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SINOCES海外主辦方,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的總裁蓋瑞•夏培羅和行業分析總監史蒂夫•柯尼格在2012SINOCES展會期間媒體一起探討了對消費電子展的理解和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
個性化、互聯性是消費電子兩大特征
對于消費電子產品今后的發展趨勢,蓋瑞•夏培羅表示,“個性化”和“互聯性”是消費電子產品的兩大重要技術發展趨勢,這在目前市場熱銷的兩類產品--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上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
蓋瑞•夏培羅認為消費者電子產品連接互聯網是一大趨勢,現在能夠看到的凡是通電的設備,未來可能都要跟互聯網相連。連接上網絡之后,就會出現產品的創新與轉型,比如傳統的燈也能夠連上網;現在一些家庭保衛安全控制以及現在比較新興的通過互聯網和無線網進行醫療診斷等等。
至于連接上網絡之后,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應用來與其搭配應用,這主要取決于兩點:第一是用戶所期望的是什么?第二現在市場消費電子企業所有的創新是什么?誰能抓住用戶的需求,誰更有創新,誰就能獲得成功。
除此之外,當下消費電子產品還有一個突出的技術特點,就是增加人機交互的需求,比如語音控制和手勢識別。
網購成大勢所趨但實體店無可替代
在消費者電子產品充分與互聯網相連接的同時,更多的消費者也希望通過互聯網購買到消費電子產品,這對于消費電子企業以及零售業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蓋瑞•夏培羅說,通過互聯網購物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這種消費模式的出現對傳統零售商產生了巨大的挑戰。不過,這種變化對于消費者來說是有利的,同時也提升了消費電子產品的競爭性,能夠促使廠家生產出更符合消費者要求、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消費渠道的增多也能夠使消費者選擇到價格更加實惠的產品。
史蒂夫•科尼格認為,雖然網購主導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然而零售店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不能夠被電商取代。因為人們在選擇消費電子產品的時候,在購買之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感受到,只有通過實體店面才能實現這一點。另外,消費者進行網購,是因為對產品價格越來越敏感,通過互聯網往往能夠找到一個最優的價格來購買產品。但即使在網購高度發達的美國,通過互聯網來購買電子產品也只占整個市場份額的25%。
全球消費模式將由發展中國家主導
消費電子產品本身的發展對于經濟的推動有多大影響?
CEA行業分析總監史蒂夫•柯尼格說,今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增長整體上是放緩的,主要是因為發達國家的消費能力下降很快。CEA與專門做市場調研的GFK進行合作,預測今年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發展的規模為1.1萬億。
史蒂夫•柯尼格表示,影響消費電子產品的因素有三個方面,一個是各國經濟本身,第二個是消費者自身,第三個是技術發展的本身。盡管中國的發展速度很快,但由于發達國家的消費力下降,會給整個市場增長帶來影響。
以美國為例,消費電子產品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已經飽和,現在美國一個家庭擁有25件家用電器,在一個跨時代產品出現之前是不會更換現在的產品的。
史蒂夫•柯尼格進一步說,從全球來看,全球消費模式正從發達國家主導而轉向由發展中國家消費者所主導。所以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是從傳統發達國家轉向新興發展中國家。從長期趨勢來看現在所說的新興國家,既中國、印度、巴西等,在將來所占的消費比重會越來越大,最終會取代發達國家現在的消費量。
CES和SINOCES的合作已產生“化學反應”
在消費電子領域,每年有兩次重要的展會,一是1月份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另外就是每年7月份在青島舉辦的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展(SINOCES)。
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每年1月份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中國企業的參與度是越來越高:2012年中國有264家公司、1500人參加。蓋瑞•夏培羅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參與CES。
另外,作為SINOCES的海外主辦方,蓋瑞•夏培羅說,通過多年合作,CES和SINOCES已產生“化學反應”,“我們也充分認識到中國消費電子展的重要性。”
蓋瑞•夏培羅表示,CES與SINOCES的合作對推動中國消費電子展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消費電子領域,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的發展速度將會遠遠快于發到國家,其市場份額也在逐漸擴大。在這個大背景下,CEA期待著與中方更加深層次的合作,來推動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