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長虹牽頭,聯合多家國內家電企業組成中國智能技術聯盟,該聯盟致力于推進智能多媒體技術應用程序商店,互聯互通,操作系統等核心規范標準,從而推進整個產業規范和快速發展。專家評論,該聯盟或將加速彩電業重新洗牌。
中國平板電視行業進入智能時代
智能電視、智能手機、智能平板...隨著信息網絡化高速發展,各種智能多媒體終端大量推向市場,智能化大潮已經來臨。然而,智能化能給企業帶來什么?中國的企業在這股智能化大潮中充當什么角色?中國的企業如何面對這股智能化潮流?這些都是國內企業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從產業來說,智能化時代的顯著特征就是網絡化,而開放則是網絡化的基礎。一花獨放不是春,萬花齊放春滿園。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電視機行業三大巨頭長虹、海信、TCL、適應市場發展趨勢,立足產業,強強聯手,攜手發起成立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其主要目的就是期望站在產業的高度上建立起中國企業自己的技術標準,給消費者和開發者帶來品牌和技術的保障。
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聯盟成立
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是由長虹等國內知名家電企業聯合發起,立足于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的產業聯盟,將主要開展幾個方面的工作:1、智能電視應用程序商店技術標準;2、智能電視互聯互通應用規范標準;3、智能電視操作系統技術規范標準。后續還將逐步制定智能手機、智能平板等各種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標準。
通過這些標準的制定,一方面在市場上給出一個明確的智能多媒體終端的技術標準,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便利,避免消費者被各種各樣的智能產品混淆;同時通過統一的標準,保障聯盟內智能多媒體終端互聯互通,共享互聯網的便利。另外一方面,聯盟的成立,給應用開發者帶來了福音。開發者開發的應用,將可以適用于聯盟內所有的終端,其用戶群每年將以千萬級別規模增長。這種規模上的效應必將給開發者帶來巨大的利益。
強強聯手,共創智能生活
這次聯盟的成立,是國內家電企業第一次真正聯合起來,共同打造一個智能終端技術標準,將給整個產業帶來巨大影響力。也為中國企業在世界智能化大潮中贏得強大技術競爭力。一直以來,中國家電企業在市場上激烈拼爭,獲得了很好的市場份額和品牌,但是在技術標準和國際規范上,總是受制于人。在今天這個智能化時代,智能應用、操作系統、互聯互通等將是整個產業中的重要核心,中國企業必須聯起手來,制定自己的標準,從而在整個產業發展中占據主動。
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聯盟成立后,還將通過各種形式,扶植和鼓勵開發者開發適合包括電視、手機、平板在內的各種智能應用,并建立統一的智能終端產品技術體系,統一對外部技術合作。最大限度達到資源共享、終端互通、技術共享。
從產業發展歷史上看,在技術領域,那些引領技術發展周期并贏得大多數用戶的公司通常會獲得最大主宰權(并創造大多數財富),今天成立的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就是將盡可能多的智能多媒體終端聯起來,為用戶創造更好的體驗和更好的服務。
智能電視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作為目前平板電視行業首個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的核心成員,長虹表示,聯盟的成立并不是為了在行業內給自己樹立一個屏障,而是智能化時代的來臨,智能電視已經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行業鏈,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該鏈條,為客戶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產品,以此在國際舞臺才能面對更強的挑戰。
