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李開復表示,移動互聯網工具時代進入新階段,不再具有最大成長性。創新工場投資不是局限于早期,對于小公司來說,被大公司收購也是可接受結局。
李開復(微博)(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雷建平)8月9日消息,李開復和他的創新工場最近陷入一場“占大股”風波,不過,李開復迅速利用個人微博澄清。李開復指出,如今創新工場50個項目平均占股為17.6%,并不存在“占大股”,創業者仍是企業的主人。
最近創新工場完成新一輪募資1.48億美元,并通過美國證交會(SEC)披露,也讓外界疑惑不解,對此,李開復解釋說,創新工場并沒有發布融資消息,只是由于LP中有美國投資者,所以根據規定,創新工場需要向SEC做必要的備案。
外界可能對創新工場羨慕嫉妒恨
相比其他的投資模式,創新工場除自己投資外,還向創業者提供場地、招聘、培訓、前期融資等方面的服務,外界有種誤解是,在中國的互聯網江湖中,創新工場這種模式占股比例高,但會使得創業企業學不到商戰知識,并且越長大越危險,甚至面臨巨頭絞殺。
網易CEO丁磊最近也公開調侃,稱創新工場不如網易,“我們除了錢之外還有管理經驗、用戶群,而且他們老大也沒有創業經驗”,暗指李開復只有職業經理人經驗,投資項目難成功。
對此,李開復在微博上溫和回應“共勉”,稱讓事實說話,創新工場最初幾個項目包括豌豆莢、點心、友盟、布丁、應用匯等項目都做得很出色。它們能快速成為移動互聯網的領跑者,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創新工場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例如招聘方面提供了50萬封簡歷的簡歷庫。
李開復稱,創新工場的模式并非是說如同保姆一樣,替創業者包辦一切,而是讓創業者少走彎路,一切事情還得創業者去學習和主導。在創新工場模式下創業者從第一天就是企業主人。
此外,創新工場選擇的創業者也并非等閑之輩,這些創業者如點點網CEO許朝軍(微博)、點心CEO張磊、應用匯CEO羅川(微博)等,均來自行業知名企業,非常有經驗,平均年齡33歲左右,所以創業者肯定能經受住“畢業后”的野蠻生長。
如果沒有創新工場,一位創業者前12個月可能有一半時間消耗在非產品事務,創新工場的價值就在于幫助省卻掉一半時間。創新工場在招聘、法律規范和公司文化搭建方面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幫創業者少走很多彎路,更快把產品做出來,同時幫創業者做更好的領導者,而不是成為溫室花朵,出去以后無法生長。”
“當一個VC把真金白銀用更高的價錢接手我們孵化的項目,當50萬工程師來我們這里尋找工作的機會,當硅谷教父來尋找我們投資……這些都能佐證我們的正面影響力。”
李開復稱,如果誰有很棒的項目,不選擇創新工場,卻跑到別的地方,或者工程師說愿意去任何VC投的項目而不參加創新工場的項目,這些會讓創新工場擔心。“如果外界只是有些人對創新工場的一種羨慕嫉妒恨,我們不會太在意。”
移動互聯網工具時代進入新階段
相比去年創業熱潮,李開復坦言,現在創業者數量較去年最高峰有所下降,一些內心不夠強大的創業者看到中國概念股股價下降,上市窗口關閉后畏縮下來。“人人都會看報紙,看看誰的股票降多少,確實會打擊一些熱情,這不見得是壞事,被新聞影響的創業者,其實內心不是最強大,也許他們不該創業。”
李開復認為,真正很能干的創業者不會因為這些問題受到挫折。“我們看到的創業者,見的創業者要比去年高峰下降一些,但也沒有下降那么多。”
從創新工場來說,過去2年多主要投資幾大方向,第一個是基于Android生態系統的項目,第二個是游戲,第三個是社交,第四個是LBS相關的O2O項目。像投資的豌豆莢、點心、友盟、應用匯等,都是基于安卓系統的項目。
投的涂鴉移動是基于移動社交的游戲應用,行云則是建立社交游戲的云平臺,磊友是基于HTML5.0的游戲平臺,樂豚和齊樂家則是iPad上的兒童游戲。投的點點、知乎都是社交領域的項目;投資的布丁和酒店達人都是LBS領域的項目。
李開復指出,創新工場這3年一直在做細分領域投資。3年前,創新工場認為Android和iPhone會超過塞班成為主流的開發平臺,最需要的就是移動互聯網工具,這也是為何會誕生豌豆莢、友盟、應用匯、魔圖這些應用。如今移動互聯網工具時代進入新階段,不再具有最大成長性。
以下是專訪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實錄:
騰訊科技:據美國證交會(SEC)披露文件顯示,創新工場已完成1.48億美元的融資,這是繼去年融資后的再一次融資。為什么這個時候宣布融資,而且是通過SEC宣布,你們又不是上市公司,大家對這個事情很不理解,網上也有很多的說法。
李開復:我們沒有發布融資消息,我們不做任何發布,甚至我們不能跟你談太多關于此次募資的事情。因為我們的LP中有美國投資者,所以根據規定,我們需要做必要的備案。在美國還有法律規定:當你融資時不應該來談你的融資過程。所以我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對于創新工場來說,上一支基金是去年9月結束,一般融資過程可能是12個月左右。一般的VC或者投資機構都會同時去管理幾支基金。
騰訊科技:最新外界對創新工場有個誤解,關于作為投資人占大股的問題,你澄清說平均占股17.6%,大家對17.6%的股權比例很關心,這個比例是怎么算出來?
