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情況是:
浙江(66家):浙江一佳、海寧凱頓、海寧市歐派日能、海寧康諾、海寧暖能、海寧三能、浙江日麗、海寧家能、嘉興家樂福、浙江愛邦、海寧光泰、嘉興新喜多、嘉興全球福、浙江申迪、浙江宇迪、杭州圣大、海寧賽康、浙江順時達、海寧四季豪門、海寧市奇瑞特、海寧金都、浙江省永康奔煌、嘉興正邦、海寧金頂、浙江同欣、嘉興吉陽、海鹽歐易、嘉興先超廚衛、嘉興好太太、嘉興皇能、海寧四季旺、海寧日日喜、浙江紐富蘭、杭州真心熱能、海寧恒濟、海寧美克斯、嘉興立成四千年輕、浙江蜜雪兒、海寧全家樂、浙江嘉興節能電器、海寧太陽村、浙江虎王、嘉興天堂雨、浙江英特瑪、帥康、浙江天仕樂、海寧光照、海寧寶陽、浙江遠東、海寧熱神、海寧嬌陽、嘉興西塞羅、海寧向利、嘉興格迪、杭州天霸、杭州金比得、浙江太陽升、海寧市盛大、海寧豪康、海鹽帝冠、浙江英科、杭州高達、嘉興奧華、嘉興名王、海寧家熱福、嘉興市萬家熱;
江蘇(34家):淮安天賜緣、江蘇日河、億家緣、江蘇浴普、江蘇帝業、無錫環特、江蘇七彩、江蘇桑力、常州市龍泉、蘇州陽光四季、江蘇富源、江蘇輝映、連云港三金水利、江蘇力源、常州博士、江蘇曉紅、淮安鼎盛、常州市興旺、江蘇緣一世、江蘇浴歌、江蘇世紀陽光、江蘇奧力星、江蘇虹宇、無錫市百佳、無錫陽源、揚州三超、江蘇京科、南通陽明、江蘇皇鷹、常州盛來、江蘇光普太陽能、江蘇佳好、無錫航大光電、江蘇靈創;
云南(16家):玉溪興紅、昆明天天沐歌、云南同樂、云南精納米、云南清大、昆明頂好、昆明美星、云南滇虹、云南火鷹、昆明皇宏、昆明和昊科、云南英科瑪、云南好日子、云南美樂福、昆明現代陽光、云南中建博能;
山東(16家):福德、淄博瑞普熱能、泰安天馬、泰安清華紫光、山東沐陽、濟南志臻、臨沂杏花雨、青島春雷、山東陽光博士、濟南千億、濰坊市清大愛意、日照市金典巨能、山東金豐巨能、山東樂天、山東華能陽光、微山縣南海不銹鋼;
安徽(12家):滁州新揚、蕪湖雙翼機電、蚌埠人人家、安徽省烽火、安徽省郁金香、馬鞍山貝斯特、合肥天明、合肥邦元電器、蕪湖市晨曦、安徽省安慶皇祖、蕪湖萬里達、德威爾新能源(蕪湖);
北京(8家):索陽、北京陽翼九天、北京強進、北京中科天泉、北京昊晨金日、北京鴻圖高科偉業、北京環普陽光、北京愛家陽光;
四川(8家):成都創熱、成都昱成、四川天煌、四川頂集、綿陽市蜀旺、廣安市超臣、四川省奧寧、樂山航大星光新能源;
湖北(6家):襄樊旭威、湖北天歌、湖北金威、武漢索星、宜昌三峽、湖北元首科技、[NextPage] 河南(6家):鄭州商城熱能、鄭州圣普、商丘新科、鄭州及時雨、許昌許繼美之郎、鄭州匯興農業;
廣東(6家):廣州萬寶、廣東萬和、廣東美滿、廣州恒德、廣東粵佳、中山市步升;
其它(8家):河北(2家)東光縣天圓陽光、唐山頂熱;上海(2家)同建師科、上海力邦、遼寧(2家)沈陽百樂、沈陽熱龍;貴州綠卡能;江西清華陽丹。
我們知道,在中國太陽能行業,有這樣一句流傳甚廣的話“世界太陽能看中國,中國太陽能看山東”,的確,山東是中國太陽能品牌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國太陽能企業聚居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大大小小的太陽能品牌上萬個,而山東就有成百上千個。可是在這次第二輪太陽能下鄉投標中,山東的競標企業明顯少于同是太陽能大省的浙江、江蘇二省,比浙江少近18個點,比江蘇少近10個點。
為何山東未參與第一輪家電下鄉的眾多太陽能企業對第二輪家電下鄉“不感冒”呢?為什么太陽能大省山東的太陽能企業參與競標的熱情不算高?帶著這個問題,筆者電話采訪了一些企業,找到了一些謎底。
企業聲音一:第一輪家電下鄉,山東有十幾家企業中標,而經過近一年的運作,除幾個大品牌外,有些中小品牌市場運作并不理想,根據去年的一些統計資料顯示,有些企業1個月下來家電下鄉產品才賣幾十臺甚至十幾臺,這大大挫傷了未中標和未參與第一輪家電下鄉企業參與第二輪家電下鄉的積極性,所以我們這次還是沒有參與。
企業聲音二:皇明老大哥曾說“太陽能下鄉應設最低限價”。那么這個最低限價到底是所少?皇明在市場上價格最低的產品也有2000多元,而市場上許多中小品牌零售價1000多元的居多,如果最低限價以皇明為標準的話,我們這些中小企業怎么生存?另外,桑樂老大哥曾說“桑樂早已經進入了農村市場,太陽能下鄉對桑樂可能算不上是一個好消息”。這些言論使我們對太陽能下鄉捉摸不定,不知是投好還是不投好,由于不決之際,投標已經過去了。
企業聲音三:我給你算筆賬吧,家電下鄉產品檢驗一款就萬把塊錢,如果投十幾款光檢測費就十幾萬,投標過程中還要交5萬投標保證金,中標后還要交30萬市場保證金,再加上其他不可預見性費用,這一來就四五十萬進去了,我們企業小,這些錢多少臺太陽能才能掙回來呢?
……
以上三種聲音代表了三類企業,尤以第三類企業最多,怕化了這個錢收不回來。其實這些企業只算了小賬,而真正中標后,帶來的收益何止幾十萬?并且,中標后的品牌影響力的無形效果怎能用幾十萬來核算?
另外,據了解,從第一輪家電下鄉啟動時,江浙一些政府部門就專門協助企業辦理家電下鄉中標事宜,真正把政府的服務職能發揮出來。這不由地使我想起今年10月份我在山東某地調研市場時,一太陽能企業正在平整新建廠房地基而地方稅務部門一幫人卻要去收稅的情景。廠房還沒建起來,更不用說投產,稅務部門卻去收稅,真讓人哭笑不得。
從中國馳名商標到明星代言再到家電下鄉,浙商、蘇商的大手筆可見一斑。魯商,你們的思想是否應超前一些?魯商應該向浙商、蘇商學習些什么?太陽能大省山東難道真對家電下鄉不屑一顧?值得深思!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