行業內對于這個新生的聯盟也非常的好奇,聯盟成立,將共享什么?能筑起屏障嗎?對聯盟企業有哪些好處?對此,長虹相關負責人解釋到,聯盟成立,主要共享技術成果,包括終端開發、互聯互通標準、操作系統等成果。另外也是為了產業發展,聯盟的成立可以提高中國民族彩電企業在核心技術的水平,在國際智能電視舞臺上的發言權。并不是為了給競爭對手筑起屏障。當然,聯盟的成立可以降低研發成本,降低上下游進入的技術成本,對用戶提供最豐富的應用。
聯盟企業是如何走到了一起呢?作為該組織核心成員的長虹表示,面對智能發展時代的大趨勢,大家在對于智能產業方面想法比較吻合,心態比較開放,技術協同性較多,所以很自然走到一起。
這次聯盟的成立,是國內家電企業第一次真正聯合起來,此前為什么沒有聯合?為什么選擇這個時點?對此,長虹表示,在智能電視領域,智能電視是一個產業鏈,而不是一個孤立的產品。這就要求大家只有聯合起來,才有出路。在會的企業也表示歡迎產業鏈上包括互聯網公司、網絡運營商、軟件公司、芯片公司等能積極參與進來。三企業也提示,智能電視已經進入一個最關鍵的時候,從發展來說,智能電視已經進入一個高爆發時間點;從產業來說,國際巨頭咄咄逼人,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已經有了統一的趨勢,急需一個統一的中國技術標準。
長虹:中國平板電視智能時代引領者
有關專家分析,該聯盟致力于推進智能多媒體技術應用程序商店,互聯互通,操作系統等核心規范標準,從而推進整個產業規范和快速發展。專家評論,該聯盟或將加速彩電業重新洗牌。
在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成立大會上,長虹領導人表示,長虹在發起這個技術聯盟之前,已經在智能多媒體終端方面建立了開放式的自主技術創新體系,充分融合全球信息產業技術,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成功構建了完善的全球消費類電子技術創新平臺,使公司由傳統的家電企業向 3C融合的信息家電企業轉型,并成功構架跨越廣電網、通訊網及互聯網的 3C產業體系。
另外,長虹領導人也表示,真正的智能多媒體終端應該從三個方面來衡量,就是智能平臺、智能應用和智能操控。
長虹在今年3月份一舉推出了七個系列20余款的智能3D電視,以智能電視為基礎,率先實現電視、電腦、智能手機間互相控制,多屏終端可以輕松實現隔空互聯。產品持續熱銷。并且,早在2009年底,長虹就成立了歡網科技,更是把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進到嶄新層次,歡網科技和華數集團聯合成立華數視聯,也是我們在技術和協助國家管控方面進行的有益探索。
同時,我們也看到,此次聯盟是一個非贏利性的技術共同體,將圍繞智能終端產業鏈相關技術和服務,開展適合中國、連接國際的產業標準建設,進行聯合研發和推廣等工作。推動智能電視、智能手機、智能機頂盒以及個人平板電腦等終端產品的技術發展,推進智能終端的應用程序商店,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標準的統一化進程。共同探討構建智能終端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模式,豐富智能終端應用,推動中國智能終端的普及與市場拓展。聯盟企業的用戶群每年將以千萬級別規模增長。這種規模上的效應必將給開發者帶來巨大的利益。
據透露:就在幾天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掛牌,好的政策管制已經初步形成,我們的智能技術聯盟成立,必將有力支持國家對于互聯網信息的多業、協調管理。而此次聯盟除了長虹等家電企業領導品牌,將根據發展需要進行會員擴展。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等都可自愿提出申請。
長虹作為這個技術聯盟發起者,將發揮累積的網絡技術經驗,和其他企業一道,把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的技術體系建立得完整、完善,最終給消費者帶來越來越智能而便利的生活。
從傳統家電向信息家電的企業轉型
長虹早在第一批量產的網絡電視推出之時,樂教等智能應用就已經出現;智能應用不是機械的人機互動點播,而是軟硬件可同時升級,增加新功能和服務,并且實現親情互動、甚至人人互動。
專家分析:如果一個平臺是封閉式的,無法匯集優秀的智能應用,或者有關各部門無法管控,都不是真正的智能平臺。他要具備多元化開放式操作系統和智能云支持,可實現良好的人機交互、多屏互動和人人互動。
有了智能平臺和智能應用還不夠,還要有智能操控,比如電視,不僅僅利用遙控器可以簡單、流暢地操作;而且可以利用手機、語音甚至姿態等遙控電視,多種終端可以互通互動,充分利用云技術等與時俱進的技術,給消費者帶來智能的震撼。