李開復:我們對每個項目有對創始人和其他投資者保密義務,不可能做到50個項目公開。剛開始我們自己做了幾個內部項目,想法來自工場本身,在外部當時找不到合適創業者,我們只有自己擔任初期負責人,又親自去尋找了第一批工程師,所以創新工場占的份額多一些。
但是這個階段已經結束,因為每個人的角色應該清晰。我們是投資人,就不應該扮演創業者的角色。另外,隨著第一年的一些初步成績,找不到創業者的情況也過去。
創新工場投資不是局限于早期
騰訊科技:具體說到像點點網這種不屬于內部孵化的項目,創新工場占有多少的股份?
李開復:投資所持股份沒有什么標準,其實投資真的不是我想多占少占股份的問題,一個創業者應該有一個計劃,說我在未來若干個月需要多少錢,達到我的下一個指標。這個是他有的一個數字,更重要的是投資人是否愿意出這樣一筆錢。
第二個問題這筆錢占多少比例,其實你是在問什么是合理的估值。這點要看很多因素,例如(1)一個項目的屬性,例如社交項目,游戲項目,O2O項目;(2)創業者的經驗,是明星創始人、有經驗創始人、來自大企業的總監,還是初次創始人,都會帶來不同的價值。(3)融資時已經做到什么地步,比如說只有點子,有商業計劃,有雛形,還是已經有一些用戶。這三個因素都會影響估值。最終投資者的比例就是需要多少錢除以一個合理的估值。
騰訊科技:您最近說看到兩個很不錯項目,都有天使投資,找創新工場投A輪,創新工場也樂于考慮,但天使居然占75%股份,而且不肯讓出,這樣的例子多嗎?
李開復:不普遍,個別案例。過去三年有不少天使投資人出來投不同項目,我們的投資不是局限于早期投資,創業者拿了投資天使的錢做了一年二年,來我們這找下一個融資,還是非常歡迎的,我們也會發現有若干的案例,投資意向也比較強。但是發現有一些天使占太高份額,這個就會導致我在微博上提到的幾個現象。
一是創始人沒有足夠的動力和足夠份額推動項目;二是創始人失去主人翁意識;三是太早剝奪創始人對公司控制權力;四是天使控股的架構很難吸引頂級VC。所以碰到這樣的項目,我們沒有辦法參與,除非天使投資人愿意調整或出售股份。但是既然如此,何必當初呢?不如投資時就讓創業者做他公司的主人。
騰訊科技:我還是想追問一下創新工場早期項目,你們自己定了方向,找了創業者做,有投資人認為,這種模式在中國這種商業模式下,長得越大越危險,中國互聯網江湖是一種叢林原則。當你小的時候,你是在花圃里面長大,當長得比較大時,放在叢林里去,可能就難以經得住刀光劍影的江湖,您怎樣看待這樣觀點?
李開復:我有兩個回答。第一:創新工場最初幾個項目現在都長得很好,讓事實說話。今天的友盟、豌豆莢、點心、應用匯、布丁……有目共睹,都算是業界領跑者。第二:我們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拋棄這個模式了,所以還是談談別的問題吧。
騰訊科技:那抽象一點談,創業者應該去找能提供很多服務的投資者?還是只要找金主拿錢,其他自己去闖?創新工場更認可那一種模式?
