,江湖氣、本土氣依然非常深厚,TCL的高管除了擁有國際化的管理經驗,同時也需要威望。所以,TCL發現,只有將本土人才國際化才是最為適合TCL未來發展的途徑。
當年,TTE原CEO趙忠堯就曾在美國麻省理工進修一年半后,于2007年回國后出任TCL多媒體CEO。而韓青則是TCL內部培養起來的,擁有15年工作經驗,并于2004年擔任TCL多媒體市場總監。
不過,記者注意到,當年國內家電企業本土人才的國際化擴張,仍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如何構建適合中國本土管理層的國際化思維和視野,如何將這一項培養計劃制度化、常態化,如何通過人的升級改造帶動企業的發展變化。在這方面,仍有許多問題待解。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