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突破 互聯網電視標準之爭何時休
發表時間:2010-06-24 點擊量:799 來源:
市場的風生水起和兩大部委的標準之爭,讓互聯網電視成為今年彩電市場上當仁不讓的焦點。日前記者了解到,不論是彩電整機企業還是服務商,均在為獲得消費者的眼球而積極行動。
上下游在積極行動
奧維咨詢統計,2009年全年,中國市場共銷售互聯網電視99.1萬臺,銷售額達71.1億元,分別占整體平板電視市場的4%和6%。奧維咨詢預測,2010年中國互聯網電視市場零售量將超過600萬臺,市場增速將超500%,銷售額有望達到300億元。
但互聯網電視自誕生以來一直飽受波折。先是因涉嫌侵權而被廣電總局緊急叫停,此后,在3支“國家隊”獲集成平臺牌照后,今年4月,廣電總局又出臺了被業界稱為“雙重監管文件”的《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管理規范》和《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管理規范》,明確了互聯網電視管理將采取“集成業務+內容服務”的管理模式,由廣電總局頒發集成業務牌照及內容服務牌照。而互聯網電視生產企業必須一對一綁定擁有集成業務牌照公司的客戶端,并選擇有內容服務牌照的內容提供商。
于是,曾于去年8月底還因廣電總局內容監管令而集體上書的九大彩電企業開始積極向牌照持有企業靠攏,紛紛對原有互聯網電視提供升級服務。6月初,TCL宣布將與擁有互聯網電視集成牌照的華數傳媒一道,對mitv互聯網電視視頻內容進行分批次升級,升級完成后,mitv互聯網電視的播放界面將出現“華數互動電視”字樣及其標記。首批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升級完成后,用戶不僅可欣賞到64場世界杯賽事及世界杯精彩專集、‘黃加李泡世界杯’脫口秀等特別節目,還將一次性增加包括《杜拉拉升職記》、《東風雨》、《終結者4》等200部新熱正版電影。
在家電賣場,記者看到長虹互聯網電視在開機頁面上也增加了華數互動電視的標志。
獲得牌照的3家企業在內容開發上也動足了腦筋。上海文廣百視通內容合作總監陳颯表示,在互聯網電視內容方面,該公司已經做了非常多的準備,比如把手機電視、IPTV、數字電視和互聯網電視版權進行整合運營。同時,除了電影、電視劇、紀錄片、體育賽事等電視內容之外,還準備了很多跟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他認為,未來內容運營可能更多地要向服務方面邁進。
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技術戰略副總裁趙志峰則表示,目前他們幾乎與國內所有大的電視整機企業都進行了溝通,并基本簽訂了協議,與各品牌電視機之間的軟件集成、平臺籌備等工作也都在積極進行之中,7月份,通過驗收后的平臺有望上線。同時他透露,為了讓互聯網電視從“看電視”向“用電視”發展,該公司已與淘寶簽訂了戰略協議,今年下半年淘寶頻道有望在互聯網電視上線,消費者可以在上面進行買賣。此外,他們還啟動了全國城市電視臺集成化建設項目,屆時,將提供相應搜索引擎、關聯推進等服務,讓互聯網電視內容更加豐富。
標準之爭還沒結果
在我國家電業,任何一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時,都必然會有人大聲疾呼標準應及時出臺以規范市場。
據了解,目前正在廣電總局指導下進行的一份互聯網電視行業標準有望下半年出臺,而工信部制定的相關標準也已通過立項公示,制定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趙志峰向記者證實,目前,廣電總局正在組織CNTV、上海文廣和華數集團進行互聯網電視相關標準的制定,標準的框架和范疇近期內會確定,將涵蓋內容集成播控平臺本身、平臺與終端、終端軟件、運營管理等方方面面。
而早在去年12月份,工信部就已啟動互聯網電視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根據當時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的相關公示,主要起草單位為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中國數字家庭產業聯盟、TCL、創維、長虹等國內主要彩電整機企業,兩項標準的立項項目名稱分別為《網絡電視機應用技術要求》及《網絡電視機用戶認證管理系統技術要求》,完成年限為2011年。
有專家分析認為,廣電總局和工信部的互聯網電視標準之爭源于互聯網電視的快速發展,包括工信部、廣電總局、電信運營商和下游企業在內的各個利益群體都想將“蛋糕”的分食最大化。
●專家觀點
制定互聯網電視標準為時尚早
在日前召開的2010中國數字電視年度盛典上,針對目前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管理總局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互聯網電視標準之爭,中國科學院高級研究員、著名通信及廣電行業專家侯自強公開表示,目前互聯網電視市場尚不成熟,制定互聯網電視標準為時尚早。
侯自強指出:“我們還沒有向用戶播出過互聯網電視內容,根本不知道用戶的反應是什么,也不知道用戶能否接受互聯網電視運營模式,制定標準不能閉門造車。”
侯自強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可能人為隔斷電視機和互聯網的聯系,設置重重標準障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目前制定標準為時過早,還要看技術的發展。
侯自強還介紹說,很快將出現一個接口方式——無線HDMI,將使電腦與電視的連接變得非常簡單,用戶用不用這種連接方式誰也限制不了。同時,使用了因特爾靈動芯片,An-droid操作平臺和Chorme瀏覽器,號稱有100萬個頻道的谷歌智能電視其實等于就是將上網本搬到了電視上。智能電視2009年的市場規模是10億美元,到2014年會增長到60多億美元,從今年開始,國外互聯網電視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另據記者了解,繼谷歌宣布與索尼、英特爾合作推智能電視之后,國內彩電企業TCL也加入了智能電視的陣營。據TCL集團副總裁閆曉林介紹,TCL研制的智能電視將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其最大的特點是系統平臺對外的統一開放性,它可以把成千上萬的第三方軟件提供給用戶選擇,正如手機系統和電腦系統一樣,根據需要個性化安裝。不過目前研制出的智能電視還僅針對海外市場。
對于當下的政策以及產業現狀,終端企業紛紛表示:一方面認同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內容可管可控的原則;但另一方面,當前的政策也令內容集成環節產生了壟斷的嫌疑,從而成為產業進步的阻礙。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表示,在三網融合方面,終端企業一直走在前面,因為不僅國家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出臺了相應的鼓勵政策,消費者對于網絡電視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而相關技術也在快速地發展和成熟。他認為整個產業界都愿意與相關利益方、包括愿意積極支持和配合有關政府主管部門把這個事做好。但是不應有某一方利用壟斷資源制造對長遠發展不和諧的因素,這需要各方以更高的姿態認識、解決這個問題。