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聲音很無奈,但不提價后果更嚴重。這便是在節能補貼新政下二三線空調企業的真實寫照。對這些企業來說,今年的空調很難賣。
日前,節能惠民補貼新政公布,補貼標準由此前每臺300元-850元下調至150元-250元,補貼額度大幅縮水,業界普遍認為空調行業價格回調已成定勢。
不提價就慘死
記者從一些二三線企業的人那里聽到的聲音更多的是“誰都得漲啊”、“肯定慘死”、“破產”等悲觀的論調。在節能惠民補貼大幅度下調的壓力下,二三線空調企業的生存環境同時受到威脅。
TCL空調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記者坦言:“節能補貼降低后,每套空調的成本就要增加數百元,現在空調的毛利都比較低了,這么大的降幅,誰都挺不住”。
的確,連格力、美的、海爾等企業都已經做好了調價的準備。只是相對于這些企業的強勢,二三線企業會有更多的“綜合考慮”。
廣東某空調企業的一位人士向記者指出,節能補貼直降對二三線空調品牌的沖擊較大,但一線品牌的調價幅度也不會低。“雖然他們規模大,成本較低,但是相對來說庫存容量也大,惠民補貼調整后,他們受到的總體成本壓力也是很大的”。
“二三線品牌自己承擔不起,也不敢得罪經銷商,只能被迫漲價”,同時,該人士分析,一線品牌具有品牌優勢,他們對經銷商的話語權很大,經銷商處于弱勢地位,導致的結果是可能會將成本壓力轉給經銷商承擔。
最大化清庫存
伴隨漲價的同時,與一線品牌境遇一樣,清理前期高能效空調庫存也成為二三線企業面臨的壓力。相對來說,后者的壓力稍微小點。
長虹空調市場部部長余皓告訴記者,長虹每年銷售80-100萬套的量,目前有幾萬套的庫存,為老的1級能效空調。
上述TCL空調人士告訴記者,行業一般所指的庫存有兩種,一種是經銷商的庫存,一種是廠家的庫存。
“一線品牌在經銷商面前處于強勢地位,也有可能將未消化的庫存轉移給經銷商承擔;二三線品牌就做不到這點了,因為損害經銷商利益有可能導致渠道丟失”。該人士表示,在不損害經銷商利益和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二三線品牌的權益之計是要做好終端銷售,最大程度和經銷商一起消化高能效庫存。
事實上,包括所有空調企業在內,目前所面臨的庫存壓力,基本以前期的1級能效空調為主。對于新能效標準下的產品結構,企業普遍以推新1級能效空調為主。
“雖說補貼力度小了,但情況總好過于沒有補貼的時候,因為在之前沒有節能補貼的時候,企業照樣可以賣產品。”對于二三線品牌乃至整個業界存在的壓力,上述TCL人士最后還是表示了樂觀的態度。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