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美的集團副董事長、日電集團CEO黃健說法,中國城鎮化對內需拉動,以及全球范圍內中國家電產業比較優勢,實現“下一個千億元”目標比“第一個千億”容易得多。
2010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青島海爾和美的電器收入和利潤的高速增長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預測,然而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帶來新一輪沖擊,特別是新匯改后人民幣升值幅度可能加快,對于本來毛利率只有10%左右的中國家電出口來說,意味著什么?
廣交會期間格蘭仕、美的微波爐產品破天荒地提價10%,而更多出口型企業面對比往年更多的定單卻一籌莫展,甚至主動放棄了定單,對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成本上升壓力,美的、格蘭仕、TCL等企業如何化解?索尼等日本消費電子巨頭應對日元升值措施,有沒有借鑒意義?
浮華背后危機
美的電器(000527.SZ)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81.3億元,同比增長68.6%,而凈利潤為9.3億元,同比增長129.7%;格力電器三季度銷售收入實現了191.52億元,前三季度的銷售收入442.97億元已經超越了2009年全年業績,三季度13.2億元的凈利潤更是讓其創造了家電業上市公司的最好紀錄。
青島海爾前三季度凈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就連彩電業務出現9.11億港元虧損的TCL集團,也依靠TCL通訊的利潤大漲維持了利潤27.4%增長。
出口對于中國家電巨頭來說都是業務重要組成部分:
美的集團2010年1100億元的整體銷售收入中出口值將達到50億美元(約合333.7億元人民幣);海爾集團2009年1245億元的全球營業額中來自出口和海外銷售的比例達到28%;格蘭仕集團2010年的近300億元收入中出口的占比更是超過60%;TCL集團今年前三季度的海外整體銷售占比達到41%左右,其中TCL通訊的海外銷售占比甚至超過90%;出口比例最低的創維集團其出口占比也常年維持在10%-15%。
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曾經表示,“人民幣升值對創維來說其實是好事,因為在國產彩電行業中我們的出口占比相對是最小的,這也可以客觀上減少匯兌損失。”
對于家電類上市公司來說,2010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潤的大幅增長雖然與金融危機后2009年同期較低的基數有關,但整體來說中國家電行業在從金融危機中走出后,進入了一個新高峰期。
然而在業績背后,潛在危機已經臨近,楊東文告訴本報記者,“金融危機時雖然出口定單減少,但是國內市場受到家電下鄉等政策刺激獲得了釋放,同時人民幣升值步伐放緩,信貸政策寬松,而原材料價格大跌,這讓創維等家電巨頭獲得了最好的利潤空間,然而隨著金融危機的過去,這些優勢因素在逐步消退。”
根據美的電器、格力電器等上市公司的三季報,在雙方市場份額持續增長情況下,受到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兩大空調巨頭毛利率在大幅下降,其中美的電器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了6.16個百分點,顯然這與雙方市場競爭的惡化,以及節能補貼金額大幅下調有關。
如果說銅鋁等原材料價格格力等更多采取遠期套保、購買期銅等方式來維持相對穩定的供應價格減少成本上漲壓力,同時通過將工廠向鄭州、邯鄲等內地遷移來降低勞動力成本,那么人民幣升值就成為其無法控制的因素,而在新一輪匯改后人民幣目前已上升到1美元兌6.67元較高水平,雖然在G20會議后相對穩定,但是美國和IMF要求,一國外部盈余與GDP比例降至4%水準,中國目前這一比例為6%,人民幣需大幅升值。
格蘭仕新聞發言人陸驥烈透露,長遠看來,人民幣升值是大趨勢,是必然還要再繼續下去的,如果按照高盛一份報告中預測,最終會升值到6.29,那么企業將面臨嚴重的生死考驗。
對此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說,“這與日元升值后索尼等企業面對的情況有些類似,中國企業要想在人民幣升值30%的情況下與索尼、三星等企業競爭是很難的,因為中國家電產品出口本來的毛利率就很低,缺乏溢價能力,要想維持市場份額可能只能降價競爭,實在不行就只有退出市場。”
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日元對美元升值超過40%,而韓元則貶值30%,這導致日本9大消費電子企業集體虧損,過去兩年虧損總額已經超過300億美元,同時市場份額大幅下降,直到2010財年第一季度才得到扭轉。
家電業自我救贖
在日元大幅升值的情況下,索尼、松下等日本企業都采取了“輕資產戰略”,將更多的生產外包給中國大陸和臺灣的OEM企業,同時通過內部壓縮開支,合并工廠等降低成本,終于在2010財年上半年取得了600多億日元的凈利潤。
方洪波告訴本報記者,“人民幣升值不是企業能夠控制的,但是每次這樣的挑戰都會加速行業整合,有的企業因為無法抵制沖擊而退出競爭,但也有企業在積極應對后生存下來。”
美的將繼續以規模優勢和低價OEM方式來搶占歐美市場,同時將借鑒日韓企業經驗和教訓,自有品牌要鎖定東盟、印度、巴西、北非和中東、獨聯體等。
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表示,“對于中國家電企業來說,從事OEM雖然只有7%-8%的毛利率,但匯率變化產生的影響主要由品牌商來承擔,作為OEM企業的中國企業依然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加工費用,所以在人民幣大幅升值后自有品牌出口和海外拓展的風險則更大。”
在10月廣交會上,格蘭仕等出口大戶做出了驚人舉動,提價10%以上,同時放棄超過20%的沒有競爭力定單。
格蘭仕和美的這兩家的微波爐大部分用于出口,在全球總量中占有80%的市場份額。
顯然占據全球80%以上的加工資源,是OEM企業與品牌商進行價格博弈的重要武器,而TCL則為了抵御人民幣升值的風險大幅壓縮了OEM業務,其2009年前三季度的OEM定單只有30多萬臺,而去年同期為160萬臺。
對于自有品牌出口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風險則更大,以海爾集團為例,其出口95%以上都是自有品牌,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其出口就出現了40%的下降,而剛剛恢復的海外業務如今又要受到人民幣升值挑戰。
羅清啟表示,“索尼可以從日元升值中依然保持盈利,與其輕資產戰略和提升產品附加值有關,然而中國企業要想外包更多的生產,或者提高銷售單價都需要以讓出市場份額為代價,索尼模式短期內無法復制。”
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多中國企業更加重視國內市場以及開發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除了繼續參與新一年家電下鄉招標外,開拓縣鄉鎮市場成為重點,黃健表示,“西方國家的家庭小家電平均超過50臺,而目前中國城市家庭擁有的小家電量低于20臺。若小家電每臺均價150元至200元,5億家庭每年購買一臺,就是1000億元。”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