李開復:這在業界的確有爭議。有人認為:“創業就是野蠻生長。高服務的環境,也許能夠把你扶到一定程度,但是如果離開溫室后,你進入到叢林里,那就必死無疑了。” 也有人認為:“創業競爭無比激烈,時間就是金錢。如果一切自己闖,走很多彎路彎路,浪費很多時間,很可能被別的公司超越。如果有專家可以幫助解決各種瑣碎問題,讓創業者專注創業,這才是成功之道。”
其實,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創新工場試著提供高質量服務,但是絕不是溫室。
創新工場提供全方位的創業服務,例如我們有50份簡歷的簡歷庫,我們有資深的法務財務專家,我們有用戶體驗師、架構師,產品專家,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建議,因為在他們的領域,也許他們比擬更有經驗。
但是這些服務并不意味著我們幫你一切都做,而是希望通過我們的服務,讓你少走些彎路,一切的事情還是創業者在其中學習,自己主導。拿我們投資每一個創業者,絕對是創業者主導企業,他從開始就占有大股份,從第一天誰是老板就很清晰。
第二我們選創業者也肯定是選能夠野蠻生長的創業者,相對來說還是有經驗的多一些。絕大多數案例選擇的都是非常有經驗的創業者,平均年齡33歲左右,所以創業者肯定能經受住野蠻生長。初次創業者我們也投,但相對少一些。
第三我們每一個附加價值,都非常清晰,讓創業者少走彎路,教你怎么去做:我們有巨大的簡歷庫,帶你去校園招聘,我們有標準的法律框架……但絕不是說你什么都不要學,否則離開以后就會迷失。反而是在教他的過程中也讓他學會如何去做。創業更大挑戰是在前12個月太多分心的事情,讓你沒法專注產品、沒法快速把公司文化搭建起來。而我們的價值就是讓他們更專注。
假如創業者前12個月一半時間做非產品的事情,我們希望把這時間再省掉一半,讓你重回產品。最終是通過產品讓用戶說話、業績說話。我們幫你少走很多彎路,更快把產品做出來,同時也是幫你做一個更好的領導者,而不是讓你成為溫室的花朵。
可能外界對創新工場羨慕嫉妒恨
騰訊科技:之前網易CEO丁磊調侃您,說您沒有創業經驗,也有坊間傳聞說,一些投資人對創新工場有點輕視,說您不是個商人,在這方面不是太有商業知識,如果一味的陽春白雪會去做VC的炮灰,我不知道這種說話對不對,你怎么看外界對你的說法?
李開復:除了丁磊的話,我還真沒聽過。我覺得一切看成果說話吧。今天我覺得雖然我們還是個比較小、比較早的投資機構,但無論從我們選擇的創業者來說,還是我們投資的公司的發展速度,以及進入A輪的概率,包括那些最終與我們并肩投資的VC名單,整體都達到還是很不錯的成果。當然,從我們基金募集的速度和我們的投資者的質量來看,也都是對我們的認可。
如果說我們做得不好,為什么我們會有50萬份簡歷庫呢?如果說我們做的不好,為什么會有張磊、羅川、許朝軍、馬杰這些明星創業者?如果我們做的不好,為什么上海、北京都有本地機構、合作伙伴都愿意給我們各種幫助,讓我們有更好的環境呢?如果我們做的不好,為什么會有好的機構投資者讓我們能夠再次獲得融資?
當一個創業者把自己對未來的信任放在我的手上;當一個VC把真金白銀投在我們更早投的公司上;當一個機構投資者,更愿意讓我們為他賺錢;當工程師未來可以有很多道路選擇時,卻依然來我們這里尋找工作機會……這些事實都足夠證明我們工作在被認可。
回到你的問題:如果有誰有很棒的項目,拒絕了創新工場投資,卻拿了別人的投資,或者工程師說愿意去任何VC投的項目而不去創新工場的項目,這些才是我會在乎在意的事情。如果只是有些人對創新工場羨慕嫉妒恨,揣測我們的缺點,唱衰我們的前景,我們不會在意。我相信未來的成果會說明一切。
小公司被大公司收購也是可接受結局
騰訊科技:現在做得比較好的項目,像豌豆莢、應用匯,在所在領域,對手也在緊緊咬住。一些擁有更多資本,或者經營的玩家會不會對創新工場所投的這些項目進行絞殺?
李開復:這是整個中國創業面臨的挑戰,我覺得在中國確實不能因為一個項目拿到A輪融資,有了1000萬美金,就認為自己沒問題,未來很平穩。其實任何這樣一個公司對成功都不能夠確信。
每個創業公司在每個階段都應該戰戰兢兢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和大公司一方面有競爭一方面也可以有合作。小公司不必認為,在大公司面前一定沒有生存機會,我反而認為大公司也有不少短板。
大公司有過去的包袱,有更多的流程,沒有主人翁的動力,可能為很多事情分心,可能有內部斗爭,創業者走的方向雖然他也做,但可能不是他的主營業務,而且可能會因為你更專注,你的生命都捆綁在這里,讓你更加努力拼命的做,進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這些理由都讓我們看到小公司的機會,有值得沖刺的理由。甚至即使在大公司競爭之下,你還是可以選擇一種與其中一家結盟合作的方式。
但是我也承認:今天達到百萬或千萬用戶級別的互聯網公司,一定有若干被大公司絞殺。作為投資者,我們會盡量幫助我們投資的公司,走得更平穩,我們心里也知道投100個公司,不在大公司手里死掉10個、20個就是不正常的。
不僅在中國,美國也一樣,死在Microsoft、Google、Facebook之下的公司很多。最后一點:如果你真的比大公司早走一步,而且走得不錯的話,也許他看到就把你買下了。一個小公司被大公司收購,為未嘗不是一個可接受的結局。
創新工場真不敢說90%的成功率
騰訊科技:網上說創新工場投資成功率大概90%以上。這么高的成功率怎么能一直保持?
