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中濤)北京時間5月24日消息,《華爾街日報》網站今天刊文稱,中國市場智能手機用戶量的迅速增長,正改變中國電信(微博)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的原有商業模式和盈利格局。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量的迅速增長,讓中國電信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步伐看上去已較為緩慢。
截至今年4月,中國3G手機用戶量已達1.59億,為2010年底相應用戶量的三倍多。大量中國消費者通過他們的智能手機來訪問互聯網,已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國電信產業、互聯網搜索產業以及社交網絡行業的原有盈利模式。
在上述受到威脅的產業中,各大電信公司可謂首當其沖。匯豐銀行分析師塔克·格林南(Tucker Grinnan)估計,2011年期間,短信業務約給中國移動(微博)貢獻了15%的營收。然而隨著諸如騰訊微信等互聯網通信服務的崛起,傳統的短信業務已開始受到威脅。騰訊微信業務于2011年初發布,到2012年3月,該服務用戶量已增至1億。
在此期間,中國手機用戶的人均短信流量卻下滑了7%,這顯然絕非巧合。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巨頭,騰訊正進行業務重組,以將更多精力投向移動服務領域。
中國互聯網搜索市場同樣也面臨著挑戰。以營收額為標準,百度在中國搜索市場的份額為78%,其優勢地位看上去似乎堅不可摧。但實際情況是,百度的這種優勢僅局限于PC機搜索市場。易觀國際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百度在移動搜索市場的份額僅為35%。為改變這一不利局面,百度前不久發布了低價智能手機,并同多家智能手機廠商達成合作伙伴協議,使這廠商出產的手機將百度作為默認搜索引擎。
即便百度的這項戰略能夠取得成功,移動市場的盈利能力也不如PC市場。相較于PC機的大尺寸顯示器,智能手機屏幕尺寸僅為3英寸左右,因此投放廣告的難度更大。而這種挑戰并不僅僅是針對百度,且對所有將網絡廣告作為重要收入來源的廠商而言,無疑都將極為不利。中國社交網絡人人網以及新浪,也在努力開發針對各自移動用戶的盈利模式。
對于中國移動和百度等實力雄厚的巨頭而言,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量的迅速增長,可能將導致這些廠商的現有收入來源受到擠壓。而對于作為后來者的社交網絡來說,智能手機的崛起,很可能使這些社交網絡的盈利能力進一步下降。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