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沈陽三洋空調工廠在2012年11月就向合作伙伴發出通知:推出市場,不再生產分體機。于是,商家拋貨了事,所以,三洋空調以混亂的價格在各種渠道銷售。
松下2009年將三洋電機納入旗下,通過業務整合,梳理了三洋品牌。使用大米制作面包的機器“GOPAN”等三洋的人氣商品,商品名稱雖不變,但已換成松下品牌。
盡管日本松下收購三洋后就明確表示,三洋品牌名稱會消失,但如今悄無聲息的隱沒在嘈雜的家電領域,難免有些令人唏噓。
目前國美在線、當當網、淘寶仍有部分三洋空調在銷售,商家表示清倉結束就了事。作為日系品牌,三洋空調銷量近年來一直走下坡路,產品無特色、價格無競爭力,沒有資源建設渠道,與國美電器簽訂大盤協議后,并沒有改善銷售狀況,反而陷入低價泥沼。可以說,即便松下不停止三洋家用空調業務,遲早也會被市場邊緣化。
事實上,三洋在華業務多、涉足領域廣,從家電到零配件乃至光學元件都有其身影,如今消費者對三洋產品的印象停留在哪里呢?洗衣機、微波爐還是其他?
高起點發展
1959年日本三洋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兩級壓縮式空調器,1961年生產出同行業第一臺分體式空調器,1970年在世界上首先推出使用旋轉壓縮機的分體空調。在空調領域,和東芝、三菱電機、大金等日系品牌相比,三洋豪不遜色。
1993年3月8日,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與大連冰山集團合資組建沈陽三洋空調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分體空調。與此同時,雙方還在大連設立了大連三洋制冷公司,主要生產中央空調。
三洋洗衣機、三洋微波爐在中國形成頗高知名度、影響力,并占據一定市場份額,三洋家用空調卻一直不溫不火:艾肯家電網統計數據顯示,三洋空調在中國年內銷量最高峰曾經達到20多萬套,出口量大于內銷量,出口高峰期超過60萬套。2001年三洋在中國總共生產65萬臺空調,出口50萬臺,幾乎全部出口到日本。
2002年日本三洋電機宣布,在2004年3月份之前把家用空調的生產全部轉移到中國,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三洋空調的競爭力。同年1月,三洋電機與海爾集團簽約,在四個方面展開合作:三洋充分利用海爾的銷售網絡在中國市場展開銷售;海爾充分利用三洋的銷售網絡在日本市場展開銷售,并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三洋海爾”;三洋向海爾供應用于海爾冰箱的壓縮機;三洋向海爾銷售充電電池、液晶等三洋的主打產品。
2003年起海爾就聯手三洋進攻日本洗衣機市場。當初誰也沒有料到,日后海爾將收購三洋東南亞區域的冰洗業務。 [NextPage] 命運多舛
世事難料,由于日本總部戰略失誤、經營不濟、大環境不佳眾多因素影響下,日本三洋命運岌岌可危,2009年松下收購三洋,并對后者進行業務重組,出售與松下重合以及效益不佳的板塊,如相機業務。
2011年7月,海爾宣布以100億日元從松下集團手中接管“三洋電機”,同時接管三洋在日本、印尼、大馬、菲律賓和越南的家用電器業務,包括洗衣機、電冰箱等的銷售。
國內家電代理商在看待沈陽三洋空調沒落的問題上指出,錯誤定位是致命點,日系家電企業在華整體衰敗也是一大原因。
浙江百誠集團2003年起操盤三洋空調,截止到2012年底雙方合作已有九年。百誠集團副總經理毛江峰認為,三洋家用空調定位失誤,導致最終退出市場的結局。“產品質量不錯,沒有太多特色,價格偏高,依賴連鎖賣場,沒法和三菱電機形成正面競爭。”
1.5p變頻掛機,大金定位在3500元以上,三洋卻以4000多元的零售價面市。國美在線網站,三洋夢蝶系列2匹定速柜機,售價8298元,大金FVXB350LC-W系列2匹變頻柜機,9198元。
產品性能方面,三洋多年集中于雙層凈化、自動清潔、自動恒熱外,鮮有其他亮點。反觀三菱電機、大金以及國產品牌的格力、海爾、美的等,都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提升而不斷提高產品智能化。
隨著國產品牌的快速成長,日系空調品牌在中國市場份額日益萎縮,三洋空調在2011年前后與國美電器形成包銷合作,然而這種銷售模式并沒有讓三洋空調走出泥沼,反而徹底喪失傳統渠道。
目前百誠集團還在和沈陽三洋進行交涉,例如惠民補貼、安裝卡、售后服務等問題的解決方案還未達成一致。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