李開復:目前我們投了50個公司只死了四個,但這不代表就是90%以上的成功率。如果用進入A輪融資作為標準,目前已經有17個,而且是17個很棒的VC投資。但坦誠的講:這些公司絕大多數還是處在初期階段。還有接近30個在發展中。況且這17個還不算是真正意義的成功,我們不敢說所謂90%的成功率。
騰訊科技:現在走得較好點項目像豌豆莢、點心,已經脫離創新工場的平臺,搬出去以后怎么讓它走的更好?
李開復:這就需要靠創業者自己了,創新工場主要的貢獻在項目早期階段已經貢獻出去了。在初期,在公司最容易死亡的前12個月幫你建立了商務發展方向、產品開拓方向、技術架構,幫你找到一批管理團隊和工程師,幫你做一定的市場推廣,以及通過我們的品牌和認可度,幫你找到下一輪融資……而這些幫助價值都是巨大的。
一旦畢業以后我們恐怕沒有太多時間關注,因為我們最大的增值已經發生,而且我們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新投資的項目上。當然,我們還是會在董事會上,當他們需要幫助時還是可以來找我們。但更大的程度是靠自己,畢業之后我們依然有很多講座、活動提供支持,但是我們不再是關鍵角色。
能干的創業者創業不受資本環境影響
騰訊科技:從資本業界來看,今年創業融資的聲音比去年弱很多,很多人現在都說現在是創業的冬天,您覺得這個冬天會持久嗎?
李開復:現在是一個上市的冬天,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國內公司在國外上市。一方面是一些上市公司受到國外質疑,另一方面是確實有些表現不佳,加上中國經濟的問題,上市窗口基本處于關閉狀態,就算一個很棒的公司上市,也會碰到不少挑戰。
作為一個初創階段的投資者,我們不是關注上市問題,我們投資的公司都離上市很遠。
人人都會看報紙,看看誰的股票降了多少,確實會打擊一些人的熱情,但這不見得是壞事。而且我們認為:容易被新聞影響的創業者,其實內心還不是最強大的。那些有想法,有能力的創業者不會因為看到某某公司股價下來,或者某某VC做的不好,或者某某創業公司面臨問題,就不創業了。我們見的創業者要比去年高峰時下降一些,但也沒有降很多,真的很能干的創業者,不會因為這些問題受到挫折。
騰訊科技:我看你們上海的業務馬上開張了,能不能介紹一下你們今年業務進展?
李開復:上海即將開張。我們已經有一個小小的投資團隊成立,現在很多時間還是在北京培訓,因為要融入我們大家庭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已經投了一個上海的項目,還在繼續看項目。
騰訊科技:有沒有想除了上海之外,其他的地方也會開設。你也說地方政府對你們很歡迎。
李開復:我們受到很多地方政府邀請,在我們把上海做出成績之前不會考慮別的地方。就像我們在北京沒出點成績,不會認為自己有資格到上海。要不然我們這么一個小團隊會太分心。
移動互聯網工具時代落幕
騰訊科技:創新工場成立3年來,投資方向是否發生改變,我記得你們原來是投向移動互聯網、云計算、電商等領域,現在的改變是?
李開復:那幾個方向只是大方向而已,我們一直在做細分領域投資。作為一個創始投資機構,我們在前瞻性方面保持在很多投資機構前面。初創時對外講的四個方向只是大方向,大方向本身沒有太大引導性。我們會在細分領域下很多功夫去研究,比如移動互聯網就有很多領域,我們更多認為工具型會有前途。
我們2009年已經判斷智能手機會超越功能手機,看到Android和iPhone會超過塞班,成為主流的開發平臺。看到Apps會成為崛起的空間,基于這樣的判斷,我們認為最需要的領域是移動互聯網的工具型創業,包括豌豆莢這樣的同步工具,友盟這樣的開發者工具,應用匯這樣的商店工具,魔圖這樣的拍照工具……今天事實證明了我們的判斷,可以看到這幾個工具產品確實得到很多好評。
如今移動互聯網工具時代不再是一個美好的藍海,有許多已經做大的創業公司,大公司也開始進入,不再是最好的創業機會,不再是最大成長性的領域。所以在工具型投資后,創新工場在社交、移動游戲,移動游戲平臺做了若干投資,還有O2O領域。我們內部正在擬定新的投資方向,等你看到我們投資的產品出來時就可以回頭猜我們最初的方向是什么。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