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從1900年到1999年,柯達的工程師們共獲得了19576項專利,甚至在最后的時間靠出售專利掙扎求活。作為長期的行業領跑者,說它不注意科技創新并不是事實。
1975年柯達公司研發出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若說柯達不懂得潮流,這也不是事實。
柯達員工說:“哪怕給柯達擦地板,我也覺得驕傲。”若說企業沒有凝聚力,這還不是事實。
一句OUT(過時)并不能說明柯達失敗的全部原因,在過去130多年里,四分之三的時間柯達都是工業界的佼佼者、是先進產品的領軍人。可是在余下的30年里,這個曾被稱為“黃色巨龍”的公司,丟盔棄甲,一個百年金字招牌的倒下,究竟因為什么?
五大“疙瘩”困住柯達
疙瘩1
對抗時代
回顧往昔,柯達公司用產品說話,他們選擇的經典廣告詞雖言簡意賅卻深入人心。“分享此刻,分享生活”和“你只需按動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來做”,這是公司創始人喬治·伊斯特曼發明第一臺照相機后使用的絕佳推銷語。可是現在,柯達公司面臨困境,原因是已經沒有多少“剩下的”工作要交給他們來做了。
人們不再需要沖洗膠卷,人們不再需要膠卷本身,甚至連照相機也可以不用了。我們只要掏出手機,就能隨時隨地拍照,哪怕圖片質量上相差很多。
柯達公司昔日的成功和崛起,源于掌握了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攝像膠卷技術。上世紀70年代中葉,柯達壟斷了美國90%的膠卷市場以及85%的相機市場份額。鼎盛時期該公司的業務遍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資產市值曾高達310億美元。
盡管1975年柯達公司就研發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可是他們卻固執地堅守著傳統相機和膠卷的地盤,拒絕改變。可悲的是,此后的數十年間,數碼相機迅速地被人們所接受。另外手機與數碼相機的合一,更是現代技術的一個絕妙結合。實際上,從數碼成像技術推廣的時候開始,傳統攝像方式和膠卷沖印技術就顯示出落后性--價格昂貴、使用不便,逐漸遭到消費者的冷淡并不令人意外。
疙瘩2
盲目自信
毫無疑問,柯達公司在攝影行業中長期居于霸主地位。從1935年開始,柯達推出了首批彩色膠卷--克羅姆膠卷,以色彩鮮艷、顆粒細膩、穩定時間長等優點,深受專業攝影人士和業余愛好者的喜愛。世界上有無數幅國際級的經典照片,借助于克羅姆膠卷的存在而展示在眾人面前。美國的《生活》雜志、《新聞周刊》等出版物的圖片,絕大部分也是用柯達產品拍攝的。
高質量的彩色膠卷記錄了戰爭、和平、總統大選、登月旅行、各種意外和生活情趣,所留下的精彩瞬間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柯達公司也由此發達。 [NextPage]到1975年,柯達除壟斷了美國市場外,其海外市場也不斷擴大。
面對這樣的優良銷售業績,柯達公司高層滋長了極度的自信。他們認為自己在感光工業上的龍頭老大地位不可能被任何對手撼動,甚至放出了“美國人已經不可能放棄柯達,購買其他公司的膠卷”的大話。
正是領導者們有了這樣的心理,柯達公司陷入了長期麻木的狀態,柯達公司錯過了成為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官方膠卷贊助商的機會,給來自日本的富士公司在重大國際事務中顯露身手的機會,并且使富士在此后得以立足美國市場。
實際上,柯達公司的敗落,在它的極盛時期已經初露端倪。
疙瘩3
負擔沉重
柯達公司經營百年,曾經為它工作過的人遍布全球。在它的總部所在地美國紐約羅切斯特,高峰時期有70%以上的人在柯達工作。該公司的名望、工作環境和福利,是求之不得的工作機會。
現年82歲的鮑爾·吉爾曼說:“當年能夠進入柯達公司工作是我的夢想。哪怕給柯達擦地板,我也覺得驕傲。”吉爾曼從1956年開始,在柯達當了33年研發工程師,直到1989年退休。吉爾曼擁有60項專利,他非常懷念那些在柯達工作的日子,認為那是最適合他發揮特長的地方。柯達公司待他不薄,吉爾曼退休后,享受該公司提供的優厚養老金,日子依然不錯。
柯達公司有無數像吉爾曼這樣的退休人員要供養,而且群體越來越大。這些人中很多人曾是柯達的有功之臣,可是當公司收入下降的時候,流動資金的匱乏日益嚴重,而巨額的養老金支出無疑是拖垮柯達的另一只手。
疙瘩4
動作遲緩
早在1912年,柯達公司就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和發展實驗室,是美國最早的工業研究實驗室之一。在公司鼓勵下,從1900年到1999年,柯達的工程師們共獲得了19576項專利,并且研發和制造出了最早的數碼相機,提供給不同需要者的口袋相機、“一次性膠卷相機”等。在保持攝影、電影業務的同時,也向醫療、印刷出版和空間探索領域發展。
但是由于決策層的短視和缺乏長遠的戰略性規劃,柯達公司的產品發展重點長期圍繞著已有膠卷、印像和沖洗業務打轉,壓制了數碼相機的進步。即使在攝影技術從膠片化向數碼化轉型的趨勢十分明顯時,柯達依然沉溺于傳統膠片,無法扭轉全球膠卷消費市場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萎縮的頹勢,直到不得不關閉生產了74年的膠卷工廠,才算是最后的認輸。
雖然現在柯達公司也順應潮流,推出了自己的數碼相機,但是在對手叢生、消費者選擇多樣的今天,顯然為時已晚。
而柯達寄希望能打“咸魚翻身仗”的產品--噴墨復印機和相關電腦技術,因為施樂等大公司占領市場在前,帶來“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的窘境。
疙瘩5
責任缺失
當柯達宣布接受破產法保護后,美國的《華爾街日報》、《福布斯》等刊物的專欄作家,紛紛撰文分析該公司的教訓。 [NextPage]其中除了提到該公司在技術轉型時所表現的固執傷害了自己外,還批評了柯達高層沒有擔負起對社會的責任。
一個企業作為經濟實體,應當肩負三項功能。一是社會功能,也就是向消費者和社會提供服務,滿足需求,也提供就業機會;二是管理功能,即合理利用經濟資源,管理資源的使用和市場再分配;三是經營功能,研究和發展新產品,開發新的商業運作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財富的增加,柯達缺乏前行的動力,坐享已有的成績,錯失寶貴的商機。而為了轉移壓力,柯達大規模裁員,收縮市場,新產品也推出緩慢,導致紐約失業人數增加,全球以柯達產品為主的商業和制造業損失慘重。柯達公司的失敗,是因為缺乏經營憂患意識,更是缺乏對社會的責任心。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