長虹在今年3月份一舉推出了七個系列20余款的智能3D電視,以智能電視為基礎,率先實現電視、電腦、智能手機間互相控制,多屏終端可以輕松實現隔空互聯。產品持續熱銷。早在2009年底,長虹就成立了歡網科技,更是把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進到嶄新層次,歡網科技和華數集團聯合成立華數視聯,也是我們在技術和協助國家管控方面進行的有益探索。
五十多年來,長虹從軍工立業、彩電興業,到信息電子的多元拓展,目前品牌價值近700億元。如今,長虹正加速實現信息家電的互聯、互通、互控,新產品新技術的更新換代。
智能電視再添“神器”-3D功能
在智能電視給消費者生活帶來新鮮和便捷的同時,彩電不僅僅在橫向功能上有了質的飛躍,更在縱向配置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3D便是當仁不讓的代表,3D作為世界彩電行業的一個劃時代標志,如今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眾多消費者在選購電視時對3D具有明顯的傾向性,而3D電視的銷售也逐步占據了市 場的關鍵份額。
國內品牌中,以長虹為首的彩電制造商在2008年的時候已經預知了3D在今后市場上的巨大空間,在“看3D,當然600HZ”的技術白話理念支撐下,長虹毅然投入60億元人民幣到“全高清600HZ3D”的載體——等離子生產線中來。2010年,長虹憑快半步的前瞻性決策在3D領域以46.7%的國產3D份額高居榜首,并同時步入了世界3D品牌前三的行列。
前不久,長虹、三星、松下。索尼、夏普、TCL、海爾等全球主流品牌成立了3D聯盟,全面淘汰1920*540分辨率的偏光式3D,將3D推向了1920*1080分辨率的全高清時代,電子快門式3D也以清晰度和刷新率高的絕對優勢成為了市場的主流。為此,中國立體視像(3D)產業聯盟公布了3D智能電視行業協會推薦標準:
小帖士:3D智能電視行業協會推薦標準
標準一:零重影無串擾
主動快門式3D技術目前已在電影、電視、投影、電腦等產品上得到廣泛應用,內容資源豐富,是三星、松下、長虹、索尼、夏普、TCL、海爾等全球主流品牌采用的解決方案。
在畫質表現上,主動快門式3D技術在圖像分頻后,通過逐行掃描,形成左右屏均無漏楨的高分辨率畫面,并借助紅外3D眼鏡進行點對點無損失接收,還原零重影、無串擾的原始畫質。
標準二:雙通道全高清
測試結果顯示:傳統3DTV分頻后,在垂直方向僅達到540線,FHD-3D電視通過采用全高清3D智能驅動,進行雙向全高清掃描(1920x1080+1920x1080),實現左右雙眼同時看到1080線高清晰3D立體影像。
標準三:智能多屏互動
3D電視作為基于Internet的家庭多媒體終端,協會認為:在中國銷售的3D電視應具備開放式網絡平臺、搭載如Android、iOS、Windows Mobile、MeeGo、BlackBerry OSSymbian智能操作系統。同時,以電視機為核心,PC、TV、手機能局域在線、多屏互動,實現智能遙控、視頻點播、節目導航與推送等功能。
標準四:≥240Hz刷新率 觀看舒適
3DTV畫質最佳表現的重要指標:高刷新率。電視機的刷新頻率在3D化后,畫面清晰度有不同程度的衰減。消費者在選購3D電視時最好選擇≥240Hz的高刷新率(目前,快門式3DLED可達到240Hz或480Hz,快門式3DPDP可達到600Hz子場驅動)。刷新率越高3D畫質越好,觀看更舒適,保護眼睛。
標準五:廣視角3D顯示
目前,市面上部分低端3DTV在超出垂直20度、偏頭90度的范圍時,3D立體效果不明顯或逐漸消失。建議消費者選擇在不同角度觀看時,均有清晰立體影像的3D電視。
經現場測試:快門式3DTV不受可視角影響,3D圖像不失真、不變形。
標準六:2D畫質不降低
通過對比發現:部分低端3DTV由于在屏幕表面加貼偏振光膜,觀看普通電視畫面(2D)時,畫質有所下降,主動快門式3DTV,在觀看普通電視畫面(2D)時無此現象。同時,在2D狀態下的色彩豐富度、層次感、真實感均不發生改變。
標準七:點對點3D眼鏡
電視信號在3D化后,出現上下或左右分頻。所以,要求3D眼鏡也必須主動進行上下或左右分頻,開關式3D眼鏡通過主動、快速開啟、關閉左右眼鏡屏,與3DTV顯示的信息同步,實現紅外點對點精密顯像,確??吹降?D影像高清晰、無遺漏。低成本的偏光眼鏡無法實現該項功能。
標準八:動態節能
根據我國對家電產品的低碳節能要求,在中國銷售的電視機(含3DTV)必須達到國家能效標準,面板須使用環保節能材料、使用高發光效率的發光源。經檢測:快門式3D面板不存在覆蓋現象,不需要通過加大背光源的功率來提高畫面亮度,其整機產品均可達到國家一級或二級節能標準。
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
2011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