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從來不缺乏話題,在去年的年度經濟人物評選上,一段對話引發了一個豪賭,代表傳統企業的格力與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小米開始了PK。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與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許下了價值10億元的賭局。賭的是5年后,小米的銷售額能不能超過格力。雖然是個賭局,但炒作意味更濃,兩家企業也因為兩個大佬的一番對話博取了一系列頭條。
互聯網企業與大格力的對決雖然褒貶不一,但也讓人們看到了無限可能,而今年年底,伴隨著等風來的豬(小米凈化器)的叫囂,年底撕逼賀歲大戰也開啟大幕,風口的眾多企業都從幕后走向了臺前。
2013年年度經濟人物評選上董明珠與雷軍
首先是小米高調發布旗下首款空氣凈化器,卻遭到網友吐槽,直指其存在抄襲。緊接著日本空氣凈化器廠商巴慕達發布聲明,暗指小米凈化器產品存在抄襲巴慕達外觀設計的嫌疑,小米對此卻予以否認。而后小米科技和美的集團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卻遭到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的炮轟,說“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而后又有業內人士通過微博、社區等平臺爆料,稱格力侵犯國內空氣凈化器品牌貝昂科技專利權,貝昂創始人冉宏宇還發布公開信,指責格力利用合作之名搶奪凈化器專利。
這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事件,真的可以稱的上名副其實的撕逼大戰。在這場大戰中,幾個企業是維護自身利益還是博取眾人眼球,讓我們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說過“站在臺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之后,便被各界人士引用,比喻行業形勢大好。但是如果不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新,而是竊取它人的設計與成果的話,豬,永遠還是原來那頭豬,飄一會兒就會下來。
12月9日,正逢嚴重污染的霧霾天氣,小米在北京發布了其首款空氣凈化器。該產品擁有相當出色的凈化效率,價格僅為899,絕對是該價位段最具性價比的產品。在暴利的空凈行業,小米產品的推出看似是一善舉,但是實際上卻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
小米發布空氣凈化器
小米新發布的空氣凈化器與巴慕達兩年前發布的一款空氣凈化器在外觀和內部結構上完全一致,只是在部分產品細節上有所差異。此事已經曝光,遭到網友的瘋狂吐槽。緊接著,日本空氣凈化器廠商巴慕達及其品牌創始人兼產品總設計師也表示,小米科技發布了空氣凈化器從外形,內部構造以及宣傳文案等都與本公司在今年初發布的AirEngine安之風空氣凈化器高度相似。但是小米旗下的智米科技發表聲明做出回應,稱小米空氣凈化器有著完全不同的設計。對于巴慕達公司的聲明和部分業內不負責任言論深感遺憾。
小米空氣凈化器外觀酷似巴慕達空凈器
網上有很多對于兩款產品的對比,絕大多數用戶看過都能明白抄襲是否存在。雖然小米凈化器在價格上存在很大優勢,的確為消費者提供了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空凈產品,但是這不能成為剽竊的借口。雖然小米聘請了原巴慕達的日本研發總監大本雄也,試圖規避專業糾紛。但是事實就是事實,最后即使小米在法律層面上規避了責任,但也為會為國產企業丟足了人。專利是企業的根本,小米早已不是一個10人的作坊,更應注重自己的研發,這樣才有繼續競爭的資本。
獲得IF設計大獎、紅點設計獎的巴慕達空氣凈化器
幾乎在空氣凈化器之爭的同時,小米手機因侵犯愛立信相關專利在印度市場禁止銷售。新德里高等法院已下達禁令,要求在印度停止銷售、宣傳、制造小米智能手機。相比之下,小米的產品在國內卻是暢通無阻。這并不是因為國外對中國企業的排斥,而是體現了國內外對待產權專利態度的差異。糾紛的接連出現,也凸顯了小米在知識產權領域內可能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短板。作為國產中高速發展的企業,小米更應該注重產品的研發和技術專利的申請,這樣才能走得長遠。
等風來的豬還沒落地,小米與傳統大廠美的的合作適時地引開了關注,而面對強強的合作,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卻再也坐不住了,不但動作頻頻,其董事長董明珠還公開指責其為“小偷們的合作”。
同為傳統電器大廠的格力和美的相爭也就罷了,為何非要和互聯網廠商小米死磕呢?這其實要從去年的年度經濟人物評選會上說起。在去年大會上,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與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當著全國人民又下賭注一枚:賭小米5年之內銷售額能不能超過格力電器,而且賭資高達10億。而小米和美的的強強聯合,讓格力感到了壓力。
小米與美的聯姻
其實小米科技和美的集團的合作蓄謀已久,12月14日正式公布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正在參加2014年中國企業家年會的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演講時赤裸裸地炮轟小米和美的說,“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她稱會贏小米,表示格力從來不拿也不偷別人的技術,可小米最近麻煩不斷,在印度侵犯別人的專利,空氣凈化器也不是自己發明的。順道又給美的補了一刀,“一晚一度電是虛假宣傳,我為什么不說?”
中國企業家年會上的董明珠
格力現已有1.4萬項專利,在中國擁有專利最多的企業里排名第十,今年前三季度,格力收入984.10億元,同比增長12.07%。而美的因侵犯格力專利曾被判賠200萬,這足以說明科技創新對于產品制造業來說的重要性。
但是在這次董明珠對小米和美的強強合作的炮轟,有維護企業產權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對于兩者合作的不看好。也表示兩者的確給格力帶來了更大的競爭威脅,董明珠想要借此抬高家電領導廠商的地位,吸引更多的關注。
就當董明珠炮轟小米、美的,拿專利和抄襲說事后不久,就有業內人士通過微博、社區等平臺爆料,稱格力侵犯國內空氣凈化器品牌貝昂科技專利權。對此,貝昂創始人冉宏宇發布公開信,指責格力才是真正的小偷。信中冉宏宇表示格力利用合作之名搶奪凈化器專利并且回憶了兩次與格力公司進行合作的過程,稱兩次都被格力“忽悠”。
貝昂創始人冉宏宇
對此,格力集團方面表示,目前還在調查了解當中,從初步了解的情況來看,貝昂科技所說的完全是一種抹黑。但是事情沒有結束,尼爾遜品牌通過微博指責貝昂侵權,表示在離子風技術研發過程中,尼爾遜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人力以及技術支持,專利權應歸尼爾遜所有。
離子風技術
格力黑小米反遭貝昂炮轟,又被尼爾遜反將一軍,可謂是讓網友看足了熱鬧。貝昂創始人的血淚訴訟讓很多受眾開始為他們鳴不平,為知識產權鳴不平。尼爾遜但是事情的內幕究竟如何,格力、貝昂和尼爾遜究竟誰忽悠了誰,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企業面對契機和事件,都試圖打造企業的自我營銷與互聯網營銷。
總結:
在年底這場熱鬧非凡的撕逼大戰中,我們能夠看到各個企業都在不斷地通過炮轟和抹黑,以此來抬高自己的位子,提高自己的關注度。但是在商業的洪流中,又有誰能夠說自己是出淤泥而不染,能夠毫無過錯,不沾染一點世俗么?何必通過詬病他人來成就自己呢?最后也會讓自己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了。
相比看熱鬧,其實我們更應該抓住事件中知識產權這一核心問題。專利技術是當今企業的競爭的核心要點,耍小聰明的山寨和不擇手段地竊取,既是對他人勞動的踐踏,更是拿自己企業的未來開玩笑。隨著廠商的不斷做大,甚至走出國門,知識產權的問題將會愈發凸顯。科技類國企廠商在走出國門的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就是缺乏產權專利,以至于會經常受到競爭對手的刁難。
我們企業的未來應該以更加嚴肅謹慎的態度對待專利糾紛,把研發工作當做鏈條中最重要的一環。企業要不斷創新,不斷豐富自己的專利產權,秉持對用戶認真負責的態度,而不是盲目的追求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這樣的企業才能夠有長足的發展。(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